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单位: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李志芳
【关键词】 重度; 心律平中毒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1岁,因自服心律平100片2 h于2009年5月31日,16:00时入急诊室。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心率58次/min,血压87/58 mm Hg。处理:立即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静滴生脉、多巴胺升压,异丙肾提心率,并应用西咪替丁等胃黏膜保护剂及快速补液。同时大量清水洗胃到洗胃水清彻,共洗胃10000 ml。16:30时患者突然出现抽搐,呼吸停止,心电监护示室颤,即刻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静推肾上腺素、阿托品、地塞米松等,并应用心肺复苏仪辅助抢救。抢救至18:30时患者恢复窦性心率70次/min。血压渐渐上升至90/60 mm Hg,联系呼吸机中心,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IPPV模式,23:30时患者神志转清,示意停用呼吸机,脱机观察2 h,患者自主呼吸平稳血压140/90 mm Hg,心率70次/min,拔除氣管插管,继续观察患者心率、血压情况。2 d后患者痊愈出院。
2 抢救体会
2.1 大剂量药物中毒时,要了解患者中毒原因、时间、药量及药物名称。
2.2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最好两路液体,为抢救患者羸得时间。本例患者一路滴多巴胺,一路滴异丙肾,另一路滴西咪替丁等药物。
2.3 立即吸氧心电监护,监护患者心率,血压情况。
2.4 洗胃过程中,注意观察洗胃水颜色,出入液量是否平衡及患者意识、生命征情况。
2.5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应急处理,患者抽搐、呼吸停止,即刻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电除颤等。
2.6 应用心肺复苏仪时,注意复苏仪按压深度及位置正确。
2.7 应用呼吸机时,根据患者体重、病情正确设置呼吸机模式,参数,并及时处理报警,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8 撤机观察时,注意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自主呼吸情况。
2.9 预见性护理 作为急诊护士,要有预见性,想到患者可能出现哪一种情况,如何应急处理或者患者下一步需要做哪些护理等。
3 讨论
心律平属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轻度β受体阻滞作用,其主要电生理作用是阻断心肌细胞膜钠离子内流,减轻动作电位O相最大上升速率,减慢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降低兴奋性,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迷走神经作用,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增高,心室内异位兴奋性发放冲动增多,进而发生折返,引起室速。因此,对心律平中毒患者首先想到心室率变化、及时应用异丙肾提升心率,注意观察心率变化,并做好对症处理,确保抢救成功[1]。
参考文献
[1] 徐穆民.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民动过速38例报告.中国医药指南,2008,6(15):114-115.
(收稿日期:2011-04-20)
(本文编辑:车艳)
通讯作者:李志芳
【关键词】 重度; 心律平中毒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1岁,因自服心律平100片2 h于2009年5月31日,16:00时入急诊室。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心率58次/min,血压87/58 mm Hg。处理:立即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静滴生脉、多巴胺升压,异丙肾提心率,并应用西咪替丁等胃黏膜保护剂及快速补液。同时大量清水洗胃到洗胃水清彻,共洗胃10000 ml。16:30时患者突然出现抽搐,呼吸停止,心电监护示室颤,即刻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静推肾上腺素、阿托品、地塞米松等,并应用心肺复苏仪辅助抢救。抢救至18:30时患者恢复窦性心率70次/min。血压渐渐上升至90/60 mm Hg,联系呼吸机中心,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IPPV模式,23:30时患者神志转清,示意停用呼吸机,脱机观察2 h,患者自主呼吸平稳血压140/90 mm Hg,心率70次/min,拔除氣管插管,继续观察患者心率、血压情况。2 d后患者痊愈出院。
2 抢救体会
2.1 大剂量药物中毒时,要了解患者中毒原因、时间、药量及药物名称。
2.2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最好两路液体,为抢救患者羸得时间。本例患者一路滴多巴胺,一路滴异丙肾,另一路滴西咪替丁等药物。
2.3 立即吸氧心电监护,监护患者心率,血压情况。
2.4 洗胃过程中,注意观察洗胃水颜色,出入液量是否平衡及患者意识、生命征情况。
2.5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应急处理,患者抽搐、呼吸停止,即刻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电除颤等。
2.6 应用心肺复苏仪时,注意复苏仪按压深度及位置正确。
2.7 应用呼吸机时,根据患者体重、病情正确设置呼吸机模式,参数,并及时处理报警,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8 撤机观察时,注意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自主呼吸情况。
2.9 预见性护理 作为急诊护士,要有预见性,想到患者可能出现哪一种情况,如何应急处理或者患者下一步需要做哪些护理等。
3 讨论
心律平属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轻度β受体阻滞作用,其主要电生理作用是阻断心肌细胞膜钠离子内流,减轻动作电位O相最大上升速率,减慢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降低兴奋性,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迷走神经作用,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增高,心室内异位兴奋性发放冲动增多,进而发生折返,引起室速。因此,对心律平中毒患者首先想到心室率变化、及时应用异丙肾提升心率,注意观察心率变化,并做好对症处理,确保抢救成功[1]。
参考文献
[1] 徐穆民.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民动过速38例报告.中国医药指南,2008,6(15):114-115.
(收稿日期:2011-04-20)
(本文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