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生精神发育、生命生长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质量决定学生的生活质量,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那么,什么叫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就是用一节课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也就是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不断充实教材内容,营造融洽师生氛围
  
  教材内容虽然是专家精心设计的,但因时空、生源素质等限制,总有些不尽如人意,缺乏诱惑力和吸引力,影响学生的潜能释放。作为教师要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拓展、丰富内涵,灵活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教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应变能力、开拓思路并领悟和掌握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载体。
  课堂就是合作与激趣,热爱与体验,课堂高效的前提是学生乐学。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一个人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学生一旦尊重你信服你,就会主动接近、求教你,那么学生才会真正乐学,亲其师而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有了这种学习动机和对老师的认可,学生在课堂上才会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那么,他的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所以我们要设法努力打破隔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课前准备要充分
  
  要构建高效课堂,充分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不能因为教师自己备课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在备课中教师就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备课到位,准确讲解到位,能力训练到位,学法指导到位。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开发设计,加工处理,巧用教材,活用教材使之更贴近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加强各学科、各年级集体备课力度,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按制定的教科研活动计划正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在反思的基础上,加强了案例分析,共同参与分享教学诊断,实现了脑力资源共享,进一步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我们的老师在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
  
  三、教学活动要丰富
  
  课堂应该是生动、宽松、有趣、有序、丰富多彩,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选择教法,组织活动。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的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的教学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比如:启发兴趣,会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质疑交流,会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提倡合作探究,会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会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
  
  四、课堂评价要恰当
  
  小学课堂师生互动机会很多,交流面很广,教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应把握一个良好的度。对学生的精彩之处,要多运用赞美之词,不厌其烦地竖起大拇指,鼓励、赞赏,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不足的地方,评价要恰到好处。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激励性评价机制”。大家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生命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在这种评价中,学得快乐、生动自主,课堂上充满灵性。通过这种评价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建立自信,真正实现师生同欢,传道、授业并举。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初中生天性好玩、爱动,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政
结合隧道工程实例,介绍环境水为软水水质条件下,对混凝土掺入适量粉煤灰和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耐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机理分析,给出了双掺配合比的确定以及混凝土的
课堂提问是老师与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方式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因此,课堂的教学效果怎么样,很大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数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是数学教学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创设活跃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奇
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各自的地理及经济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探讨,以求掌握未来公路建设以及道路货物运输可能的发展规模和程度.认为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特
德育课程有显隐之别,德育隐性课程是指广泛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潜藏的、内隐的,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未明确陈述的课程,是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映起作用的德育影响因素。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隐性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具有更特殊的意义,是对显性课程的丰富和补充,它可以利用模仿、暗示、感染、认同和内化等方式,通过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协调、统一机制,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