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cko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透视] 想一想: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的说明文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根据说明文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说明文时,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能够筛选文章信息,做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重点信息;能运用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把握说明文所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2. 能凭借语言标志等,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说明文的整体结构特征,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3. 能辨识文章的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4. 能理解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加深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认识;
  5. 能领会文章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并能进行适当的迁移、探究、创新。
  [典题诊断] 试一试:你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一)(2014·四川资阳)
  为什么要保护海洋
  (1)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广阔的水面、巨大的水体和永不停息地流动着的海流调节了全球的气温和降水。因而可以说,海洋保护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当然也包括人类的繁衍。
  (2)海洋还敞开宽阔的胸怀,让人们来发掘它丰富的宝藏。
  (3)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食品基地。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
  (4)海洋还是一座巨大的油库。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3000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0%。海底锰结核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海水中还含有铀、氢的同位素等多种核原料,还有大量无机盐类等资源。
  (5)海洋还蕴藏着巨大的潮汐能。据估计,世界潮汐资源约有10多亿千瓦。如果把波浪能和海流能计算进去,就更可观了。
  (6)海洋慷慨地倾己所有为人类服务,然而人类对它怎样呢?
  (7)无节制的污染、掠夺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人类共有的海洋环境,引起了世界有识之士的巨大焦虑和不安。
  (8)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有六种,其中石油污染是最普遍的。人类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2000万吨之间。如果把油船沉没和战争破坏所造成的漏油计算进去,那么这个数字将成倍地增加。石油污染会使成千上万只海鸟丧命,油膜使浮游生物及鱼类无法生存。
  (9)全球工业的发展,每年使大量含汞、镉、铜、铅等重金属的化学废料进入海洋。据计算,全世界每年排入海洋的汞有1万多吨,镉就更多了。
  (10)各种农药污染也不亚于工业污染,特别是杀虫剂滴滴涕,每年约有100万吨进入海洋,抑制了海藻的光合作用,产生了严重后果。
  (11)工业、民用和农业污水,船民的生活和生产废弃物污染,核武器实验污染和海洋热污染等也使海洋环境日益恶化。
  (12)据调查,每年从河流注入海洋的41000立方千米的淡水中,有200亿吨悬浮物和溶解盐类,包括金属和污染物、城市垃圾和污水。可见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13)除了严重的污染外,人类掠夺性的捕捞也使海洋渔业资源严重受损,有的品种已濒临灭绝。地中海沿岸,现在连长80毫米以上的鱼也不见了。新英格兰沿海鳕鱼、比目鱼减少了65%。我国渤海、黄海渔场的鱼类资源也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摘自《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
  1. 选文从哪两个方面说明了人类应该保护好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指出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写几句话,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4·江苏盐城)
  从“雾都”到“霾都”
  汪韬 董棣
  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雾都”重庆。
  ②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不过气象部门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灰霾天气倒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③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过量的水汽在空气中凝结在一起,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而词典对“霾”的解释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能见度小于10公里。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霾”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当能见度小于10千米,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相对湿度低于80%的为霾。   3. 理思路,确定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发展演变或者介绍制作过程,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位置、布局、形状、构造特征等,用空间顺序;介绍新产品、说明事物(事理)的内部联系或者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用逻辑顺序。这三种说明顺序往往都有标志性的词语,阅读时细心些就不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中考说明文阅读的文本多以逻辑顺序阐释事理,单纯按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说明的文章不多见。需要强调的是,即使试卷没有专门设置考查说明顺序和文章结构的试题,同学们也应该养成理清文章思路和说明顺序的习惯,这对解答其他题目大有裨益。
  4. 悟语句,品味说明方法。要善于从理解句子入手,结合具体语境,辨识说明方法。阐述说明方法的作用时,一定要联系文本内容,切忌以“形象生动”“简明准确”这类评价性的语言取代具体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包括:
