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患者血小板α和β分泌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1047973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血小板α和β分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76例A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奈哌齐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每组38例.多奈哌齐治疗组给予多奈哌齐,每晚5 mg口服;对照治疗组给予常规改善脑代谢药物.另设本院同期非痴呆疾病组4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12周后分别测定两组AD患者的AD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分别测定非痴呆疾病组和两组AD患者血小板中α和β分泌酶的活性,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血小板α分泌酶的产物sAPPα的含量.结果 多奈哌齐治疗组降低ADAS-Cog评分(5.3±4.4)分,与对照治疗组的(1.7±1.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周后多奈哌齐治组的ADL评分(41±7)分明显低于对照治疗组(4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50±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多奈哌齐治疗组的α分泌酶活性(91%±9%)明显高于对照治疗组(64%±8%,P<0.01),β分泌酶活性(1 19%±11%)明显低于对照治疗组(178%±17%,P<0.0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治疗组血小板sAPPα含量(26%±8%)明显低于非痴呆疾病组(100%±12%) (P <0.001),多奈哌齐治疗组12周sAPPα含量(64%±14%)明显高于对照治疗组(P<0.01).结论 多奈哌齐治疗显著提高了A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表现为降低ADAS-Cog和ADL评分;多奈哌齐治疗提高了AD患者血小板α分泌酶活性并降低了β分泌酶的活性;多奈哌齐对AD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善可能与其对血小板分泌酶的活性调节有关。

其他文献
基因组学研究表明,哺乳动物基因组具有广泛密集转录的特点,只有不到2%转录为蛋白质,而超过98%转录为非编码RNA(ncRNA)[1].ncRNA按其长度可分为小非编码RNA(small ncRNA)和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目前研究的热点仍集中于ncRNA如微小RNA (microRNA)、小干扰RNA(siRNA)等,而对于LncRNA的研究仍然处于相对陌生的领域.尽管LncRNA曾
期刊
目的 分析第三代氧化铝全陶瓷内衬对陶瓷头界面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1999年1月至2005年10月135例患者临床资料,共获得有效随访患者119例,共146例髋.其中髋臼侧均为羟基磷灰石(HA)涂层压配固定臼杯,股骨侧123例为非骨水泥HA近端涂层压配固定,23例为锥形光面骨水泥固定,所有假体的头臼界面均为氧化铝陶瓷头对全陶瓷内衬.进行最短时间5年以上,平均(72.9
目的 寻找重组人内皮抑素(rhES)使卵巢癌荷瘤鼠瘤组织微血管正常化时间窗.方法 建立卵巢癌移植瘤模型,通过动态观察重组人内皮抑素用药后肿瘤微血管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CollagenⅣ)及缺氧诱导因子-1 α(HIF-1α)表达变化,确定rhES使肿瘤微血管正常化时间窗.按rhES使肿瘤微血管正常化时间窗前、中、后3个时间段分别给予顺铂治疗并设对照,通过抑瘤率,微血管密度(
目的 探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T2DM)一级亲属351例,所有受试者均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体质指数(BMI)、腰臀比、血压、血脂、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糖、真胰岛素(TI)及胰岛素原(PI),采用稳态模式( 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CSP患者中,45%无症状,55%有阴道出血,其中7%合并下腹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诊81例,确诊75例,误诊6例;外院转诊19例中,18例确诊,1例误诊为绒癌.100例患者中,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超声监视下清宫56例,单纯超声监视下清
临床资料  患者女,76岁,因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1个月,反复胸痛发作7 d,于2005年1月2日入院.既往高血压10年,否认糖尿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曾持续胸闷5 h不缓解,当时未到医院诊治.7 d前因出现反复心悸、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在外院就诊,体表心电图显示前壁导联异常Q波,血清心肌酶检查正常.
期刊
患者男,60岁,因呕血2d、发热1d入院.患者呕血量约500 ml,伴畏寒发热,最高体温38.7℃,无咳嗽、咯血、胸痛.2个月前因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入院查体:体温38 4℃,血压90/60 mm Hg(1 mm Hg=0 133 kPa),贫血貌,心肺无异常体征.血常规:白细胞10.3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75,红细胞2 99×1012/L,血红蛋白90 g/L,
期刊
病历摘要患者男,43岁,因发热、咳嗽1个月余,咯血20余天于2011年2月11日收住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患者于2010年12月中旬无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伴咳嗽,无畏寒、寒战、咳痰,自服头孢类抗生素3~4d后热退,上述症状减轻.2010年12月底再次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3℃,伴干咳、右胸隐痛,自服退热药和抗生素(具体不详)效果不佳.患者于2011年1月5日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胸部CT检
期刊
目的 建立炎症早产和非炎症早产血清蛋白质组诊断模型.探讨应用蛋白质指纹技术进行早产的早期预警并区分炎症早产.方法 从2008至2010年在解放军第三○六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挑选2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选条件和分娩后胎盘胎膜的病理结果,分5组每组50例:炎症早产组,非炎症早产组,盲法验证组和炎症足月产组;用正常足月产组做对照.各组标本50例,共250例.应用SELDI-TOF-MS蛋白质指纹技术
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它通过诱发进一步的生理适应性反应,可引起局限组织损伤或促进清除致炎因子.炎症的发展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事件包括微动脉扩张、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液体渗出以及血浆蛋白和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等.炎症的发生机制与许多炎症介质的生成密切相关,这些炎症介质包括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组胺、缓激肽、血小板活化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IL)-1、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