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机电类实训课程改革的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详细论述产教融合背景下机电类实训课程改革的研究。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机电专业教育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中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为了使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让中职学生能够满足现代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将机电类的教育重心放在几大工种相融合实训的课程改革上。
  关键词:产教融合;机电类;德国AHK
  中图分类号:TH-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8-017
  根据产教融合的教育背景下,从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充分地将研究方向放在多个工种进行结合的综合和实训改革。其中包含车工、钳工、数车、数铣,还有电工,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一、目前中职机电类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
  中职院校可以采用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中职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接受机电技术实训操作的课程。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与人才培养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专业技能和专业内容的差异性,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尽管是相同专业,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也要体现出不同的培养模式内容。所以,在现代学徒制试点运行的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至关重要。但是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实施,仍然是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和改革,从而导致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进行的教学内容,不能相匹配,而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一般都是安排学生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手工操作内容,而企业所配备的专业师傅,与学生之间未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未能做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训和培养[1]。
  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在中职机械机电的教学过程中,并不具备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学校所录用的教师一般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但是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都不充足,无法达到实训课程创新的教学要求。虽然企业当中的师傅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但是,对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实际的教学理论内容不够了解,无法将实践内容转化为课程教学知识,从而不能做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学。同时,在中职教育过程当中,师资队伍人才的流失非常严重,很多具有专业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的教师,通常会被大型企业聘走,从而导致了中职教育中优秀教师的流失,影响了学生在中职院校的学习内容有效落实和开展。
  3.中职教育的教学管理不合理
  很多的中职院校的教学的经验并不充足,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无法满足中职学生对学习的需求,限制了中职院校学生的发展。很多的中职院校通常采取了较为严苛的管理模式,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了较为严苛的管理,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当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之后,很多院校会采取较为松散的管理模式,让学生自由发展。在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下,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升,没有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使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生活环境,也无法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特点[2]。
  二、将中职机电实训课程向德国AHK学习
  通过结合德国的AHK的主要核心内容以及机电类课程几大工种进行的产教融合途径以及方式,针对学习实际的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采纳:
  1.融合培养目标
  对机电要求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将机电专业进行一体化的深度融合时,首先,一定要根据国家对机电专业的要求,从而才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不同方向的机电专业人才。经过这样的整合过程,培养出不仅具有专业技能与专业的知识同时还具有领导能力的成功人士,才可以把大方向做大做强,再加上机电的不同发展方向,机电一定会形成一大批朝阳产业,进而带动机电专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循环模式。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机电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可以得到更深的领域发展,进而实现创新创业的理念。
  2.融合培养方案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主要侧重于以机电实训操作培养为主要的目标,从而进行双创的指导,这样一来所培养的人才具有相关的技能以及技巧,同时还提升了综合素养。不仅如此,在培养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重根基,讲实践,求创新”的指导目标,形成基础类、核心类以及创新类的三种培养方案。还应当让每个学生都进行基础的能力考察,明确清楚自己的实力,并结合相关的方案进行培养,从而才可以达到显著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以培训和自学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能力,并激发每个人的上进心[3]。
  3.融合课程体系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當将实训操作的相关活动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同时在更加重视基础教育,进而培养学生对机电技术操作能力。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把和机电有关的机电基础以及电气基础作为辅助性的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在将其中涉及的操作工种,车工、钳工、数车、数铣,还有电工相结合,进行主要的实训锻炼,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做到了相辅相成,有利于相互的融合。
  4.融合教学体系
  融合教学的体系主要分成了两个方面,首先是融合教学内容的实训操作,其次是融合教学队伍。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两个融合过程,教师在课程的教学中是主要的实践者,但是课程的主要部分都是由实践的过程完成,只有进行两方面的相互结合,并且不仅不会受到知识上带来的冲突,同时还可以让两者之间的课程进行互补,相互促进。不仅如此,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还可以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执行,从而还可以使教师的能力以及知识得到提升。
  三、中职院校机电类实训课程改革的重要影响
  在中职院校开展实训课程对学生有极大的帮助,可以科学有效地将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将来进入工作作出良好的铺垫[4]。实训课程所能涉及的内容将会更加的全面,对学生基础的学习进行额外的拓展,以免学生将来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找不出合适的解决办法。所以相比较来看,实训课程更加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训课程中,学生不但需要脑力得到锻炼,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一定提升。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利用学习的理论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无疑是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巩固。使中职院校的实训课程达到相应的教学标准,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双提高。从其他角度来看,学校也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社会直接衔接的实践平台,方便中职院校将各工种的教学进行融合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对枯燥的课堂知识建立自信心,通过实践达到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进一步帮助中职学生对机电类技术的结合情况有初步的认识,并且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机电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依附机电工程的实习中心,主要将多个工种进行一体化的融合。加强机电类实训课程的改革,并且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加强对额外知识的拓展,在掌握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使学生具有独自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的能力。在进行综合实训的有效实施之前,教师可以制定科学的实践成绩奖惩规则,在指定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激发学生的胜负欲,进一步使学生具有学习的动力,有效地帮助教师完成多项融合的教学目标[5]。
  四、产教背景下中职院校机电类实训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师生同岗实践提升专任教师技能水平