  ①举例子:举了……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③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拿……与……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⑦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加通俗易懂。
  5. 析词眼,品味说明语言。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表现在细致生动的描写、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多种说明方法的选择、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等方面。说明文语言还讲究准确性,在品味其准确性时,要特别注意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可以从时间、空间、数量、程度、范围、频率、特征等方面去理解其含义和作用。比如分析“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中“主要”一词的作用,考查的就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一类题目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加点的字词有何作用?这类题的答题步骤可归纳为三步:第一步,解释该词语;第二步,分析该词语在文中的具体作用;第三步,强调该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第二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一般情况下,这类题的答题步骤为:①不可以;②解释原词的意思或内容;③说明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④换了词语之后,句子的意思有……的改变,不符合实际。
  第三种,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这类题的答题步骤一般为:①表态(删还是不删);②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语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③若删去该词语,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④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6. 评思想,领会科学精神。说明文虽然以介绍知识为目的,以客观性为前提,但也熔铸了作者的主观思想、价值取向。解读说明文蕴含的科学精神与思想,既要旗帜鲜明,又要持论公允。答题时,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立场模糊,不得其要;二是观点偏激,是非不明。比如,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的《从“雾都”到“霾都”》的第4题:“作者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回答这一题时首先应当表明态度,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其次要结合文本、联系现实来阐述理由(理由要充分,最好分点表述)。回答这一类题目时还需注意语言简明、层次清晰。
  [专题强化] 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一)
  日本的腰围经济学
  曹鹏程
  (1) 日本追求高度自律下的整体和谐,因此总是会有一些看起来“小题大做”的法律条款。最近,又有一部令人匪夷所思的新法问世:强制政府机关和企业给40~70岁的员工定期测量腰围,男人腰围不能超过85厘米,女人腰围不能超过90厘米,无法达标的机构会被处以高额罚款。肥胖不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国家大事!因为近10年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肥胖诱发的疾病已造成了日本这个高福利国家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医疗成本。
  (2) 此次强制立法的最聪明之处在于被罚的是单位而不是个人,这样一来,指导、统计、收钱都比较方便。达到标准可间接减少国家的医疗成本支出,达不到标准也可转嫁这方面的成本,这实在是“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3) 除此之外,对于日本来说,立法强制减肥还别有用意。首先是巩固日本“健康大国”的地位。肥胖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的一大心病,美国和一些欧盟国家都在积极寻求有效的手段,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最好。它不仅可以借全球关心的健康问题增加国际话语权,还可以推行日本的保健理念,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抵御外来快餐文化的侵蚀。
  (4) 另一层用意则更为隐蔽。看看主要西方大国的粮食自给率:澳大利亚237%、加拿大145%、美国128%、法国122%、德国87%,日本却只有39%,如果抛开蔬菜之类,只算五谷杂粮,就只有可怜的28%。自己没有的东西要出去买,这种滋味实在不好受。而在1960年,日本的粮食自给率还是80%,1980年是60%。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的变化。最近公布的一项“日本人中午吃什么”的网络调查显示:有一半人吃饺子、拉面等面食,另有不到1/3的人吃汉堡包和三明治,剩下的吃牛肉饭。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吃大米。而日本的大米90%是自产的,小麦则有90%以上从美国进口。不爱吃大米不仅直接造成粮食自给率剧减,还导致米农入不敷出,稻田大面积荒废。因此,强制减肥法案一出台,就有学者呼吁,变瘦的最好办法就是少吃肉和面食,重拾爱吃米饭的“优良传统”。   ④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未免言过其实。不过研究人员确已成功设计出一种能进入煤气或自来水管道去修补裂缝或漏洞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进入管道之后,可用自己的身体测量经过地方的电导,一旦测不到这种电导,就表明那里存在着裂缝或漏洞。于是该机器人便做出“自我牺牲”,用自己的身体来把裂缝或漏洞堵上。
  ⑤如果许多这样的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更是一般机械所无法比拟的了。比如说战场上可使用微型机器人兵士。这些“兵士”可轻易地偷偷爬过或飞过战场,而不被敌方的雷达系统发现,因为它们体积微小,且可超低空飞行(乘微型火箭)。一旦越过敌人的防线,它们便可成为摧毁敌方设施的生力军,就像毁掉农作物的蝗虫一样。
  ⑥这种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目前已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主人公。当然,要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还需克服一系列技术上的障碍。其中主要是如何把现在机器人所用的齿轮、杠杆、曲柄、弹簧和其他机械部件缩小到比头发丝还细的程度,同时把传感器、电动机、控制计算机及其他系统装配到一块微晶片上。
