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南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入侵生境因子分析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4o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03年5月-8月在四川西南部西昌,采用随机布设样地的方法对紫茎泽兰在该区域的入侵格局进行研究.通过量化紫茎泽兰样地的"海拔"等16个生态因子精确描述了该种外来杂草对具不同特征的各种生境的入侵.PCA分析结果表明:描述紫茎泽兰生境的16个生态因子所含的生态信息可由三个综合因子表征,即"生态因子"(第一主成分)、"光湿因子"(第二主成分)和"植物多样性因子"(第三主成分).紫茎泽兰的发生频率与"林型"和"坡度"呈强烈负相关,而和"土壤湿润度"、"海拔"、"灌木数"、"杂草盖度"和"距耕地距离"、"坡向"、"距水源距离"、"样地植物种数"及"样地植物株数"9个生态因子正相关.
其他文献
采用恒温土壤培养实验的结果表明,尿素在滇池北岸蔬菜地土壤中转化速率非常快,培养3天尿素水解了90%左右。施用硫磺2周后,土壤pH从8.15下降到7.5左右,施S0对减少土壤氨挥发可
目的:客观评价经络测评法结合切脉针灸对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采用口服中药汤剂为基本治疗,治疗组再配合经络测评法
在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将生态足迹划分为本底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了本地生态足迹模型,由饮食、住宿、交通、游乐、购物和废物6个子模块组成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以
目的:总结蔡淦教授临床诊治慢性胃炎的辨证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蔡淦教授131例治疗慢性胃炎的医案,录入Access数据库中,基于SPSS及Clementine软件的频数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
葛琳仪教授是国家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葛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余年,善用六味地黄汤治疗各科疾病
白色萎缩在中医学中尚无明确病名,是由Milian于1929年首次报道并描述,又称青斑样血管炎、节段性透明性血管炎等。本病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为真皮小静脉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血管阻塞
由于原水水质的日益恶化、设计施工的局限性以及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的不断提升,祥符水厂原有净水构筑物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针对祥符水厂工艺特点,在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对
This paper, with veneer as a particularly detected target, deals with a new method for detecting veneer moisture content. Surface resistance is measured by the
金属蛋白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血红素蛋白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为了研究其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人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多种血红素蛋白质的微小仿生模型.本文介绍了螺旋束
Cytogenetic maps of four clusters of disease resistance genes were generated by ISH of the two RFLP markers tightly linked to and flanking each of maize resi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