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高素质技工人才是技工学校的办学宗旨,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技工学校教师必需探究出教好新型合格人才的方法,而语文教学是技工学校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如何教好这基础学科?巧用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本文通过概括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使用的意义,并提出项目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 应用方法 ; 使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15-01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革新速度的不断加快,技工学校向社会输出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由此提高高素质技工人才是学校教学的重头戏,如何提高?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在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几年来在教学中用项目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使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1.激发学生兴趣,促使自主学习
利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提升学生自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项目结合语文知识的方式,并进行提炼和综合分析,学生能够参与和享受其中,利用自身亲身经历去克服学习困难,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胡同文化》时,旅游专业的学生可将其进行项目化,让学生策划一个以北京胡同游为主题的项目。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将旅游项目于语文课文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收集各项所需信息,并根据小组内分工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学生在资料收集、线路规划、联系客户及现场讲解等方面进行分工合作,将课文所涉及到的知识应用到项目中,教师根据课文所描述的场面,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旅游现场讲解演示,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并通过与专业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旅游项目和语文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贴近了生活,给予语文课堂鲜活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锻炼,并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进一步学习和进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分小组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语文课本进行项目演练,通过课文与现实场景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专业实操,增加实践经验,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将语文知识点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提升训练,不断激发学习动能。
2.提升教学效果,加强师生互动
技工学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向社会输送专业技能人才,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员工具备一定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课程,教师需加强与专业技能教学的教师加强沟通,对项目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结合,联合考评,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学校声誉。如,在课文《爱业与乐业》课文中,可将其与《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程项目结合,进行项目设定,将职业生涯与爱业、敬业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相结合,并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二者关系就业与爱业观点的讲解,通过观点的交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此外,项目教学法在课堂中进行展示的同时,也可将其带到课堂外,通过参观、走访等方式将项目教学融入到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好奇心的探索,并及时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并及时解决。如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实习时,通过企业的广告词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类似企业广告词相同点,不同点进行比较,从中使学生在广告词中了解该企业项目的特点,这样学生就较容易从项目对比中得到启示。同时,在参观、调研等方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能意识到社会不仅需要分工,还需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协调能力,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的学习和应用。
二、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利用具体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经过实践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1.项目设置符合教学目标
项目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对语文课本进行整合及分析,根据学生特征和学习目标设置符合教学目标的项目。项目的设置需满足学生发展特点,抓住学生学习能力和机会,在设置前进行可操作性的考核,项目的实施在学生可操作范围内;学习过程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行寻找学习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课题涉及到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调整自身学习方法,改变死记硬背的方式,激发主身学习兴趣,并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鸣。例如,对语文课本进行教学顺序的调整,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将教学目标一致的课程放在一起。当需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时,在设置项目时,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辩论赛等的演练,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对表达能力好的给予表彰,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予辅导和鼓励。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项目
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参与教学时,需要对课堂知识掌握并通过自身消化,才能不断获得学习和提升的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进行不断地实践,并在参与过程中加强思考。例如,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课堂场景的重现,进行场景的扩充,通过分小组的方式,通过场景再现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项目,提升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
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在学习中学生对语文项目教学中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安排外,另外一部分学生对项目的实施未能进行。例如进行情景表演时,个别学生不愿在课堂中进行。此时,教师需要将积极主动的学生与表现力较弱的学生分到一组,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表达与互动,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与项目学习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鼓励,让其理解课堂所带来的乐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其注重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使新型合格的优秀人才更好走向社会,语文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而跟上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在教学中就需巧用教法,巧教学生。而项目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将具体项目和语文学习相结合,通过专业和基础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能较好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思考能力。
參考文献
[1]赵卓.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 2015(06)
[2]孙资颖.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写作课程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 2016(14)
[3]青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 2017(03)
【关键词】语文教学 ; 应用方法 ; 使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15-01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革新速度的不断加快,技工学校向社会输出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由此提高高素质技工人才是学校教学的重头戏,如何提高?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在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几年来在教学中用项目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使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1.激发学生兴趣,促使自主学习
利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提升学生自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项目结合语文知识的方式,并进行提炼和综合分析,学生能够参与和享受其中,利用自身亲身经历去克服学习困难,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胡同文化》时,旅游专业的学生可将其进行项目化,让学生策划一个以北京胡同游为主题的项目。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将旅游项目于语文课文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收集各项所需信息,并根据小组内分工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学生在资料收集、线路规划、联系客户及现场讲解等方面进行分工合作,将课文所涉及到的知识应用到项目中,教师根据课文所描述的场面,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旅游现场讲解演示,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并通过与专业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旅游项目和语文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贴近了生活,给予语文课堂鲜活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锻炼,并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进一步学习和进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分小组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语文课本进行项目演练,通过课文与现实场景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专业实操,增加实践经验,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将语文知识点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提升训练,不断激发学习动能。
2.提升教学效果,加强师生互动
技工学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向社会输送专业技能人才,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员工具备一定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课程,教师需加强与专业技能教学的教师加强沟通,对项目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结合,联合考评,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学校声誉。如,在课文《爱业与乐业》课文中,可将其与《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程项目结合,进行项目设定,将职业生涯与爱业、敬业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相结合,并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二者关系就业与爱业观点的讲解,通过观点的交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此外,项目教学法在课堂中进行展示的同时,也可将其带到课堂外,通过参观、走访等方式将项目教学融入到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好奇心的探索,并及时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并及时解决。如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实习时,通过企业的广告词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类似企业广告词相同点,不同点进行比较,从中使学生在广告词中了解该企业项目的特点,这样学生就较容易从项目对比中得到启示。同时,在参观、调研等方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能意识到社会不仅需要分工,还需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协调能力,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的学习和应用。
二、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利用具体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经过实践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1.项目设置符合教学目标
项目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对语文课本进行整合及分析,根据学生特征和学习目标设置符合教学目标的项目。项目的设置需满足学生发展特点,抓住学生学习能力和机会,在设置前进行可操作性的考核,项目的实施在学生可操作范围内;学习过程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行寻找学习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课题涉及到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调整自身学习方法,改变死记硬背的方式,激发主身学习兴趣,并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鸣。例如,对语文课本进行教学顺序的调整,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将教学目标一致的课程放在一起。当需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时,在设置项目时,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辩论赛等的演练,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对表达能力好的给予表彰,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予辅导和鼓励。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项目
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参与教学时,需要对课堂知识掌握并通过自身消化,才能不断获得学习和提升的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进行不断地实践,并在参与过程中加强思考。例如,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课堂场景的重现,进行场景的扩充,通过分小组的方式,通过场景再现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项目,提升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
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在学习中学生对语文项目教学中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安排外,另外一部分学生对项目的实施未能进行。例如进行情景表演时,个别学生不愿在课堂中进行。此时,教师需要将积极主动的学生与表现力较弱的学生分到一组,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表达与互动,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与项目学习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鼓励,让其理解课堂所带来的乐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其注重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使新型合格的优秀人才更好走向社会,语文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而跟上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在教学中就需巧用教法,巧教学生。而项目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将具体项目和语文学习相结合,通过专业和基础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能较好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思考能力。
參考文献
[1]赵卓.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 2015(06)
[2]孙资颖.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写作课程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 2016(14)
[3]青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