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352016206)摘要: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的融合是当前教育的一个大趋势,也是一个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国内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的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种教学模式,有的探讨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原则、条件以及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这些都给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提供了丰富的指导。本文从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结合我校的实际,详细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应用最近几年,我校投入巨资,先后在每一个教室都安装了数字化触摸一体机,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硬件,另外,学校大力提倡并督促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逐渐使用信息技术。为些,学校对老师也在进行不断的培训。随着老师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多,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给我们的日常教学带来了很多的改变,在中学数学课堂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延长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的时间,提高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在中学数学课堂使用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枯燥的数学也开始变的生动有趣。这种快捷便利的现代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更好的掌握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结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之后才能够高效快速的学好知识。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和积极性的核心力量,是不断学习的一剂强化剂。”信息技术能给数学教学注入旺盛的活力,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3] 在初中数学教学时,老师如果能够有效运用现代化教育的技术手段,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枯燥的数学插上兴趣的翅膀。这样使学生在内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不断提高,情绪不断高涨,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课堂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最终顺利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学校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教师对课程整合的认识,是影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H大因素。”[ 5] 从信息论的角度去看,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是信息不断传播的一个载体。另外,信息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所用课件进行一定的变更和处理。现代初中生具有对新事物好奇,学生本身好动,在平时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所以,现代教育与信息的结合在知识的传授与传播中同时还具有不断扩大信息,增强信息传播的强度的一些功能,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并用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这样做不仅省时而且高效。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否能够有效突破和完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重点往往是和难点联系在一起的,学生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就是看老师在课堂上能否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更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可以把数学教学中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代中学生能够通过表面就能够感知的具体的形象,把数学课本上不容易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现代教学手段转化为一些图形和符号以及一些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活动场景,使数学课堂变的生动有趣,促使学生可以更好更快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讲知识,并最终达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对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方式的改变
1. 学习环境得到改善,教学方式得到提高随着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育的不断投入,近几年来,我们学校的教学环境无论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随着老师水平的提高和硬件的改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更多的運用信息技术。要让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够学好数学并用好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力为每一个学生营造出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为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提供出良好的学习机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一些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与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学习数学的一些基本技能,并最终能够用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和实用问题,从而体现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之间存在着能力之间的差异,所以在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体现教学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在使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适合班级大多数学生学习与要求的同时,又能够为优秀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和条件,最终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全面的提高与改善。
另外,在数字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堂选择差异化教学、小组之间交流合作互动教学以及班级集体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学方式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做到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之间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的问题。
2.学习过程变的生动高效以前“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存在很多缺点,例如课堂缺乏活力,缺乏效率,课堂容量有限,最终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效果上只可能是事倍功半。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课堂,可以有效发挥计算机功能的强大优势,实现数学教学过程的生动化和高效化。“信息技术也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发生了改变。借助信息技术,我们许多过去不能教的主题,现在可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到。”[1]另外,老师利用电脑还可以设计出一些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和绘声绘色的教学辅助软件这些都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所无法做到的。比如数学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现代中学生,并且现代中生喜爱的数学情景、竞赛活动以及知识游戏等等,通过多媒体将文字、图形和声音等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有机的编排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开心中、在潜移默化中、在持续不断的渴求状态中学到他们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有机结合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改变了我们数学的备课习惯和上课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但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信息技术与数学的结合也不例外,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重形式,轻效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于课程、服务于教学与学习、服务于学生发展,而并非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放弃了原本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所用的课件在课堂上只是起到到了板书的功能。教学的内容转换过快,学生很难跟得上节奏,使课堂实质演变成了演播室。有的老师所用的课件就是从网上随便下载的,没有做认真的修改,不一定完全适合本班的学生。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所做的只是按按遥控器,把课件一页一页翻完就完成任务了,有时候一堂课下来可能连一个字都没有板书,把传统教学中一些好的东西都放弃了。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心中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与思考,另外,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只是一个手段,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老师年龄比较大,对信息技术不是很熟悉。也有的老师敬业程度不够,不想深入进行备课,而仅仅是在公开课、示范课和交流课才愿意使用信息技术,平时的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信息技术不能够沦为辅助数学教师仅仅在一些公开课以及评奖课才使用的的工具和手段,而应该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逐渐成为类似于黑板和粉笔的一些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当然,这也对数学老师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级的数学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老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必须能够顺利掌握一些电脑知识和电脑技能,能够在课堂上熟练的使用信息技术,为初中数学课堂服务。
3.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一些传统的东西被忽略有些教师没有注意到信息技术要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的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过去的传统的“满堂灌”式教育演变成了现在的“满堂放”式的教育,在课堂上,数学老师仅仅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一点板书都没有就算完事了。这样做的后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我们教学的一个手段而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发挥信息技术的现代优势,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要讲求课堂的实效性,一个教具能表达清楚的问题,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我们就没有必要通过电脑来完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不断进行学习和研究,对于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什么样的课堂内容更适合于采用信息技术进行一定的思考与研究,以便根据现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去合理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条件的发送,信息技术呈現出越来越强大的优势。“只要我们坚持用现代的教育价值理念和课堂教学过程观引领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必将是深远而富有积极意义的。”[1]老师的教学重点一定要放在提高教学授课的基本能力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逐步加大对教育教学资源投入的力度,加大对中年以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各类师范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在校师范生进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使这些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的适应现代教学方式的改变,更好的为教育现代化服务。参考文献:
[1]张春莉.试论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10.1
[2]陈炼.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吉林教育,2010.2
[3]杜以柱.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影响[J].教学研究.2014.3
