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村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ia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红尘滚滚的城市一头来到陕北的某一个村落,倘若是冬天,你会觉得荒凉并不可怕。路过一个村口,一片只剩秸秆和枯藤的田间,没有什么可以遮住阳光,大地在繁华落尽后,原貌在阳光下坦坦荡荡。这时的天地,是没有欲求的世界,是灵魂回归到肉体的出发地。这是本能的回归。一个季节在色衰之后,这个状态就是必然的归宿。
  冬村,阳光和北风不停地汲取欲求的颜色,不停地琢磨叶子的锐角。这样,冬村的轮廓在两个节气过后,逐渐成形了。
  我的内心并不荒凉,我是来寻找荒凉的,寻找多年前和故乡有关的一个梦想。“三十年以后,我要回故乡,式微,式微,胡不归”,我曾这样写过,而这冬村最像我的故乡。冬村的叶子落尽以后,亲人们把农具拾掇干净,人们暂且放下庄稼的话题,在墙根下,漏着充足阳光的老树旁,闲话逗乐。这就是我羞于说出口的梦想的情景,不荒凉,它年年岁岁长在心的土地上,在漂泊的阴郁日子里,不时在我心头摇荡。于是它繁花似锦,葳蕤生色。
  冬村,是一个深处的梦,它和伟大的理想无关。理想有色彩,是开疆拓土;冬村的土地上盛产思想,收获故事。
  冬村是一幅铅笔勾勒的连环画,村落是人的家园也是老树的家园,这些高树矗立在院落外,俯视着村子,有孩子把树上落下的槐籽撿起来,用石头捣碎了,揉成球形玩。几乎每棵老槐都有鹊巢,像一个箩筐,不会唱歌的鹊,翘着大尾巴对着蓝天唠叨不休。
  相形之下,落叶后的枣树显得单薄许多,且奇形怪状丑陋不堪,只是初冬时节,树顶上遗落着几个风干了的红枣子,阳光下很是惹眼。儿时,我们常常把土块攒一堆,为了那焦渴已久的希望,不惜一个午后的时光,向着那个天空中顽固的红点发起一次又一次进攻。很多时候,我们借助时间和寒风,才获取微小的果实,从中明白了执着不一定能够换取成功,也懂得了坦然的朴素意义。
  冬村,每一棵树都很坚强,它们赤裸着身子,望日头“照临下土”而歌,也对着北风而舞。我相信长久的生命都有灵魂,它见证着一茬茬人们从窑洞里诞生,然后又一茬茬回到土地里去。它看惯了日升月恒,云起云回,守候着这片春温秋肃,安若高山。
  村里的人不再因为农事而奔忙,几个女人围坐在热乎乎的炕头,拉着家常也顺带做一件手边的活计,没有主题,只要不招惹是非,只要手里的针线活不停下来,拉到日头西斜,拉到男人肚子饿了,把双手套在袖筒里从外面回来,拉到墙外传来孩子叫妈妈。这样,像线头一样长的话头才被迫咬断。
  男人们多是聚在向阳的墙根下,平辈之间爷孙之间互相逗逗乐,吓唬吓唬几个不听话的娃娃,都是寻常事,但男人们关心的事情更大一些,除了自家的村里的事,他们也拉国家拉中央,拉奥巴马,拉普京,有的甚至知道朴槿惠、默克尔,当然,最后又把主题拉回牛羊这些牲畜上面去。
  这不是冬村的全部,对人们来说,农闲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插曲,到头来,生活的主旋律依然是生活。人们要照顾眼前的吃喝拉撒,要挑水,要喂养嘶叫的牲口,要准备人家婚事的礼金,再过些日子就是年关,样样数数都得置办。于是也发愁,也要动心思。面对明天,心里都有一个算盘一本账,今天放松了,明天可能就要出岔子。
  但是,人家的婚事近了,自家再忙,也得撂下。这个时候,再厉害的媳妇也不去干涉,变得善解人意了,毕竟是喜事嘛。再说了,谁家的门前不过日头。忙碌一阵子以后,再也不用掐指头算日子了,那天终于来了。这一天是个黄道吉日,男人们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刮干净胡茬出了门。女人们少不了在镜子前面多折腾一会儿,反反复复,意念里可能还要过一遍自己进门的情景,嘴里不说,心里抱怨肯定是有的:跟了穷小子,就没有享几天福。唉,算了,还是认命吧。
  大家一起动手,把一个平日死气沉沉的村子折腾得热热闹闹,客人都是十里八乡来的,互相问候,互相敬酒,一定要招呼好远近来的人,谁也不能让他们瞧不起,让走后说道咱们的村风不好人气不好。
  村口炮声响起,新人回来了。
  婚事办完,村子又回到平静的日子,经这一闹腾,人们反而好一阵子回不过神,对这平淡的生活反而不适应起来。可是不要紧,接下来就是过年,那是一个漫长的节日,虽然年总是重复,但是新年一定会发生一些不同的动静。
  生活就在这枯燥与偶尔喧闹的交替中延伸。
  村子的冬天,是生命诞生的旺季,爱情不会因为天气的寒冷而降温,春夏作物的疯狂,就是为这爱情与生命萌芽奠基的,饱满的麦子里,孕育着一年里的欢乐,孕育着洞房花烛的幸福,以及产房里的春风满面。
  冬村,出发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喝饱了奶攒足了劲,然后去了山外,然后你累了,再想起它的时候,你回来歇脚。
  (王新建,陕西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一农民家庭。幼年喜读书、书法。后以传道授业为务,虽贫,不因而废其所好,在家乡创办中山林书院,传授国学、书法。散文集《山河盘游》即将出版。)
  编辑:刘亚荣
其他文献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在收获的金秋九月,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北戴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探讨主旋律影视创作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为了更好地履行好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影视工作者争当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争做有信仰、有
