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反求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3D打印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初步应用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三维反求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3D打印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初步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利用3D打印导板辅助治疗的16例(18膝)行TKA术的患者(3D组)和采用传统TKA术的18例(18膝)(对照组)患者资料。3D组患者术前采用薄层CT扫描对下肢进行医学图像数据采集,然后利用三维反求技术进行骨骼的三维重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导航模板的设计,再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个性化手术导航模板,并进行TKA术。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截骨时间、引流量、凝血功能情况,并采用影像学评价下肢力线和假体位置。术后随访评估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等。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4~15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3D组术中导航模板与股骨髁、胫骨平台骨性解剖结构贴合紧密,无明显移动。3D组患者术后下肢力线偏差均< 3°。3D组与对照组术后伤口引流量中位数分别为375、61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D组与对照组手术截骨时间平均分别为(34.8±2.1)、(34.6±2.8) min,纤维蛋白原平均分别为(4.1±0.6)、(4.2±0.6) g/L,凝血酶原时间平均分别为(12.9±1.3)、(12.5±1.2) s,末次随访时3D组与对照组HSS评分平均分别为(86.5±4.5)、84.8±4.9分,以上项目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3D组HSS评分由(27.3±4.8)分提高至(86.5±4.5)分,膝关节ROM由72.5°±9.1°提高至105.4°±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基于三维反求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3D打印导板能够准确重建患者下肢骨骼三维模型、精确定位下肢相关轴线,TKA假体力线可最大限度符合人体的生物力线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现阶段孕妇妊娠中、晚期贫血患病率和妊娠期铁缺乏情况,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3 262例孕妇的资料。孕妇分别于孕中期(20~22孕周)和孕晚期(38孕周或分娩前)至少2次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并在孕中期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对诊断妊娠合并贫血以及严重
目的根据20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特点和损伤机制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重新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连续诊治的19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00例骨折)X线及三维CT影像资料,男134例,女65例;年龄15~77岁,平均45.7岁。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Ⅰ 型9例(4.5%),Ⅱ 型105例(52.5%),Ⅳ型19例(9.5%),Ⅴ型37例(18.5%),Ⅵ型30例
目的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5年间诊治的成人浮肘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诊治的浮肘损伤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损伤类型及合并骨折等数据。结果5年间共诊治浮肘损伤188例,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31%,占同期肱骨骨折的4.07%,占同期尺桡骨骨折的2.15%。男116例,女72例。≤50岁的患者占79.79%,男性多于女性,其中1
目的探讨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资料,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2组:3D组(采用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进行术前计划)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34.8±6.0)岁;骨折AO分型:C2型13例,C3型1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35.8±6.2)
目的利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山羊胫骨骨折动物模型,探讨叩击式骨应力刺激仪施加不同强度、频率组合的无创式体外轴向应力刺激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熟山羊72只建立胫骨骨折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模型,随机分为4组(n=18),根据不同的应力参数使用无创性叩击式骨应力刺激仪进行体外轴向应力刺激:实验1组(350 N、1.5 Hz)、实验2组(200 N、1 Hz)、实验3组(50 N、0.5 Hz),并设立
目的探讨桡骨头骨折伴肘关节周围骨性不稳定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微型钢板或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1例桡骨头骨折伴肘关节周围骨性不稳定患者资料,男21例,女10例;年龄20~65岁,平均42.6岁。合并伤:冠状突骨折11例,鹰嘴骨折14例,肱骨小头骨折6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Ⅱ 型13例,Ⅲ型18例。合并冠状突骨折患者,3例Ⅰ 型骨折患者,若骨折块无移
期刊
目的探讨单一肘关节后入路解剖型锁定钛板螺钉治疗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尺骨近端锁定钛板及螺钉治疗的22例尺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4例,女8例;年龄21~57岁,平均42.7岁;左侧9例,右侧13例,均为单侧闭合性损伤。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ⅢA型12例,ⅢC型6例,ⅢA型合并ⅢC型4例。术后1年采用Broberg & Morrey
期刊
目的调查河北省成人胫骨干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地区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石家庄地区,A组)、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沧州地区,B组)、唐山市第二医院(唐山地区,C组)三所医院诊治的所有成人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成人胫骨干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性别、年龄、骨折AO/OTA分型等数据,总结成人胫骨干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并对比分析3组数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