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来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2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11例和观察组1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6000 U/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4~6)万U/次,1次/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总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4%(12/13),高于对照组的63.6%(7/11)(P﹤0
其他文献
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只要有高度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学习过程中,高效课堂则实至名归。  一、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  《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空气占
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围绕“示范-引领-辐射-提升”思路,总结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感悟,希望可以为更好的诗词教学抛砖引玉。  “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诗词是我国文化瑰宝,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诗词教学的地位,并且提出背诵优秀诗词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诗词都是优秀的作品,在教学中把握诗词特点,渗透诗
21世纪的少年儿童是活泼聪明、善于想象的一代。笔者从事科学教学几年,在教学中,科学课堂上往往有许多同学“突发奇想”,对问题的探究产生强烈的试一试的愿望,但由于受时间、材料的限制,阻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营造更为宽松的实践空间,根据实践活动搞活课堂。在教学中,有些实验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有些实验可以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在“创新为核心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方式和方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但教育自有其内在规律,如何使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微信与其他网络工具相比,具有交互性强、方便快捷等众多优点,引入语文教学中,为参与教学的教师、学生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微信为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搭建新平台  1.微信可以成为教
学生经常参与身临其境的思维过程,对教学活动会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创设一个“现实”的情境,是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实践证明:学生经常参与身临其境的思维过程,对教学活动会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创设一个“现实”的情境,不但能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为学生寻找到学习新知的基石,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让学生体验
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学习科目,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的学习,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道德观念。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应成为新的教学目标,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去感知教育的力量,体现思想品德教育现实的教育意义。本文通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的研究,以促进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接受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B型尿钠钛(BNP)和心电图的影响,探讨盐酸替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
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启蒙、创新意识的课程,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中占据的比例很大,是走向教育探索和科学实践的必经之路。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摒弃了以教材为主的授课模式,使教学走向实践和探索的道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充分迎合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之路走向突破、创新的发端。  小学新课标提出:“小学科学是实践类的课程,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和观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目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越来越为广大幼教工作者重视。作为小班老师的我,更加注重培养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一、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家庭中,溺爱孩子的家长更是包办代替了一切。成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幼儿动手的机会,限制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养成了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而3岁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