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日旅游的异同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n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钓鱼岛争端”等诸多问题,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越发变冷!但是,另一方面值得人注意的是:中日两国的民间交流却越发频繁。特别是近年来,由国人掀起的“赴日旅游”热潮,更是令人不解!本文将以中日两国的发展阶段,以及现代旅游业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中日现代旅游业的特点加以对比,从中看到我国发展旅游的不足之处,以及日本发展旅游过程中值得我国借鉴和参考的做法,并于此对我国的旅游发展进行反思和展望。
  【关键词】中国 日本 旅游 异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文化已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成为日后旅游业扩大发展、深度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2015年8月24日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政府观光厅发表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7月份,中国(大陆地区)赴日本旅游的人数已经达到129万人,比2014年增加了40%以上,接近于2013年全年143万人的水准。日本观光厅预测,到今年12月,中国人赴日游客的总数将超过200万人,首次突破200万人的记录。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国人对日本这个邻国“情有独钟”,另一方面说明中国人的经济状况日益富裕。“赴日热潮”同时也成为了挽救日本经济的“救命草”。日本虽然属于发达国家,但日本同我国在最初发展旅游的境况相同,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中日两国在政治“遇冷”却使得旅游“发热”呢?以下就有相关问题进行探索。
  一、日本的旅游文化
  1.日本旅游业现状概述。二战后,日本依靠美国的扶持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仅次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其出境游已发展为世界第三大旅游市场。日本旅游业同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人文心理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日本旅游业虽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其也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坎坷。日本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归纳为旅游始发期、旅游转机期、旅游成长期、旅游顿挫期、初次负增长期、海外旅游新纪元和均衡发展的变革期。
  近期,一方面由于日元贬值,航空出行成本也有所下降,自去年10月起日本实施免税品对象范围扩大,食品和化妆品被纳入外国游客免税品范围,使得赴日人群购物热情大涨。另一方面日本政府放宽了中国人赴日旅游的签证条件,很多市民都很容易拿到3年多次往返签,去日本比以前更加方便。加之日本制定了“观光立国”的政策,其内容是:呼吁各大城市的观光部门大力宣传日本的观光资源、吸引游客赚取外汇、刺激国内经济。各种原因交织使得“赴日旅行”熱潮不断。
  2.日本旅游文化的三大层面。日本有着很好的旅游大环境。旅游大环境是指交通、环境、人文素质等综合因素构成的气氛。这一点从日本旅游文化的三大层面可以很好的看出。
  (1)日本在物质文化层面。日本在物质文化层面可以说是做的相当不错的,日本人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民族。日本的许多旅游设施都建的很精细,很人性化,也很现代化,尤其是在旅游交通方面。现代旅游交通为旅游增添了新的情趣。快速有序的交通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旅游商品的文化特色之一。日本的交通网能按游客不同的需求,将其快速送往各旅游景点,游客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同时又体验了日本的交通文化。
  (2)日本在旅游文化的制度层面。日本在旅游文化的制度方面也是比较规范的。日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修订颁布了《旅游业法》,使旅游业成为了具有了实体性质的产业,并且也从法律上为旅游业的腾飞创造了条件。
  (3)日本在旅游文化的精神层面。日本在旅游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很有特色的,突出表现在日本游客身上。首先是日本游客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带团的导游都明白团队意识对于一个旅游团是多么重要,而在这一点上日本游客是做的最好的,日本团员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着眼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考虑自身所处的空间和地理位置,并以此来审视自己同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能保持一致做到协调统一,也因此日本人愿意参加团队旅游,且能做到步调一致地游玩。
  其次日本游客在外出时奉行本本主义。在日本凡是大书店都有地图、旅游指南等工具书,其种类繁多、印刷精良、包罗万象,会令你有种大概日本是全球旅游工具书最畅销的国家的感觉,而且日本人无论做什么都要寻求这种工具书的帮助。
  再次,日本人喜欢“完璧主义”,意思是凡事都要尽善尽美,尽最大努力做好,因此各大旅行社都用这一主义来为游客服务,尽可能想得周到、细致。
  3.日本旅游的特色。
  (1)日本的国际旅游业起步早,有其独特的文化。在世界旅游业发达国家中日本独具特色。20世纪60年代为界,日本旅游业经历了以入境游为主到以出境游为主的变化,出境游大大超过入境游。日本旅游业颇具历史,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以富士山、樱花、温泉为代表的风景疗养旅游,以日本料理为代表的饮食游以及以艺伎、女优等代表的特色文化旅游。看似极为单纯的温泉旅游,每年却吸引游客达1.4亿人次以上,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市场。作为日本邻邦的中国是日本旅游业的重要客户市场。
