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背景下植物仿生公共艺术设施的优势与发展

来源 :创意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s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仿生公共艺术设施是在造型、机制、功能上模仿植物的新一代公共艺术设施,往往兼有发电、照明等市政设施的功能。在智能城市背景下,此类设施具有融合相应互联网接入,成为信息节点的巨大潜力。从阿联酋此类植物仿生公共艺术设施"智能棕榈树"案例分析入手,探讨了植物仿生公共艺术设施成为城市信息终端和信息交换枢纽的功能优势、形态优势和文化优势,从而为其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还是孩童的时候,我看过一场名叫《祝福》的电影,后来又读了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日渐对绍兴心生景仰.rn当我在绍兴的大街小巷搜寻鲁迅笔下的花花草草时,距离看到《祝福》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想象中,绍兴是一座老得发黄的城市,应该老街纵横,水巷密布.但有些遗憾,绍兴的老街古巷被成块状分割,隐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高楼大厦的玻璃墙体剧烈的反光照耀下,我有些眩目,只能在钢筋水泥中寻觅这座城市的历史点滴.一个个零碎片段串接在一起,便构成了此时我眼中的绍兴.
期刊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南宋的精髓在临安(今杭州),临安的精髓在御街——短短十里,似乎已将整个朝代的风雅与世俗抒写畅快.rn御街故事从南宋发端,却不止于此.之后朝代更迭,非但未能将它毁去,反而带来新的名号:元时“阿拉伯的世界”、清时杭州城的“商业第一街”、民国“杭州华尔街”……令人扼腕的是,这一个个勋章在20世纪末悄然褪色.老街破败,建筑拆毁,被人当做“一堆破烂”.或许,人们遗忘的不止是老街,而是许些才情绝艳的词篇和一段段弥足珍贵的往事.
期刊
红色文化遗产作为我国近现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不断受到国内各界的关注及保护与开发.本文通过协同理论概念,提出将资源协同与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相结合的思路,针对无锡红色文化遗产概况及保护开发现状,总结了当代城市旅游发展背景下无锡红色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探讨无锡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协同条件,并提出多色资源并举、红色文化遗产资源跨区域联动、开发模式及多元参与主体等策略方法.
程阳“风雨桥”是坐落于我国广西三江地区的一座廊式桥.程阳桥以巧妙细致的桥体结构和美观大方的造型特征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民族建筑的艺术魅力.文章以程阳“风雨桥”的造型艺术为研究视角,从程阳桥的发展历程与文化背景对它的造型艺术进行探讨;同时从程阳桥体现出的造型特征、社会功能、民族文化等方面,对“风雨桥”在新时期下发展与传承的方式进行探索,并对以程阳桥为代表的“风雨桥”形态样式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
本文描述了“通过设计进行研究”(Research-through-Design)的方法在老年人代际故事分享中的应用.该研究包括5次迭代:第1次迭代为探索性原型,该迭代的发现帮助聚焦了研究项目,并确定了项目具体的研究问题;为了回答该研究问题,继续进行第2次迭代,该迭代是一个开发研究原型的协同设计过程;而在第3次和第4次迭代中,将原型进行了实地研究,2次迭代分别侧重于老年人的生活故事和纪念品故事;第5次迭代则旨在以可持续的方式促进代际故事的共享和保存.研究迭代提供了一个如何通过研究原型来聚焦研究领域,同时分阶
《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新类型公共艺术》(范晓莉著)对于空间和场域问题多有涉猎,关注艺术介入与公共空间的形貌、特性、功能和人的心理的内在关系,以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交往需求与空间场域的适切性和精神性视角加以整体性观察.该书阐述了公共艺术与地方生态的关系,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含了地方及社区所具有的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经济因素以及日常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的多重因素,论证了新类型公共艺术融入社区的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早期国产动画借力传统美术形式,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数字图形图像技术快速发展极大扩展了这一方向的创作空间,将传统艺术深度融入数字动画创作,强化文化产品民族特征.本文从中国水墨动画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二维水墨动画在数字时代如何更新创作思维为核心,探索实现中国水墨画韵味的相关数字动画技术,结合动画短片的验证设计和创作实践,提出“技术开路、形神兼备”是创新水墨动画未来方向的观点.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面向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重视和加强设计基础课知识创新的教学探索,是此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立足当下学科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与教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结合教学实践积累,对“空间设计”课程如何构建多元、多层、多维的教学体系做出了系统化思考.
有多少次,人对旅行的心驰神往,是从一张照片开始.当我多年前看到一张来自沙巴的明信片时,心中的向往之情久久不得平息.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土地,能有如此热烈的民族风情与得天独厚的美景呢?rn在秋天一个潮湿、温热的夜晚,我抵达了沙巴州首府亚庇,去探寻心中的答案……
期刊
花果园之名古已有之,但总能引发“诗意栖居”的想象.这个稠密得让人爱恨交集的楼盘,与其说是亚洲第一大楼盘,不如说是贵阳市最大的商圈——大型城市综合体,城中之城.纵观花果园的前世今生,堪称贵阳城市快速扩展和棚户区改造的缩影.走进花果园,那些建筑、生活环境,让人感觉充满着魔幻色彩和浓郁烟火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