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的给药方法与护理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da_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抗肿瘤药物的给药方法和护理方式。方法:对抗肿瘤药物的正确给药方式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并作归纳和总结。结果:在抗肿瘤药物的给药过程中,详细了解并掌握药物的相应排泄途径、准确把握剂量等的给药方法方式,并准确把握给药时间、浓度、速度、给药部位、用药时间段、毒性反应等,同时配合消化道症状、脱发、皮肤等有效护理措施,有效提高化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结论:在对抗肿瘤药物的用药过程中,对药物的作用原理、给药途径、毒副作用等进行了解和掌握,可有效提高用药安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和身体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化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给药方法;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41-02
  恶性肿瘤治疗主要为静脉化疗方式。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肿瘤药物的作用原理、给药方式、毒副作用等,保证用药安全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1 药物配制方法
  1.1仔细、正确执行医嘱
  执行医嘱做到“三查七对”。用药前对其名称、有效期、有无变质及混浊等情况进行仔细检查,高度重视药物配伍禁忌、给药途径和药物性质等[1]。如靜脉注射紫杉醇禁止PVC材料的一次性输液器及软包装塑料袋;氮稀咪胺需避光保存;氟尿嘧啶需对其进行稀释后,才能行缓慢滴注,或者使用CCP泵行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行泵入。
  1.2详细了解并掌握药物的相应排泄途径
  DDP的排泄途径为肾脏,经患者肾小球对其进行过滤后,由肾小管分泌出相应的毒物。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嘱咐、鼓励患者进行适量饮水,约3000ml每天,促进毒物从患者机体排出,降低毒副作用。在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时,给药后1-2d,需给患者进行补液3000mL/d,同时应用碳酸氢钠对尿液进行碱化,尿量≧2000mL/d。
  1.3药物现用现配,准确把握剂量
  在剂药过程中,对药物进行稀释后需立即使用,且在抽吸、稀释药物过程中需准确把握相应药物的药量。如对紫杉醇等油剂药物进行抽吸操作后,需再使用稀释液对药瓶进行反复性冲洗并抽吸,使存在与药瓶中的药减到最少;DDP、CTX等粉剂完全溶液态。
  2 正确的给药途径及护理方法
  2.1正确选择给药部位,准确把握给药时间、浓度
  对患者行静脉给药时,应选择好固定、易穿刺的血管。临床给药原则为:由远端至近端,由小血管到大血管进行用药。如遇到患者的周围静脉已受破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作为用药位置,防止在排药过程中药液漏出或丢失等状况的发生。氟尿嘧啶具有较短半衰期,因此行滴注时速度要慢,滴注时间应﹥4h,保证药物吸收量。而对患者进行阿霉素类用药时,滴入或推注的速度要快。部分化疗药物的适应需把握时间段,才能是药物的治疗效果得到最好的发挥。如在对患者进行时间化疗时,把握用药时间尤为重要。时间化疗过程中,应选药物浓度增加,同时药物毒副作用最小的时间段内进行给药。
  2.2毒性反应及护理措施
  给药过程中,需对患者用药反应及临床表现进行密切观察。如应用紫杉醇会引起患者过敏,阿霉素类会引起心脏毒性,盖诺静脉会引起静脉炎等[2]。用药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和观察。当用药过程中发生外渗时,应及时行局部封闭,并立即应用冰块进行冷敷或者应用酒精进行湿敷。当患者皮肤出现破溃症状时,应立即遵循医嘱进行局部换药,并及时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措施。
  2.3血象变化及消化道症状出现时的护理措施
  在抗肿瘤治疗中,血象变化是治疗的重要指标。当血象过低时,会引起患者全身乏力,抵抗力低下易引发感染。因此,加强对患者进行肛周、口腔护理。同时,遵医嘱对患者应用适量集粒细胞刺激因子,嘱咐患者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多卧床休息,防止发生感染。接受化疗的过程中,抗肿瘤药物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胃部疼痛等一系列胃肠道反应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科学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必要时给予盐酸雷莫司琼、盐酸甲氧氯普胺等对症治疗。
  2.4脱发及皮肤护理措施
  接受化疗期间,应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清洁,嘱咐或协助患者按时更换衣物。当患者出现皮肤搔痒症状时,嘱咐患者禁止扰抓,避免皮肤发生感染,可用温水擦拭。甲氨蝶呤的应用会引起患者皮肤干燥、全身瘙痒,可应用甘石洗剂进行止痒。如皮肤出现斑丘疹时可应用龙胆紫涂抹,防止破溃引发感染。预防脱发可应用头皮降温法,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对毛囊刺激作用。
  3 讨论
  应用抗肿瘤药物对恶性肿瘤术前、术后进行辅助性治疗,对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药物应用时,需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及护理措施。用药前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安慰、引导,减少患者恐惧心理。配药时严格做好“三查七对”,用药时需集中注意力,保证药量和操作的准确性。用药过程中需仔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向患者提高优质的护理服务。如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报告医师,并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苦痛。用药过程中,严格将药量、用药时间、给药速度、给药途径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促进药效得到最大的发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抗肿瘤药物时,需对药物的作用原理、给药途径、毒副作用等进行了解,保证用药安全及药效的发挥,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杜慧莹,郭嬿,王建丽等.抗肿瘤药物的给药方法探讨与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2,9(26):506-507.
  [2] 魏玲,刘春丽.阿霉素快速静滴给药法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12,4 (33):418-419.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在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应用个性化护理方式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對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2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后,对
【摘 要】脱肛病是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本文将从治疗机理出发,探讨中药薰洗疗法对脱肛病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中药薰洗;治疗机理;脱肛病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22-01  脱肛病是指肛管、直肠粘膜或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属肛肠科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率国外为0.4%-2.1%,国内为0.4%-1.9%[1]。据文献记载,我国是世界
【摘 要】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法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校两届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沿用常规式的教学法授课,试验组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结果: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护生学习乐趣, 为临床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
目的:了解高护学生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与管理认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提问方法。结果:高护学生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与管理认知教学前后,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教学后对社区糖尿
【摘 要】目的:研究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措施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进行冲击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效果显著。  【
【摘 要】高血压是常见的多发于老年人的慢性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临床一线治疗药物及高血压治疗新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人;临床特点;治疗  【中图分类号】R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23-02  老年高血压是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具有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12-02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逐渐形成了各种相互帮助的职业,每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性质和特征,这也是对各种职业人员提出职表规范的依据。  护理学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护理人员除了要遵循职业人员道德规范外,还要按护理专业的要求塑造自己的品格和形象。护理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