  (2)日本旅游业制度完善,政府积极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加强国际旅游合作、规划国际旅游主题区域以及实施观光立国战略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日本政府2003年制定和实施了观光立国战略,希望扩大入境旅游者的规模来带动国内有效需求,实现日本经济的新发展。为实施观光立国战略,日本政府在推进行政改革、修改相关法律、放宽规制及简化签证手续的同时,加强国际旅游合作、规划国际旅游主题区域以及实施观光立国战略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3)人文素养良好。日本地方政府通过“联合地方团体与民间力量、搭建政府与校企间的三方交流平台,构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模式构建,推动了近年来地方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日本对当地的自然景观、本土文化的保护也做的相当好。良好的公共设施,稳定的社会环境,便利的交通出行、良好的购物环境、独特的美食文化、一流的服务理念,都使日本有着独树一帜的旅游特色。   4.构建紧密的“产官学”合作体系。日本旅游业的快速、健全发展,离不开日本政府、高校与企业之间缔结的紧密的“产官学”合作体系。日本政府向地方选派专家,对地方旅游业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选派指导人员负责地方旅游战略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及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开设旅游相关专业课程的大學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与旅游教育相符,要编制实用性强的教材。此外,高校、政府与旅游产业间定期召开研讨会,共同探讨旅游发展相关课题。为了使高校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设有实习制度,向旅游产业派实习生。而旅游产业也要通过向大学选派讲师或开设讲座等形式为人才培养贡献力量。这种紧密的“产官学”合作体系,将政府、高校和产业界捆绑在了一起,可以使理论层面的认知通过最终的实践环节得到检验与及时反馈,从而保障日本地方旅游业良性发展。
  二、中国的旅游文化
  1.中国旅游业的现状概述。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是在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但发展迅速,现已成为颇具生机活力的强劲行业。与日本相比,我国是入境游大国。改革开放2O多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极其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悠久淳厚的人文资源,特别是历史文化资源。但过去大多数情况下旅游文化是作为文化遗产形态而存在,我们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资源而加以利用。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2.中国旅游文化的三大层面。
  (1)中国在旅游文化的物质层面。中国在旅游文化的物质层面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较为完备的旅游设施。中国的航空运输在规模和整体素质上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但在细节上还有欠妥贴。在旅游地面交通方面,我国一直在下大力度改善,有计划的进行铁路提速,以方便游客出行。
  (2)中国在旅游文化的制度层面。中国在旅游文化的制度层面有待提高。我国虽然很早就有人提出制定旅游法,但因为种种原因,旅游法一直处于搁置状态,只有一些旅游规范和相关行业的法规,造成旅行社数量众多,质量却参差不齐,导游薪酬混乱等问题。因此我国尽快建立健全旅游法制,完善自身管理体制,建立合理收益体制,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告诉发展。
  (3)中国在旅游文化的精神层面。中国在旅游文化的精神层面也是丰富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因此在此依托之上的多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与现代都市文化迥异的乡土文化,必然会给旅游者带来中国与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的。
  三、中日旅游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1.中日旅游文化的区别。归纳起来说,在物质层面,日本“细”,中国“粗”;在制度层面,日本与中国相比,更加正规和完善;在精神层面,日本的民众旅游意识要强于中国,但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种类要比日本丰富很多。
  2.中日旅游文化的联系。中日两国旅游文化受历史交流的影响,在旅游文化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也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中国的园林和日本的庭园,比如茶道,比如礼仪之邦等等,而且很大程度上说中国和日本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日本从中国学习借鉴好的传统与文化,并且结合自身把它吸收、拓展和发扬传播开来。
  四、结论
  在中日大观光时代到来的今天,从世界观光市场的大视角、大思路出发,中日旅游业的交流十分必要,因为各自既是对方的客源国,又是对方旅游的目的国;既是市场的合作者,又是市场的竞争对手。日本现代观光业的发展先于中国,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但是日本旅游是在本国的历史和风土文化上发展起来的,并非全部适用于中国,中国的旅游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如何借鉴和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按照中国自己的国情民风发展有特色的旅游事业,是我们研究中日旅游文化的目的,也是旅游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但文化的发展不单是继承,更重要的是在挖掘和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要在文化的研究上下功夫,即在旅游线路上增加中国特有的文化素材,使旅游形式和内容具有深度和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沈骑.小语种,冷热之间[N].光明日报,2014,12(015).