  ⑦当然,目前制作微型动力部件的技术还处于刚刚研制阶段。1988年初,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制造出了只有1/5毫米长的带连接部件的曲柄和齿轮。这种齿轮的轮只有红细胞一般大小。新泽西州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的专家们已经研制出了比蚂蚱颚还要小的钳子。该实验室还研制出了只有半毫米大小每分钟24000转的气功涡轮机,其转速比许多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还要快。机器人微型化的另一个问题是动力问题,为微型机器人提供动力的装置要比电池小非常多才行。不过,微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⑧微型机器人的大量生产恐怕还不是近年之内能办到的事情。然而,一旦这种机器人能批量生产出来,它们在科研和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
  1. 与大型机器人相比,微型机器人的优势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大型机器人的发动机沉重昂贵。
  B. 许多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是一般机械无法比拟的。
  C. 机器人微型化的所有问题是动力问题。
  D. 微型机器人的批量生产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3. 简要说明第③④段中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⑦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微型机器人批量生产后会在生产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4·山东东营)
  人类捕鸟,灾难其后
  林 森
  ①湖南省新化县槎溪镇鸟坳村位于千年鸟道的罗霄山脉,是候鸟南飞的必经之地,近年来,这里已成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一个断点。难以计数的候鸟丧命于此。有当地村民表示,有一天打下来的鸟就足有1吨。这条迁徙路线上,大多是小型鸟,每只只有100克左右,1吨差不多就是10,000只野生鸟。
  ②多么令人惊心动魄的残忍和数字!殊不知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
  ③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即便是小小的麻雀,每年也能捕食许多害虫。燕子能吃苍蝇、飞蛾和蚊子,啄木鸟能吃天牛幼虫,灰喜鹊能吃松毛虫等。1只大山雀在繁殖季节每天喂小鸟100余次,平均每窝按3只小鸟喂食,再加上大鸟自己的捕食,一天能消灭害虫400~500条,一窝大山雀在喂养幼鸟期间就可消灭害虫10,000余条。在欧洲,1000只紫翅椋鸟在繁殖期间能消灭22吨蝗虫,而1吨蝗虫一天的食物量与2500人一天的食物量相当。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猫头鹰的食物中,99%是啮齿类动物,1只猫头鹰一个夏季所消灭的老鼠,相当于保护了1吨粮食;1年所吃掉的老鼠等于保护了一两万斤粮食。以此观之,每年鸟儿吃掉害虫保护的粮食足以供给地球上的人们吃好几个月。
  ④鸟儿能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它们与其他动、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存。每消失一种鸟类,就意味着与其伴生的90种昆虫消失,35种植物消失,2至3种鱼类消失。在鸟类与植物的共生关系中,有一种特别重要的依存关系,即许多植物的种子是靠鸟类来播散的。雁鸭类、鸠鸽、啄木鸟、乌鸦等,是植物种子的重要播散者,而且,很多植物种子经过鸟类消化后,更容易萌生和成长。蜂鸟、食蜂鸟、太阳鸟、啄花鸟、绣眼鸟、鹦鹉等鸟类嗜食花蜜,对有花植物的传粉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⑤与渡渡鸟一样,大颅榄树也是毛里求斯的一种珍贵特产。但是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甚至濒临灭绝。今天人们才知道,大颅榄树的种子必须靠渡渡鸟消化过后才能发芽,没有了渡渡鸟对大颅榄树种子的首先孕育和催化,大颅榄树就再也不会生儿育女和繁衍后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某种鸟类的灭绝与植物乃至人类的生存的关系。
  ⑥海鸟眼睛的盐腺,能把喝下去的海水中的盐分排出,据此人们就能对地球上占总水量97%的海水进行淡化。未来飞机的设计可以模仿蜂鸟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掉头等特性。还有一些鸟类能飞越几千米的高空而保持脑血管供血畅通,不会缺氧,这也为人类提供了在供氧不足的高原环境中正常生活和延长生命的重要线索。   ⑦鸟类每天吸入大量的空气,进食相当于其体重的食物。在呼吸和进食的同时,鸟类具有较强的富集有害物质的功能,空气和食物如果被污染,通过收集和分析鸟类胃内容物的方法,就可知道环境的污染状况。
  ⑧鸟类被直接利用那就是为人类提供衣食、医药、役用和观赏等生活之需,事实上今天的人类几乎已经离不开鸟类。
  ⑨现在已知的鸟类有9775种,其中约4000种是候鸟。在这9775种鸟类中已有1212种灭绝,占所有鸟类的约1/8,此外,还有179种鸟类面临严重威胁,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688种鸟类目前已非常罕见。
  ⑩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挥霍以及对生物栖息地的不断破坏,人类身边的自然世界正在恶化和消失。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外来物种竞争、国际贸易、污染等占11%。破坏环境和大量捕杀鸟类,其后果是人类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11人类不是不可以利用鸟类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积极地保护鸟儿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正如人与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一样,人与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同样也是一个共生体,如果人类保护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人类也就在为自己铺就永续生存之道。保护鸟类和其他动植物,也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1. 作者为什么说“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第④⑤⑩段,概括说明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以及“某种鸟类的灭绝与植物乃至人类的生存”具有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14·重庆)
  空难“见证人”——黑匣子
  ①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对了,这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它可以给调查人员提供证据,帮助他们了解事故的真相。
  ②实际上,黑匣子并不是黑色的,而是色调较亮的“国际橘”。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条带,使事故调查员在飞机失事后能很快找到它。
