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选修课,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针对该课程进行创新性教学环节设计,有助于培养养老服务行业的创新型人才,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本文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课堂的创新性教学环节设计思路。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创新性教学;研究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如社区医疗保健站、托老所、养老院、护理院、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把老年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区建设中。建立空巢、孤寡老人的社会照料系统,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老人看护和日常照料服务。民政部实施的“星光计划”是推进社区福利建设的有效形式,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基础条件。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课程教学创新面临的问题
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课程可参考的教材较少,课程体系较旧。传统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根据学生已有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选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课堂教学结构设计。选择教学资源时既要关注学习的最终结果,又要考虑学习的过程。
师资队伍业务水平亟待提升。由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课程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所以目前从事相关教学的都是年纪较大的教师,或是相关专业的教师,所以在教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关课程时缺少专业性,这样就会导致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专业方向上的引导,再加上一些教师对目前社会就业形势的不了解,在课堂上不介绍学习某门专业课的用途,学生也不清楚哪些专业课在以后能得到应用,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缺乏创新科学的教学效果考核系统。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考核系统还存在很多不足,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效果考核系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课程属于近些年来新兴的专业课程,所以在教学效果考核系统上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考核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甚至包括毕业生近几年的工资情况,但是目前社区居家养老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这也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教学效果考核系统缺乏创新性的一种表现。
二、创新性教学环节设计思路与实践
1.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创新平台,教学实训相结合。传统的教学环节存在很大弊端,当前要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创新平台,实现教学实训相结合。在课程评价环节,应改变以往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做法,分散评价权重。可以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操作性较强的课堂训练,如帮助老人移动身体、康复训练等课程内容,还可以和一些社区进行合作,让学生直接进入社区进行观摩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和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老人的反馈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打分,这样就把教学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创新平台,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能够改善目前的教学情况。
2.引进专业人才及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高校应该加大养老服务专业的人才引进力度,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并指明发展方向;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制定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要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课程进行创新,此门专业课实践过程不多,所学的知识也较为复杂,包含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专业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方案上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把复杂的难记的知识进行模块化分解,再将分解后得知识进行项目化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将教师创新性的实施程度纳入教学考核系统。目前的教学考核系统是针对教师的上课认真程度、讲授知识是否清楚以及教师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的考核,要想进行创新课程的建设,就需要将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进行创新性课堂建设也加入教学考核系统,这样能监督教师的执行力度,同时,相关教学部门要勤于思考,努力开发出更完善的创新性教学考核系统。
三、结束语
我国已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水平直接决定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社会效能的发挥。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性教学环节,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为构建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士梅.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J].人口学刊,2017(5).
[2]张广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5).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创新性教学;研究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如社区医疗保健站、托老所、养老院、护理院、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把老年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区建设中。建立空巢、孤寡老人的社会照料系统,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老人看护和日常照料服务。民政部实施的“星光计划”是推进社区福利建设的有效形式,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基础条件。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课程教学创新面临的问题
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课程可参考的教材较少,课程体系较旧。传统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根据学生已有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选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课堂教学结构设计。选择教学资源时既要关注学习的最终结果,又要考虑学习的过程。
师资队伍业务水平亟待提升。由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课程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所以目前从事相关教学的都是年纪较大的教师,或是相关专业的教师,所以在教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关课程时缺少专业性,这样就会导致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专业方向上的引导,再加上一些教师对目前社会就业形势的不了解,在课堂上不介绍学习某门专业课的用途,学生也不清楚哪些专业课在以后能得到应用,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缺乏创新科学的教学效果考核系统。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考核系统还存在很多不足,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效果考核系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课程属于近些年来新兴的专业课程,所以在教学效果考核系统上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考核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甚至包括毕业生近几年的工资情况,但是目前社区居家养老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这也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教学效果考核系统缺乏创新性的一种表现。
二、创新性教学环节设计思路与实践
1.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创新平台,教学实训相结合。传统的教学环节存在很大弊端,当前要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创新平台,实现教学实训相结合。在课程评价环节,应改变以往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做法,分散评价权重。可以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操作性较强的课堂训练,如帮助老人移动身体、康复训练等课程内容,还可以和一些社区进行合作,让学生直接进入社区进行观摩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和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老人的反馈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打分,这样就把教学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创新平台,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能够改善目前的教学情况。
2.引进专业人才及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高校应该加大养老服务专业的人才引进力度,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并指明发展方向;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制定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要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课程进行创新,此门专业课实践过程不多,所学的知识也较为复杂,包含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专业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方案上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把复杂的难记的知识进行模块化分解,再将分解后得知识进行项目化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将教师创新性的实施程度纳入教学考核系统。目前的教学考核系统是针对教师的上课认真程度、讲授知识是否清楚以及教师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的考核,要想进行创新课程的建设,就需要将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进行创新性课堂建设也加入教学考核系统,这样能监督教师的执行力度,同时,相关教学部门要勤于思考,努力开发出更完善的创新性教学考核系统。
三、结束语
我国已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水平直接决定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社会效能的发挥。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性教学环节,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为构建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士梅.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J].人口学刊,2017(5).
[2]张广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