  [2]张历历.百年中日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3]曹刚明.中国高校法语专业发展报告[R].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金春梅,凌强.日本观光立国战略模式及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2(1):21.
  [5]廉鲜花.浅论我国民办高校日语教育[J].考试周刊,2014.6.
  [6]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育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教育,2008.10.
  [7]夏雨娃.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大家,2010(5):26-28.
其他文献
【摘要】不同新闻媒体会通过对同一新闻不同价值点的筛选和突出从而影响受众对某新闻的认知和判断。不同的新闻媒介代表了不同群体的利益和社会追求,所以不同媒体在报道立场、新闻价值、操作系统中存在差异毫不意外。  【关键词】新闻立场差异 编译策略  黄禹铭指出:“各个媒体不同的意识形态,往往会构成不同的新闻图示”,本文通过对比官方媒体、具有国际视野的独立媒体和商业网站的对同一新闻报道的异同、编译的异同,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互动式教学已经成为时代进步的趋势。而互动式课堂教学则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师中进行行为和精神上的交流与互动,革除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互动式课堂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消化新知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因此,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
【摘要】短文改错是检测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能力的试题,主要是针对考生在写作训练中常犯的又是较为普遍的错误而设计的,旨在考查考生发现、判断、纠正语篇错误的能力以及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掌握良好的做题技巧对提高做题正确率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 短文改错 做题技巧  短文改错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准确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成段改错的
【摘要】主要研究“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职英语教学  英语是中职教学必修课,大部分专业学生都需要接受英语教学,但是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并没有得到学校以及学生重视,都只将英语教学当做基础课程一带而过,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摘要】作为班主任,要用真情的雨露去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给他们带去抚慰与温暖;洗去心灵的冷漠与创伤,让爱的生灵永远寄生在心间,伴随着生命的无限;作为班主任,要用和煦的阳光去照亮孩子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赶走心灵深处的阴霾,让光明永远寄存心间,呵护生命的永远。  【关键词】爱心 思想教育 爱的教育  在当前的一些教育中,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各种突发的事件让教师忙的焦头烂额,遇到问题便大声呵斥学生。学生在
【摘要】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以此为基本原则,提出教师应注重英语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的概念。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不但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更重要的是能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语言交际能力。本文就小学英语语言教学如何与生活相结合的些许方法策略做了初步
【Abstract】Cooperative Principle is the key theory of pragmatics.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dialogues in the Captain American Ⅲ, composing abundant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in the view of violating th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英语教学也逐渐制定了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等,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是英语由一种书面应试的学科教学转变为了具有实践要求与价值的应用学科,这种教学目标上的变化推动了不同阶段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趋于一致,其中综合实践课是所有阶段英语教师都会采用的教学策略。综合实践课教学是多种教学策略的统称,其价值在于促使学生掌握多种形态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而进行自我提升,在这
【Abstract】Understanding appellation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ld help to achieve ideal communicative effect.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ppellations,t
【摘要】任务型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热门话题。除了掌握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抽象方法,我们还必须借助一套适合开展任务型教学的教材。本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筛选出最合适任务教学的教材《全明星英语》。本人将从任务主体合理性、教材体例内容编写与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有效契合,讨论《全明星英语》开展任务型教学的科学合理性和简便易操作性。  【关键词】《全明星英语》 任务型教学  一、主题内容选择  任务的设计需要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