[4]王朔.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5
[5]李虎.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作者简介:张新宁(1979-),男,汉,硕士,驻马店市第八中学数学老师,中学一级教师。(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八中学463000)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应用最近几年,我校投入巨资,先后在每一个教室都安装了数字化触摸一体机,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硬件,另外,学校大力提倡并督促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逐渐使用信息技术。为些,学校对老师也在进行不断的培训。随着老师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多,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给我们的日常教学带来了很多的改变,在中学数学课堂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延长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的时间,提高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在中学数学课堂使用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枯燥的数学也开始变的生动有趣。这种快捷便利的现代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更好的掌握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结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之后才能够高效快速的学好知识。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和积极性的核心力量,是不断学习的一剂强化剂。”信息技术能给数学教学注入旺盛的活力,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3] 在初中数学教学时,老师如果能够有效运用现代化教育的技术手段,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枯燥的数学插上兴趣的翅膀。这样使学生在内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不断提高,情绪不断高涨,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课堂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最终顺利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学校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教师对课程整合的认识,是影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H大因素。”[ 5] 从信息论的角度去看,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是信息不断传播的一个载体。另外,信息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所用课件进行一定的变更和处理。现代初中生具有对新事物好奇,学生本身好动,在平时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所以,现代教育与信息的结合在知识的传授与传播中同时还具有不断扩大信息,增强信息传播的强度的一些功能,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并用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这样做不仅省时而且高效。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否能够有效突破和完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重点往往是和难点联系在一起的,学生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就是看老师在课堂上能否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更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可以把数学教学中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代中学生能够通过表面就能够感知的具体的形象,把数学课本上不容易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现代教学手段转化为一些图形和符号以及一些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活动场景,使数学课堂变的生动有趣,促使学生可以更好更快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讲知识,并最终达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对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方式的改变
1. 学习环境得到改善,教学方式得到提高随着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育的不断投入,近几年来,我们学校的教学环境无论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随着老师水平的提高和硬件的改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更多的運用信息技术。要让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够学好数学并用好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力为每一个学生营造出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为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提供出良好的学习机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一些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与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学习数学的一些基本技能,并最终能够用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和实用问题,从而体现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之间存在着能力之间的差异,所以在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体现教学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在使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适合班级大多数学生学习与要求的同时,又能够为优秀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和条件,最终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全面的提高与改善。
另外,在数字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堂选择差异化教学、小组之间交流合作互动教学以及班级集体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学方式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做到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之间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的问题。
2.学习过程变的生动高效以前“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存在很多缺点,例如课堂缺乏活力,缺乏效率,课堂容量有限,最终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效果上只可能是事倍功半。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课堂,可以有效发挥计算机功能的强大优势,实现数学教学过程的生动化和高效化。“信息技术也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发生了改变。借助信息技术,我们许多过去不能教的主题,现在可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到。”[1]另外,老师利用电脑还可以设计出一些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和绘声绘色的教学辅助软件这些都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所无法做到的。比如数学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现代中学生,并且现代中生喜爱的数学情景、竞赛活动以及知识游戏等等,通过多媒体将文字、图形和声音等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有机的编排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开心中、在潜移默化中、在持续不断的渴求状态中学到他们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有机结合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改变了我们数学的备课习惯和上课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但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信息技术与数学的结合也不例外,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重形式,轻效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于课程、服务于教学与学习、服务于学生发展,而并非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放弃了原本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所用的课件在课堂上只是起到到了板书的功能。教学的内容转换过快,学生很难跟得上节奏,使课堂实质演变成了演播室。有的老师所用的课件就是从网上随便下载的,没有做认真的修改,不一定完全适合本班的学生。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所做的只是按按遥控器,把课件一页一页翻完就完成任务了,有时候一堂课下来可能连一个字都没有板书,把传统教学中一些好的东西都放弃了。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心中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与思考,另外,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只是一个手段,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老师年龄比较大,对信息技术不是很熟悉。也有的老师敬业程度不够,不想深入进行备课,而仅仅是在公开课、示范课和交流课才愿意使用信息技术,平时的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信息技术不能够沦为辅助数学教师仅仅在一些公开课以及评奖课才使用的的工具和手段,而应该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逐渐成为类似于黑板和粉笔的一些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当然,这也对数学老师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级的数学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老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必须能够顺利掌握一些电脑知识和电脑技能,能够在课堂上熟练的使用信息技术,为初中数学课堂服务。
3.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一些传统的东西被忽略有些教师没有注意到信息技术要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的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过去的传统的“满堂灌”式教育演变成了现在的“满堂放”式的教育,在课堂上,数学老师仅仅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一点板书都没有就算完事了。这样做的后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我们教学的一个手段而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发挥信息技术的现代优势,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要讲求课堂的实效性,一个教具能表达清楚的问题,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我们就没有必要通过电脑来完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不断进行学习和研究,对于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什么样的课堂内容更适合于采用信息技术进行一定的思考与研究,以便根据现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去合理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条件的发送,信息技术呈現出越来越强大的优势。“只要我们坚持用现代的教育价值理念和课堂教学过程观引领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必将是深远而富有积极意义的。”[1]老师的教学重点一定要放在提高教学授课的基本能力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逐步加大对教育教学资源投入的力度,加大对中年以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各类师范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在校师范生进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使这些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的适应现代教学方式的改变,更好的为教育现代化服务。参考文献:
[1]张春莉.试论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10.1
[2]陈炼.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吉林教育,2010.2
[3]杜以柱.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影响[J].教学研究.2014.3
[4]王朔.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5
[5]李虎.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作者简介:张新宁(1979-),男,汉,硕士,驻马店市第八中学数学老师,中学一级教师。(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八中学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