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钱四则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i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丹圣宝”钱小议
  
  契丹民族是活动在我国古代北方内蒙古及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契丹源于东胡,是东胡宇文鲜卑的一支。约公元6~7世纪,契丹民族形成了部落联盟,确立了政治、军事首领夷离堇的统治地位,并开始发展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货币经济也起源于此时期。
  公元907年,迭刺部夷离堇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可汗,掌握了契丹的军政大权,并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年号神册。耶律阿保机卒后,其子耶律德光继位,改国号大辽。
  由于契丹的经济较为落后,货币体制还处于初级阶段,水平不高,与中原地区存在着很大差异,“以物易物”是其主要贸易手段,钱币使用并不普遍,只在与中原相邻的地区以货币交易的形式较为多见。所以,相比中原地区,契丹自铸的钱币数量历朝都不多,只占当时整个中国钱币流通领域的百分之1.5~2,从以往多处出土的辽宋钱来看,都可证明此点。
  契丹自铸钱币起于何时,史书无详细记述,但据《辽史·食货志》记载:“鼓铸之法,先代撒刺的为夷离堇,以土产多铜,始造钱币。太祖,其子,袭而用之,遂致富强,以开帝业。”这一记述说明耶律阿保机的父亲撒刺的执政时就开始铸钱。
  一般认为,“开丹圣宝”钱属于契丹耶律阿保机建国以前的早期铸币,其文意一如唐代开国所铸的“开元通宝”。
  “开丹圣宝”钱存世不多,属珍稀币,《辽金钱币》及《中国古钱大集》书中登载的,均为铜质小平钱,未见大钱及铁钱。
  笔者收藏有“开丹圣宝”钱两枚。其中一枚是铜质小平钱,与上述二书中登载的为同一版别(图1);另一枚为“开丹圣宝”折五型大铁钱,笔者查阅过很多资料及书刊,均未见这种钱的报道,暂可视为仅见品。该钱包浆自然,为开门见山之品,虽然锈蚀严重,字划仍清晰可辨,整体风格与“千秋万岁”钱及五代十国时的“乾封泉宝”铁钱相似(图2)。
  “开丹圣宝”钱及其他早期辽钱,有的泉家认为象征意义较大。但是,从上述《辽史·食货志》的记述可知,耶律阿保机承袭了其父铸钱所用的办法,因此而富强了,还可以开始帝业。要用铸钱致富,就必须将所铸之钱花掉,用在经贸购物等实用性上,使金钱变为物质财富,从而增强自身实力。另外,契丹在不缺铜的情况下,还要鼓铸铁钱,理由除了是为了减低成本及方便与中原等使用铁钱的地区贸易往来外,其他理由难以解释。综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契丹的铸钱还是实用意义较大。
  
  ●罕见的辽钱美品——大字大样的统和样钱
  
  “统和”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在位时的年号,从公元983-1012年,前后共历30余年。统和年间,辽国的政治、经济都有较大发展,特别是统和二十二年与南方的北宋订立了“澶渊之盟”,结束了连年的战争,使双方出现了长达百余年的和平安定局面,经贸活跃,辽国的国力也因此而有了空前的增长。受此影响,辽国的货币铸造在吸取了北宋铸钱的先进经验和工艺的基础上,铸造发行发生了以下变化:
  一、铸额增加,从现存的统和钱来看,虽然统和钱仍属辽钱中的珍稀品,但比之前朝的任何一种年号钱,数量已增多;
  二、出现了大小不一、字体不一、穿口不一、厚薄不一、宽缘窄缘等多种版别;
  三、年号钱名从之前的“通宝”改为“元宝”;
  四、“面文隐起”及“背部平漶”等辽钱常见现象部分钱币已有所改变,背廓的凸起开始明显。
  笔者集藏的一枚“统和元宝”铜质小平钱就是这一时期的精美之作(见图)。该钱与统和钱中的大字大样版别是同一种字体,但钱体比2.4厘米直径的大字样钱还大了0.15厘米,达2.55厘米,钱体重量为3.8克,中缘,内外钱廓规整,背廓明显,钱文为隶楷相间的八分书,字体优美。该钱是生坑钱,但由于铜质精良,铸工讲究,锈蚀并不严重,品相仍完好,包浆自然。该钱左上角硬绿锈使“宝”字笔划略显模糊,其余三字仍笔划清晰,字口深峻,是笔者所见辽钱中的最精之品。综合以上情况分析,笔者认为这是一枚“统和元宝”小平钱中大字大样版别的早期样钱或母钱。
  
