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来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SN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了我们工作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其中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也是网络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当前经济领域中的热点,为促进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迅速地运行环境,但是这一切都要依托于信息化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稳定,我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也是我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重要机遇和转折点。该文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探索其内涵与优势,并结合当下金融发展的趋势进行研究,对于互联网金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别,探讨互联网金融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作者相应的解决策略,意在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
其他文献
期刊
家校协同视域下,微信传播重要地位愈加显现,教师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不断叠加改变。为完善教师在家校共育过程中新媒介应用能力和角色认知,抽样选取辽宁地区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微信群内容中教师输出信息和对教师的访谈内容进行质性分析,探究教师在新媒介微信信息传播过程中自身角色认知。媒介内容分析显示,中小学教师角色受到疫情大环境的影响,总体上表现出上级消息传达者、家校共育领导者、学生情况的反馈者、教师职
期刊
期刊
从研究教学转向研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研领域的具体实践,是校本教研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到研究重心的全面调整。从教研到学研的校本实践的内涵主要包括:研究对象从教学转变为学习,研究内容从教法转变为学法,研究问题从教的问题转变为学的问题,教师从教的专家转变为学的专家。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确立学习为主的教研理念,形成思想引领;围绕学习提炼教研课题,形成任务驱动;提供研究学习的教研
《存在与时间》中的人之此在具有“双重身份”,它是诸存在物中的一种存在物,同时又是能够“去存在”的存在物,我们可以把这种“双重身份”称为在存在与存在者“之间”。这个“之间”表明此在在存在者状态和存在论上的“优先地位”,体现了此在与存在具有某种相互需要的复杂关系,也揭示了此在逃避自己的存在而沉沦在世的根本原因。由此,存在不再是形而上学之崇高的思想对象,而体现为此在在其日常生活之生存活动中对自己的存在的
期刊
<正>随着国民经济水平逐渐提升,人们对食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侧面推动了国家食品冷链物流发展,但与此同时,在国家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食品冷链物流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高排放问题愈发突出,与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理念相违背。基于此,如何在低碳视角下促进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结合由张永、鲍香台、梁歌和江云剑联合编著,科学出版社于20
期刊
期刊
以2年生浙江楠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部施肥,设置4个不同氮添加水平(A1:0 g·株-1,A2:0.144 9 g·株-1,A3:0.283 8 g·株-1,A4:0.425 7 g·株-1),研究不同氮添加量对浙江楠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氮添加对浙江楠大规格容器苗地径和苗高的影响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在A3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地径在A3处理时与A1、A2、A4处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