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8819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了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从中医认识、现代医学认识方面论述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认为药物和经络腧穴在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穴位贴敷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轻鼻黏膜炎症细胞浸润,抑制Toll样受体介导的炎症通路,达到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作用。
其他文献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HSCs)的一类高度异质性细胞,作为体内极其重要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和免疫协调器,具有显著的细胞表型和功能可塑性。近年来,通过高通量分析等技术发现了一些新的DCs亚群。免疫微环境赋予了DCs不同的亚群特征,不同的DC亚群在不同的组织器官或疾病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并为肿瘤,移植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
介绍王书臣教授从肺肾论治过敏性鼻炎的经验。王书臣教授认为肾精不足,肾阳亏虚,肺卫不固是过敏性鼻炎的关键病机;久病肝郁气滞,气机不畅是过敏性鼻炎的重要病机;风邪犯鼻是过敏性鼻炎的重要诱因。治疗多从肺肾出发,温肾阳,益精气,固肺卫,通鼻窍;兼顾调畅气机,疏肝解郁,搜风通络,祛风散邪以通窍。
学位
分析国内外过敏性鼻炎患者报告结局(AR-PRO)量表的特点和适用性。目前AR-PRO量表多为国外研制,分为症状评分、症状药物结合评分、疾病控制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4种,其中疾病控制和生存质量评分相关量表/问卷种类较多、质量参差不齐。症状评分和症状药物结合评分多采用4级评分法对症状进行评估;疾病控制和生存质量评分量表/问卷主要包含症状、活动能力、睡眠障碍、心理情感等领域,条目数为4~36个。量表评价主
变应性鼻炎是鼻黏膜慢性炎症,是易感个体接触变应原,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 E)介导,表现为阵发性反复发作的喷嚏、鼻痒、水样涕和鼻塞[1]。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和高发疾病,患病率为10%~25%,且有全球性逐年增加的趋势[2]。
目的 探讨筛前神经等离子消融联合背俞穴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武威市凉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命名。实验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筛前神经等离子消融阻断术联合背俞穴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该院耳鼻喉科门诊诊治的中-重度肺气虚寒证鼻鼽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组间比较差异有
目的比较热敏灸不同灸量对变应性鼻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常规灸量组、饱和灸量组和过饱和灸量组。三组均采用热敏灸,常规灸量组艾灸15min,饱和灸量组以穴位热敏现象消失为一次施灸剂量,过饱和灸量组在热敏现象消失后继续灸15min。对三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饱和灸量组和过饱和灸量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
目的:探析小青龙汤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在廉江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所有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选取63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予对照组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免疫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