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广州历史文化,拓展《历史学业评价标准》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ay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广州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主持制定的《历史学业评价标准》,全面贯彻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自2009年11月开始,在全市初中学校试行已近两年,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不仅为历史学业测试提供了命题依据,还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自我监控。
  《历史学业评价标准》主要由三个板块构成:一是内容标准,是国家课程规定的初中生历史学习必须达到的基本学业要求;二是评价内容及要求,是初中历史学业水平的具体要求,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业水平达标要求两部分;三是评价示例,是对测评方式的解释,包括样题和说明两部分。
  《历史学业评价标准》从七年级到八年级的“评价内容及要求”和“评价示例”,较少涉及到广州的历史文化。然而,广州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积淀深厚,广州历史文化应该是广州地区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内容之一。因此,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广州历史文化,拓展了《历史学业评价标准》的相关评价标准。
  一、重视广州历史文化,拓展《历史学业评价标准》,符合《标准》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以下简称《解读》)提出:“《标准》在综合考虑我国基础教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这是所有初中学生都必须达到的目标。由于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实现《标准》的基础上,教科书的学习目标可以相应的拓展。”广州历史文化是广州地区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目标的主要拓展内容,市教研室编写的乡土教材《广州历史》是广州地区初中教学中拓展广州历史文化的主要教科书,所以,应当受到《历史学业评价标准》的重视。
  《历史学业评价标准》结合广州历史文化拓展评价标准,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以《广州历史》为蓝本,单独制定一个系统的可行的评价标准,作为《历史学业评价标准》的补充;二是将广州历史文化知识与书本单元知识相结合,在《历史学业评价标准》的单元开篇位置,拓展一个独立板块,列出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广州历史文化的评价内容与标准,以便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三是直接在《历史学业评价标准》的“评价内容及要求”和“评价示例”两个板块中,拓展与本课相关的广州历史文化。
  上述第一种方式目前市教研室尚未制定出来,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笔者在教学中都尝试过。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广州历史文化相关的主要内容有:天河区“飞鹅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花都区的狮岭盘古文化(盘古传说、盘古王庙、盘古王诞)等,可以把它们的评价标准作为独立板块,放在《历史学业评价标准》第一单元的开篇位置:
  也可以把它们的评价标准分别拓展到相关课文的“评价内容及要求”板块中,比如把“飞鹅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放到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的“二级学习内容”中,把“狮岭盘古文化”放在第三课《华夏之祖》的“二级学习内容”中,直接将之拓展为学习内容之一。“评价示例”分别为:
  广州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文化堆积层最厚、保护得最好的新石器遗址是( )
  A. 山顶洞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半坡遗址D. 飞鹅岭遗址
  有“广东省盘古文化之乡”称号的是( )
  A. 广州越秀区
  B. 广州荔湾区
  C. 广州花都区狮岭镇
  D. 广州番禺区沙湾镇
  可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视广州历史文化,拓展《历史学业评价标准》,能为广州地区初中学生学习广州历史文化提供具体的学业评价标准,使《历史学业评价标准》的“导向课堂教学”作用发挥得更加有成效。
  二、重视广州历史文化,拓展《历史学业评价标准》,是广州地区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的需要
  作为广州地区的初中学生,应当知道与了解的广州历史文化有以下几种:一是重要的历史遗迹及其相关史实,如:飞鹅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南越国遗迹、佛教“四大丛林”、广州四大道观、光塔寺、南海神庙、药洲遗址、黄埔古港、北京路的千年古道、镇海楼、十三行、锦纶会馆、南沙大角山与横档岛炮台、三元里人民抗英遗迹、沙面欧式建筑群、洪秀全故居、广州海关旧址、万木草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大元帅府、广东咨议局旧址、中共三大会址、国民党一大会址、黄埔军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二是家喻户晓的乡土文化风情,如:盘古传说与花都狮岭盘古文化,五羊仙人传说、五仙观与“羊城”来历,陈家祠与岭南建筑,西关大屋、骑楼与广府民居,牙雕、玉雕、广绣与广府工艺,及第粥与广府美食等;三是校园与社区的相关资源,如:千年文溪东濠涌博物馆、海珠庄头素馨花女传说、萝岗玉嵒书院等。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我市区、校的历史测试命题正日益重视评价学生对广州历史文化的学习水平。比如:近几年的海珠区初中期末历史试题,考查广州历史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7%左右,且题型多样,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识图填空题、简答题和开放题等。如:2009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的简答题是“广州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自古以来商客如云。现在,一年两季的‘广交会’蛮声海外。请你介绍广州三处古迹,证明广州千年商港的历史地位。(提示:介绍内容要与商港历史有关,包括古迹的名称、位置、当时用途)”,7分;201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的开放题是“广州是革命的城市,英雄的城市,鸦片战争以来的100多年间,中国的多次重大历史事件首先在广州发生。请推荐你所熟悉的两处广州近代革命遗迹,并选择其中一处说明推荐理由。(提示:推荐理由应包括与这个遗迹有关的历史事件的名称、简单经过及影响)”,6分;等。
  由此可见,我市初中在广州历史文化的教学和命题方面,确实是需要一个可行的评价标准作为参考。可是,初中历史教学中该利用哪些广州历史文化资源、其过程与方法以及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水平等重要问题,《历史学业评价标准》里还没有提供相关的评价内容及要求。如果《历史学业评价标准》能结合广州历史文化,拓展评价标准,使之具备鲜明的广州特色,则更适用于广州地区的初中历史教学,还明显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历史学业评价标准,真正体现出《历史学业评价标准》是“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实际而制定的”。
  三、重视广州历史文化,拓展《历史学业评价标准》,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解读》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应该而且必须受到重视。”广州历史文化是广州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应当受到《历史学业评价标准》的重视。但是,《历史学业评价标准》没有明确要求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广州历史文化资源,缺少相关的评价标准,这样就会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广州历史文化资源时可能不够恰当;有的教师甚至从未使用过《广州历史》这套教材,依旧在课堂上只讲书本知识;等等。
  例如:《历史学业评价标准》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改革开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新变化,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进一步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广州地区初中学生要想真正实现这个学习目标,仅“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新变化”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生长在广州,对广州更熟悉。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笔者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家乡”改为“广州”,在教学中结合广州亚运会后开展得如火如荼的“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来拓展教学内容。笔者通过展示历代的“羊城八景”的變迁,尤其是1963年版和1986年版、2002年版的前后对比,传递出广州在自然、经济和文化等不同侧面的变化,让广州学生看到了羊城自宋代以来的变迁,更看到了广州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和时代文化的结晶,从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从中理解了改革开放的作用和影响,从而真正实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因此,重视广州历史文化,拓展《历史学业评价标准》,不仅能促进初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转变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统观念,还有助于学生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把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时,由于大气压强这个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物理教师应该多做些演示实验。如:将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学生: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又如:可以选取空
教学过程中,抓好信息反馈和做好教学反思对促进有效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控制过程.教师的“教”是输出信息、传递信息的过程;学生的“
有效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新课程标准相融合的现代教学理念。那么,该如何实现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呢?   一、融“学”  学海无涯,“学法”无边。学生能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可以提高考试成绩,从而使学习事半功倍,也树立了对学习的自信心。教
以1号胃溶空心胶囊为母体,以聚丙烯酸树酯类高分子材料为包衣材料,以愈创木酚甘油醚为模型药物,对不同包衣厚度的结肠溶肠溶胶囊进行了体内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包衣厚度为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