目的与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对西瓜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育高品质的西瓜品种就显得尤为重要。西瓜果实品质包括商品品种、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有机酸的成分与含量在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果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合适的糖酸比是形成优质风味果实的必要条件,当果实的含糖量都较高时,高酸含量的果实更受喜爱。目前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已成功选育出一系列风味甜瓜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西瓜
父亲去世是我有生以來经历的最大伤心事,以此为内容写过一个短篇《红鬃绿马》,写完还有伤心表达不尽,又写《天长地久》。《天长地久》写的是母亲,她与父亲相伴四十四年,两人生儿育女,甘苦与共,患难相从,虽不是上佳的鸾凤和鸣,也是夫唱妇随,最终全化为天长地久的平淡,天长地久的怀念。  这世上究竟有没有轮回?我没办法验证,但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夫妻、父女、母女、兄弟姐妹,其缘有自。虽然我们来自尘土又归于尘
跑马岭建起野生动物世界,饲养员自然不可或缺,这群农校学生也随着来了,一来二去和动物成了朋友。更有甚者拿动物当了自己孩子,比如马金花,比如李友亮、付风臣。   付风臣,济阳仁风人。仁风产一种小西瓜,有名。西瓜袖珍,仅两只拳头大小,叫蜜宝,黄瓤,沙甜。风臣是跑马岭第一批饲养员,在那帮农校学生中年龄最大,大家都尊称他老付。记得和老付第一次见面,连话都没说,印象中他一张黝黑憨笑的脸,老成持重的样子。有次
6月25日至28日,由河北省文联、当代人杂志社、承德市文联主办,承德市作协、《热河》杂志社承办的“歌唱祖国、礼赞英雄——承德生态文明采风采访创作活动”在承德举行。来自全省文联系统期刊联盟17家成员單位的40多位作家,走进承德美丽乡村,感受农村崭新的变化,采集文学创作素材。  这些作家,有的二十多年前到过承德,有的是第一次来。不管对承德是否“旧时相识”,这一次走进,都全身心投入,像第一次见面一样,感
目前厚皮甜瓜推广的品种大多数只适合春季栽培,少数品种可春秋季兼用,但秋季的表现较差,主要表现在抗病性差,不易结果,品质变差,不耐贮运等方面。为此,本所开始注重秋延后栽培专用甜瓜品种的选育,2001年秋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组合,通过几年的试验,2004年10月通过国家级鉴定,定名为“海蜜4号”。开发推广秋延后栽培专用甜瓜品种,可促进厚皮甜瓜秋季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填补深秋初冬季节商品甜瓜市场供应的
摘 要: 近些年,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发展迅速,已进入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新阶段,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西瓜、甜瓜和黄瓜是葫芦科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初步成果。综述了近几年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主要研究方法如表达序列标签(EST)、TILLING技术、DNA芯片和RNA干涉(RNAi)等在西瓜、甜瓜和黄瓜上的应用概况,并展望了未来葫芦科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发展趋势。  
为了推动全国西瓜甜瓜产业绿色发展,全面推广应用绿色生产技术,以西瓜甜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并纪念全国西瓜甜瓜科研生产协作会活动开展60周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发起主办并与有关单位协商,以“产业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科研生产协作,提升质量效益。”为主题,兹定于2019年8月在新疆昌吉召开“全国西瓜甜瓜产业绿色发展观摩研讨会暨全国西瓜甜瓜科研生产协作活动60
我要三把锄头、五把镰刀、一只筢子  其中一把锄头是陶潜戴着月亮扛过的  要水牛一头,羊一群,五六十只  牛是杜牧在清明雨中看到的牧童骑的那头  要庄稼地三亩,可种玉米、豌豆和高粱  三千豌豆里要有一位清纯的豌豆公主  要有茅庐三间、瓜棚一处、菜园一畦  菜园里长着茂盛的后庭花  屋里要有蟋蟀,十月时到我床下  田里要有蚱蜢,冬天跳进济慈的炉火里  这些都没有,就讓我借孟郊的驴子骑上  至少,有路可
齐白石老人一身中式打扮,拄着根很漂亮的杖,胸前戴一枚小葫蘆,葫芦也常在白石老人的画里出现。葫芦发音接近“福禄”,其意义便在这里,如果再画几只小蜜蜂,那便齐全了,是福禄甜蜜。人生在世,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中国画重境界,也重寓意,一幅画,挂在家里让人有美好的想象,这便是画家们的某种追求。这让我想到欧亨利的那篇短篇小说《最后一片绿叶》,艺术家应该向这篇小说中的那位“画家”学习,为了人间的美好,多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