  ●辽泉名珍“会同通宝”小平钱
  
  
  “会同通宝”小平钱是泉界公认的古泉五十名珍之一,也是辽代铸钱中的稀少品种。“会同”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第二个年号(公元930-947年),由于史籍并无此钱的相关记载,直至1989年钱币收藏家冯毅先生在辽宁朝阳一个废品收购站的出土钱币中发现了一枚生坑绿锈的“会同通宝”小平铜钱,世人才知道辽太宗会同年间铸有年号钱。该泉钱文为隶书体,右旋读,钱背为光背,钱体风格古朴,铸钱工艺粗犷,与常见的辽钱风格吻合,经多位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是真品。多年来,此钱一直被认为是海内孤品,异常珍贵。所以,此钱在2005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以55万元拍卖成交,创出了当时古钱币拍卖的新纪录。
  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及生产开发,在辽国故地内蒙、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先后又传出在当地发现了“会同通宝”铜钱的消息。根据报道,后来发现的亦为小平钱,钱文亦为隶书右旋读,但重量、直径不同,个别钱背上星或背下星。总体来看,至少还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版式:1989年在辽宁朝阳发现的那种为第一种版式,该钱直径2.4厘米,重量达4克,此式罕见;第二种版式,以吉林舒兰出土的生坑钱为代表,东北数地都有发现,直径为2.35厘米,重量2.9克左右,光背;第三种版式为背有星,出自吉林北部,直径只有2.32厘米,重量2.55克左右,有背下星及背上星两款,另外还发现有合背钱。
  笔者两年前也有幸集到一枚“会同通宝”小平钱,是上述第二种版式,直径、重量都与上述钱币相同,钱体生坑黄绿锈,包浆自然,品相完好,与《辽金钱币》一书所载彩照为同一版别(见图)。
  
  ●辽钱尾声——“德兴通宝”钱小议
  
  笔者三四年前收集到一枚面文为“德兴通宝”的铜质小平钱,光背,工艺、铜质及钱文风格与辽代“重熙”、“清宁”、“咸雍”等通宝小平钱极为相似,但史书无“德兴通宝”钱的相关记载。据查,在中国历史上,以德兴为年号的,只有北辽的萧德妃·普贤女。在辽代的后期,辽天祚帝在位时的几个年号均有铸钱。公元1122年,金兵克中京(今河北平泉县),辽天祚帝出奔夹山。辽燕京留守李处温等立秦晋王耶律淳为帝,年号建福,并遥降天祚帝为湘阴王。此新政权史称北辽。三个月后,耶律淳病死,帝位被其妻萧德妃·普贤女取代,年号为德兴,德兴也只存在了短短的六个月就结束了。
  笔者分析,萧德妃·普贤女取得帝位后,按以往习惯并利用辽燕京等地的前朝铸钱作坊及工匠实力铸造年号钱,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德兴通宝”小平钱的整体风格,也符合辽钱面文隐起及背部平漶的常见风格,恰恰这种风格今人不易仿制,所以,笔者认为此钱是北辽铸币。
  笔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曾写过一篇短文,但无发表,并且本人还携带此钱到北京请著名钱币专家戴志强老师鉴定,他过目后认为此钱是辽钱的风格特征,但“德兴通宝”钱文他以前并未见过。笔者还请收藏辽金佛像的吴晓勇先生过目,亦认为该钱铜质、包浆与辽金的铜佛像一致。
  两个月前,经泉友介绍,笔者购到了李卫先生著、2009年11月出版的《辽金钱币》一书,书中介绍,在吉林省公主岭辽金信州城遗址出土了“建福元宝”小平钱及“德兴通宝”小平钱,均十分珍罕。有明确的出土地址和年代的“德兴通宝”钱的发现,也证实了上述笔者的分析及专家的看法是正确的。
  现特将此钱介绍给读者认识,见附图。该钱与《辽金钱币》一书中登载的为同一版别,钱体重量为3.6克,直径2.42厘米,也与《辽金钱币》书中介绍的那枚差不多。(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我们为搞好海阳市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农村,采取问卷、个别走访等形式,对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究竟希望什么样的“村官”,进行了调查,概括了大多数群
思维是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已经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过程,也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 Thinking is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对钢筋砼L形和T形截面构件受扭破坏机理和计算式进行比较,提出了L形截面构件受扭的实用计算方法。 The torsion failure mechanism and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L-shaped an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监理蒲建鑫(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工程监理部)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工种繁多。其分部工程有:建筑采暖卫生
中国嘉德2009年秋拍钱币专场4584号拍品,是一枚清代咸丰年间福建宝福局铸造的“咸丰通宝·大清壹百”铜质大钱,其成交价为人民币196万元,创出了中国历代古钱币的拍卖天价。这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对一个企业而言,当其绝大多数属员的价值观趋于一致时,就形成了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从意识形态深层对企业的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白银早已被看作价值的凝聚而为人们所珍爱。中国的银元宝在中国的货币史上曾充当过重要的角色,它以两为单位,在推动当时的社会进步、改善经济结构、促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专业会刊《中国小学教育》是由中国教育学会主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有关小学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的综合
火车飞驰了20多个小时,终于把我和爸爸自广州带到了湖北老家。这一刹那的心情特别兴奋、紧张:因为爸爸即将见到阔别47年的亲人,我亦将很快见到伯父、叔父、哥嫂和弟妹们。“从香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