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提取物对围产后期母牛和初生犊牛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力的影响

来源 :中国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stins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旨在研究围产期饲粮添加海藻提取物对围产后期母牛和初生犊牛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力的影响.将12头预产期、胎次和体质量接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围产期母牛(湘西黄牛×安格斯杂交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试验组饲粮中添加海藻提取物,每天添加量为50 g/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海藻提取物.试验记录母牛采食量和犊牛初生体质量,分别在母牛产后0,7,14d,犊牛喂饮初乳前(0 h)和喂饮初乳后(24 h)采血进行指标测定.结果 显示,母牛精补料、粗料平均日采食量和犊牛初生体质量试验组及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产后7d母牛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和总抗氧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14 d试验组母牛血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初生犊牛喂饮初乳0h血液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 表明,在饲粮中添加海藻提取物会影响围产后期母牛血液中葡萄糖、总抗氧化力和血磷含量及初生犊牛血液中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从而调节动物血糖、矿物质及抗氧化功能.
其他文献
旨在探讨性别对贵州白山羊肌肉生长和肉品质影响的分子遗传机制,筛选出公羊背最长肌生长发育相关的下调基因.本研究采集6只同等饲养水平奈件下、2周岁龄贵州白山羊背最长肌(公、母羊各3只),然后基于RNA-Seq技术分析背最长肌RNA表达情况,筛选出差异表达下调基因,并进行GO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后选取4个差异表达下调基因进行RT-PCR验证.结果 显示,在所有山羊背最长肌样本中共检测到25089个有效基因(FPKM≥1,P<0.05),共筛选出514个在公羊背最长肌中显著下调的基因,其中100个为新注释到
分别制备出高可溶性的抗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核蛋白纳米抗体VSVNb和重组截短型铁蛋白与抗VSV核蛋白串联的多聚纳米抗体的融合蛋白FnL-VSV,并对融合蛋白VSVNb和FnL-VSV在VSV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从羊驼(Vicugna pacos)中获得抗VSV核蛋白的纳米抗体序列,命名为VS-VNb;从激烈火球菌(Pyrococcus furiosus)中分离出来的铁蛋白(encapsulin)进行截短后,和从羊驼中获得的抗VSV核蛋白的纳
构建抗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表达及纯化.利用PDB数据库公布的鼠源抗DENV单克隆抗体1A1D的轻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以及GenBank公布的人源抗体轻重链恒定区氨基酸序列,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为抗DENV人源化单克隆抗体h1A1D,提取转染级质粒;轻重链质粒混合后转染CHO-K1细胞表达抗体,Protein A亲和介质进行抗体纯化,测定所得抗体蛋白质量浓度,SDS-PAGE蛋白电泳分析所获得人源化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和纯度;Western blot检测其结合
从陕西省某两地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分别采集2只发病死亡朱鹮小肠和1只死亡朱鹮肝脏,从中分离到4株疑似产气荚膜梭菌的菌株.经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最终确定分离株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小肠分离株分别编号为Cp1和Cp2,肝脏分离株编号为Cp3.3株分离株分别接种SPF鸡,接种后6h鸡陆续死亡,由死亡鸡脏器中分离获得A型产气荚膜梭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株分离菌对丁胺卡那、新霉素完全耐药,对红霉素、麦迪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出现不同程度耐药.本试验系对朱鹮产气荚膜梭菌的首次分离鉴定,为研究野生动物产
非洲猪瘟病毒(ASFV)可引起家猪和野猪的出血热,在非洲、欧洲和亚洲持续蔓延,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因为没有疫苗,难以有效地控制非洲猪瘟流行.ASFV感染能够诱导宿主的天然免疫,也能够通过调节天然免疫效应分子抑制宿主的天然免疫机能.现对ASFV感染与天然免疫反应及其免疫抑制的现象与机理进行综述.
为了更好地进行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临床检测,根据GenBank登录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的GPCR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基于染料法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本研究进一步对此检测方法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随后用模拟临床样品进行了验证.结果 显示,该方法至少可以检测出的病毒序列含量为7.11×102拷贝/μL;仅对LSDV有特异性扩增;批内重复和批间重复的Cq值变异系数均小于1.5%.模拟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qPCR方法在临床采集的牛皮肤结节
为了探讨油酸/棕榈酸诱导的蛋鸡原代肝细胞脂肪变性对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采用1 mmol/L的油酸/棕榈酸(2∶1)高脂培养液诱导培养蛋鸡肝细胞24 h,建立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atty liver hemorrhage syndrome,FLHS)体外模型,利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脂质蓄积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测定细胞中相关炎症因子IL-2、IL-18、TNF-α、IL-1β、IFN-γ、IL-8的表达情况.结果 显示,与正常组(Con组)相比,油酸/棕
DExD/H-box家族蛋白是传统的RNA解旋酶,在所有涉及RNA的细胞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该蛋白家族在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研究发现其在天然免疫通路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就DExD/H-box解旋酶在协调宿主免疫应答与对抗宿主免疫防御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以马泰勒虫新疆株顶膜抗原1(AMA1)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参考马泰勒虫美国WA株及其他泰勒虫属AMA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 基因片段,构建马泰勒虫pGEX-4T-AMA1表达载体后,进行体外原核表达,经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分析.结果 显示,成功获得马泰勒虫新疆株AMA1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MW346657),基于AMA1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马泰勒虫新疆株与马泰勒虫美国WA株进化关系最接近,核酸和氨基酸序列均具有较高保守性;并成功构建AMA1蛋白原核表达载
为了解鸡呼吸道相关性淋巴组织(RALT)免疫功能的建立情况并反映鸡在此阶段呼吸道的免疫状态,本试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鸡在胚胎时期和出壳后初期RALT中IL-2基因和IFN-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显示,胚胎时期以及出壳后1,4日龄时,RALT中细胞因子IL-2和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极低.随着日龄的增长,IL-2和IFN-γ mRNA表达水平逐渐增加,并且在14日龄时迅速增加至较高水平,并在21日龄时基本达到峰值.各时期同一RALT中IFN-γ的表达水平都远高于IL-2.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