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1例马内菲篮状菌感染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因“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2年余,全身疼痛8个月,体重近半年下降15 kg”于 2020年9月15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患者有胸痛、咳嗽、咳痰等,经验性使用头孢类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但出现药物性皮疹,抗过敏治疗后皮疹缓解。颈部淋巴结肿大无缓解,活检提示多灶性肉芽肿性炎,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淋巴结有所缩小,但病情反复,继而出现全身疼痛,完善检查提示右肺上叶肺癌伴阻塞性肺炎,伴全身多部位转移。患者无明确免疫抑制病史,γ干扰素抗体强阳性,考虑成人起病的免疫缺陷综合征,淋巴瘤和感染不除外。为明确诊断需进行骨穿和组织活检,但患者不配合。既往右颈部淋巴结和左侧髂骨活检组织病理学弱抗酸阳性,疑似诺卡菌感染,经验性用磺胺和亚胺培南抗诺卡菌治疗好转,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为马内菲蓝状菌,含量较低,对此少见病原菌,积极完善实验室病原学检查培养阳性后,停用抗诺卡菌治疗,开始抗真菌治疗(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2个月后患者全身结节和包块消失,皮肤创面愈合。患者标本取材合格性、实验室与临床之间及时沟通,及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结果的合理解读,对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组氨酸激酶AgrC在亚抑菌浓度环丙沙星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相关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于2021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收集皮肤组织和体液标本,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实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不同亚抑菌浓度环丙沙星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后的生物膜形成情况;利用SYTO9和PI荧光染料分析亚抑菌浓度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通过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亚抑菌浓度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grC基因及其调控基因a
目的评价通过优化血培养工作流程的方式是否可以缩短菌血症标本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阳性报警到审核时间(阳性报警后处理时间)和标本周转时间(TAT)。方法本实验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收集的阳性血培养标本进行阶段性分析研究。本研究中的传统流程阶段(2014年),共纳入分析阳性血培养标本502瓶;流程优化第一阶段(2016年),较传统流程阶段延长了工作人员在岗时间至22:00,共纳入分析阳性血培养标本976瓶;流程优化第二阶段(2018年),较流程优化第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FR)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诊断明确的131例患者,其中95例RA患者为RA组,36例排除自身免疫疾病的关节痛患者为疾病对照组,选取同期40名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RA组以基于28个关节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疾病活动度(DAS28-CRP)评分分为高度(>5.1分,25例)、中度(3.2分
目的初步探究鲍曼不动杆菌对不动杆菌属细菌的生长抑制现象。方法2020年12月10日自河南省省立医院神经内科1例危重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标本中分离到1株可抑制其他鲍曼不动杆菌生长的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命名为SL-A.baumannii。为进一步探究该抑制现象,收集40株不动杆菌分离株,比较抑制作用的发生率、分离株的同源性关系、药敏特征、蛋白质聚类分析等。结果对SL-A.baumannii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等位基因gltA、gyrB、gdhB、recA、cpn60、gpi和rpoD编号为33、12、
目的基于超速离心改良法快速分离提取肺炎克雷伯菌分泌的外膜囊泡并进行鉴定和定量。方法将购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KP)标准菌株和台湾大学馈赠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标准菌株分别置于M9基础培养基中培养9h,利用超速离心改良法提取外膜囊泡(OMV),然后采用负染法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和大小,通过Stewart磷脂分析法进行相对定量,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cKP和hvKP分泌OMV的形态大部分呈球形、囊状小泡结构,小部分形态
目的分析2011至2018年无锡市鼠伤寒沙门菌分离株耐药情况和分子分型。方法选取无锡市2011至2018年从各类监测样本中分离的109株鼠伤寒沙门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菌株进行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耐药性的比较采用χ²检验。结果109株鼠伤寒沙门菌对四环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69.72%(76/109)和68.81%(75/109);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氯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呋喃妥因、头孢噻肟、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3.85%(26/10
目的分析天津市1例输入性基孔肯亚病毒(CHIKV)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与进化,为CHIKV的监测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月4日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采集的血清标本200μl提取核酸,设计叠瓦式引物扩增CHIKV基因组全长,然后利用IlluminaMin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本研究的CHIKV属于ECSA基因型印度洋分支,与大部分中国分离株一致,相似性为92.72%~99.86%,在国际上与巴基斯坦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99.74%)。天津CHIKV在关键位点E1-D284E和E2-I
目的制备一种用于血糖即时检测(POCT)的人源全血质控物,并对其均匀性、稳定性及基质效应进行评价。方法将临床验后静脉全血样本分离、固定、洗涤、过滤和分装后,制备成高、中、低3个浓度的人源全血质控物,参照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29∶2010《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制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在POCT血糖检测系统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EP14-A3中的Deming回归对其基质效应进行评价;质控物应用于室内质量控制,并计算其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无需破坏细胞壁,准确、特异鉴别耳念珠菌及其近缘菌的新技术。方法于2021年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进行本研究。以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材料,通过SERS检测,使用SIMCA14.1(瑞典Umetrics公司)软件对采集的SERS指纹谱数据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分析。对4株耳念珠菌、4株希木龙念珠菌、3株Candidapseudohaemulonii和4株Candidaduobushaemulonii进行有效检测和鉴别。结果在95%可信区
患者,50岁男性,2020年4月1日以“高处坠落致志不清伴呕吐1h”为主诉入院,拟急诊行“开颅减压术”。术后3d出现间歇性发热,最高38℃,血液标本炎症指标均高于参考值上限,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仍反复发热。4月12日患者脑脊液标本常规与生化检测指标提示颅内感染,予以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脑脊液与血液标本培养48h后,见针尖样、透明小菌落生长,经16SrRNA基因鉴定结果为人型支原体。患者最终因病情严重且并发症多,治疗无效判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