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踏青,一桩有历史感的文化事

来源 :财富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早春,到“无限残红著地飞,溪头烟树翠相围”的暮春,暖意融融、百花盛开的春天绝对是出游踏青的好时节。不过假如你以为春季出游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才出现的现代化产物,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这个习俗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想要追溯春游踏青这一民俗的源头,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已经淡出我们视线的节日 上巳节。
  上巳节成型于春秋晚期,起初是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此时的上巳节主要有三种习俗: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fú)或“禊”(xì)。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招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所以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可以自由择偶、交往。
  《论语 先进》篇中写道: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其中的“浴乎沂”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祓禊。
  《诗经 郑风 溱洧》中则描写了上巳节人群在水边聚集,青年男女交游示爱的场景: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 译文]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流淌向远方。男男女女城外游,手拿蕑草求吉祥。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毋相忘。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洋洋真清亮。男男女女城外游,游人如织闹嚷嚷。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表情长。
  《韩诗注》云:“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由此也从侧面旁证了上巳节的风俗。
  汉代,踏青春游渐成上巳节的主流。东汉张衡写的《南都赋》记载南阳附近风俗说:
  于是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轨齐轸,祓于阳濒。朱帷连网,曜野映云。男女姣服,骆驿缤纷。致饰程蛊,偠绍便娟……
  说的便是当时的男男女女在上巳节这天盛装打扮出门踏青的景象。
  到了魏晋时期,上巳节改定到了农历三月三日。与此同时,水中沐浴、招魂续魄的风俗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临水祓除转为了临水酒会。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是记录上巳节“曲水流觞”风俗的重要作品。可见,当时上巳节的习俗已演变成水边交游、宴饮。
  在隋唐时期,三月三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而踏青也成为了一项十分普及的全民活动。每逢此节,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即曲水流觞),不少文人写有诗文描述这种盛景。唐代名相,同时也是当时文坛领袖的张九龄有诗云:“贤王有池馆,明主赐春游”,描写的就是皇帝邀他春日赴宴的故事。不仅官家流行春游,彼时的民间男女也喜爱到水边饮宴交游。这天,长安还流行斗百草游戏等。刘驾《上巳日》写道:
  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杜甫则在《丽人行》中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足见三月三这一天,长安城曲江两岸的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热闹场景。
  不过,此时的人们已经不再局限在三月三日的“正日子”踏青,整个春天都成为了出游的好时光。孟浩然写: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杜甫写: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白居易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代文坛大咖们为春游踏青留下的诗篇可谓是不胜枚举。
  现代春游有帐篷等,而唐人也有唐人的玩法。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士女逢春即聯袂郊游踏青,路上遇到好花,就在花前铺席藉草,围坐一圈,并插杆结索,解下身上的红裙递相垂挂,权当作野宴的帷幄。”女子出游,路遇好花便解衣作帐,就地野宴,非常生动而充满趣味。民间女性好在春日结伴出游,贵族女性也热衷于此。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了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景象。一群人骑马执鞭,徐徐前行,一派怡然、从容。
  宋以后,随着理学盛行、礼教变得越来越严,上巳节日渐式微,加之上巳节和清明隔得比较近,又都有祭祀先人的风俗,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开始尚分头而行,后来逐渐合而为一。也可以说,清明节盛行春游的习俗主要是继承上巳节的传统。
  古人春游也和我们一样会带上些吃食,但到没有酒家的地方出游该怎么办呢?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就记了这样一桩趣事。“苏城有南园、北园三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对花冷饮或是归来饮酒都不如边赏花边喝一杯热腾腾的热酒痛快,这该如何是好?有人想到了一个妙计:挑着担子卖馄饨的小贩那锅碗、炉火无不齐全,花百吊钱雇其同去,热菜热酒就都有了。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古人们乐得在春日纵情美景,饮酒、作诗、赏花、恋爱,各类活动甚是丰富。作为现代人,我们也不妨在假期里暂别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切莫辜负好春光!
其他文献
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是指按一定的模式较大批量的生产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种苗,是一种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生产出高品质种苗,笔者认为在植物组培育苗工厂化生产进程中影响
这几年在财经界有个非常火的名词一一独角兽,它指的是那些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创办时间相对较短的企业。一旦被冠上了“独角兽”这个王冠,企业就会受到媒体和投资人的追捧。而近两年,更是有很多省份专门出台了关于扶持和奖励独角兽企业的政策。  在媒体、投资人、政府等多方合力推动下,中国的独角兽现象非常显著。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大中华区独角兽报告》,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独角兽企业总数达到了202家,已经超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