  ③媒体很喜欢用“黑匣子”这个名称,但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航空专家通常把黑匣子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④黑匣子由两个设备构成: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飞行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舱声录音器记录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包括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黑匣子记录的飞行数据、驾驶舱的各种声音能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
  ⑤黑匣子是由澳大利亚人戴维·沃伦博士发明的。戴维·沃伦博士的父亲死于1934年的巴斯海峡飞机失事,当时戴维只有9岁。20世纪50年代初,沃伦博士萌生了一个念头:制作一个能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室对话的装置,用于帮助分析人士了解飞机失事的原因。他为墨尔本航空研究中心写了一篇名为《帮助飞机失事调查的设备》的备忘录,并于1956年发明了名为“ARL飞行记忆装置”的飞行记录仪。直到5年后,他的发明才得到广泛关注,该设备才得以在英国和美国投产。
  ⑥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其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发射脉冲信号,每秒发射一次,共发射30天,然后会因电池电量耗尽而停止发射。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给搜寻带来巨大困难。法航447航班失事坠入大西洋后,搜索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并打捞起黑匣子。
  ⑦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能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包含记忆板的关键部分可承受带有钢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到它上面。研究人员尝试在1100摄氏度的火中摧毁它,把它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浸入航空燃料中,但黑匣子都安然无恙,所以黑匣子实际上是无法毁灭的。但黑匣子的功能并不像你的手机那样强大。马航MH370事件之后,专家表示,可能是时候为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升级了。当前飞机上的数据记录仪不能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也没有从大型飞机上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
  (选自《读者》2014年第10期,有删改)
  1. 请根据第①~④段内容,概括说出什么是黑匣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方便飞机失事后寻找黑匣子,人们在设计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⑤段讲述戴维·沃伦博士的故事,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用语准确。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具体分析。
  ①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
  ②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能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舱声录音器记录飞机飞行的速度、高度等数据,记录驾驶舱内的对话和其他各种声音,它能够帮助人们对事故原因做出正确的分析。
  B. 飞行记录仪发明出来之后,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5年之后在英国和美国开始投产。
  C. 第⑦段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黑匣子的坚固。
  D. 马航MH370事件之后,各国都升级了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
其他文献
据中国传统,生在像我这样的家庭,是很令同一时代的人羡慕的。我出生在解放初,从有记忆起,便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生活。我父亲陈士榘是20年代参加革命的,井冈山、二万五千里
高校专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实施者,对大学生的生活、 学习、 思想状况、心理健康等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这就对这一职业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正确理解和定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后过渡时期,银行业发展的制度条件、宏观环境、市场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目前的银行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银行业体制改革明显加速,银行业竞争程度日趋激烈,银行业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与此相适应,监管当局应积极调整银行监管政策,强化银行监管制度的   一致性和整体功能,增强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以监管促改革,实现改革与监管的相互促进      长期以来,国有
本系列讲座最后一讲“标准化与可持续发展”付梓,松了一口气。开辟本讲座原本只是个人的一时兴起,觉得作为一名标准化工作者,尤其是作为国家标准馆的一员,有必要对其服务的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如今已经全面开放,这项改革让金融机构自己掌握了贷款利率的自主权,也代表着我国金融市场进入了全面竞争的时代中.在文中从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当前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之下,农商行的管理者以及经营者必须要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农商行带来的影响有充分的认识,特别是息差为农商行所带来的的利润进一步下滑.面对这种情
很多医生会把血管比作管道,把脑卒中形象地比喻成脑血管“生锈”,“生锈”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它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rn减重,釜底抽薪控“三高” 一项报告显示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全面深化的金融改革、同行业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农商行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情况,农商行应该积极的发挥出自己优势,加快农区零售业务的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推动行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面对国家和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记得三奶说过,家乡刚解放的1945年,不知哪来的那么多狐狸,大白天就敢进村叼小鸡,挨家挨户地排号,谁家养多少鸡它们都知道,轮番着“品尝”。把家乡人逼急了,农会组织起民兵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