  中职院校机电类实训改革的有效实施需要中职院校专职的任教教师到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习,从而能够使教师掌握一手的技术技能资料,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技能的传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实践的方式,能够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提升中职院校对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在实习期间与企业的师傅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工作当中,通过在企业新品研发中的有效参与,能够充分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从而使教师更进一步地明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所要掌握的技能,从而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
  若想将机电类相关的工种进行有效地开展和推进,就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中职院校要將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学校、企业、学生共同签署培养协议的方式,构建企校双元育人的培养模式,使专任教师与企业的带徒师傅能够共同参与到教育过程当中。让企业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考评、考试制定及岗位技能教学的制定中,将企业、学校一体化育人机制,有效地落实到中职教育过程当中。并且高校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结合院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充分挖掘课程教学资源,改变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机电类相关工种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加强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完善[6]。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逐渐提高,对职业院校,将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水平,使学生能够在学校期间掌握更多的技能与实践经验。在未来参加工作时能够有效地实际结合。所以,相关的教育工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更有利于中职院校培养出具有高潜力、高素质人才,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社会的人才需要求。
  参考文献:
  [1]郭爱云,单艳芬.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以高职五年制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为例[J].南方农机,2021,52(7):149-151.
  [2]程兆刚,韩保红,郎宾,张翼飞,李楠.以职业技能鉴定为牵引,持续深化机电类基础实训课程改革[J].大学教育,2021(2):61-64.
  [3]吴良芹,阮殿旭.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2021,20(1):76-80.
  [4]张晋,王淑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381-382.
  [5]于庆,谢伟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整体改革实验研究[J].职业技术,2013(11):31.
  [6]佚名.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龙头拉动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3):38-39.
  【课题名称:产教融合视域下中职机电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与实践。课题编号:ZLT20】
  (作者单位: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150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四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选取英语报刊中有关“四史”的阅读素材,根据语篇的主题和结构特色,充分利用多模态语篇、思维导图、实践活动等教学资源或工具,将“四史”教育趣味化、系统化、立体化,让学生在愉快的阅读中落实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拓展;“四史”教育        【作者简介】郭翔,一级教师,南京市玄武区初中英语兼职教研员。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出台,当前各级教育阶段众多学科教育工作者,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程度上普遍有了较大的提升,期望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编排设计与组织开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更好达成教学培养的目标。在直接关系着学生高考成绩以及未来发展的高中教育阶段,更应是如此。高中物理教育知识内容理解相对困难,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只有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摘 要】学科大概念反映学科核心知识的结构和本质。基于大概念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首先要对学科核心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和梳理,从而提炼出核心大概念和教学框架。通过情境的设置和议学活动的无缝衔接,学生在知识教学中自主探讨,掌握关键知识点,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一课为例,探究如何在大概念统整视域下,从四个主教学环节和一个附加环节深化学生的政治认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高中物理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知识技能培养时,也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往往以知识的讲解为中心而忽视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本文主要探究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提出了实践教学方案以期能够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不断改进。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生;抽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
【摘 要】沪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的主要特点有: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水平,调低学习起点,题目编排具有基础性与拓展性,教材习题整体难度有所提高;重视整体性,逐层递进,呈螺旋式上升;重视回归数学本真,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根据问卷调查,研究者分析影响沪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使用的若干因素,并给出习题设计和习题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沪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教学        【作者简介】苏有马,
摘要:目前社会对具有科学思维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故此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初中教育阶段的科学实验探究,这是因为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如果为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实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还能够帮助学生运用科学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而提高科学的有效性。如果教师要为学生开展高效科学课堂,那么必须基于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为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探究教学。本文将探讨基于新课改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探究的重要性以及基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对于高中体育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时期的学生面临严峻的高考,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体育课程往往是被忽视的,教师和学校几乎剥夺了体育教学时间,把时间都给了文化课,认为体育课的开展就是浪费学生的时间,这就严重制约了高中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种损失。显然这一观点是非常不科学的,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提
摘要:初中历史可谓是学生接触历史世界的第一道大门。在这一时期,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最为基础的历史理论知识,教师还要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从而强化历史课堂开展的意义。故此,教师应在初中历史教学课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合理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本文将探讨在初中历史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爱国主义;融入  中图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各学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优化其学科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等多种教学模式辅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及学生的物理素养有所增益。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逻辑性学科,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在现代教育的新模式下数学学科的教学不能只拘泥于知识与成绩的培养,而是要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放在首要位置。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着重素养教学,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的目标。本文对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