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奇的语义七分法来诠释网络热词“洪荒之力”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c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利奇的语义七分法为理论基础,研究表明此词汇在2016年使用次数为历史最高,广泛应用于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学等十种语境,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概念意义,以及四种联想意义。
  关键词:网络热词;洪荒之力;利奇语义七分法
  作者简介:高诗文(1992.11-),女,满族,辽宁鞍山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6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普通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2
  一、引言
  洪荒之力最初来源于电视剧《花千骨》。因在里约奥运会的采访中傅园慧的使用,在网络上流行开来。充分了解网络词汇的意义及使用的语境,不仅有助于其英译,还可以间接的窥探当下人们的心理活动以及社会的发展,这有助于推进中国语言文化的发展。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基于翻译理论来比较其英译,运用利奇的语义七分法来全面解释网络热词的意义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文将从利奇的语义七分法的视角下探究洪荒之力的概念意义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联想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利奇的语义七分法
  利奇提出了词义可以从七个方面来划分,除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外,其余五种意义也可以被统称为联想意义。
  1.概念意义
  “Conceptual meaning is central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and therefore, of primary importance. It is denotative or cognitive in that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word and the thing it denotes, or refers to.(Leech,1987)其可被理解为词汇在词典里的含义,相对于其他含义来说更为稳定,不随着人们主观意识的改变而变化,也是产生其他含义的基础。
  2.联想意义
  首先为内涵意义,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意义。它具有不稳定性,不同的人,年龄,社会,国家以及时代都可以赋予一个词内涵意义。其次为社会意义,社会可以表明根据说话者的语言特点即可判断出其所在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再次为情感意义,其是基于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和社会意义之上的表达说话人对于所说事物的态度以及对于听话者的态度的一种意义。然后为反映意义,即通过词汇的本身的含义所联想出来的含义,因此产生了许多禁忌语和委婉语。最后为搭配意义,根据伍谦光的解读 “适用于某一上下文中的意义。”(伍谦光,1986:24),也就是说具有相同意义的词因为其搭配能力不同可能具有不同的搭配,所表达的意义也可能是不同的。
  (二)网络热词
  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网上聊天和电子公告牌系统等里面习惯使用的特定的语言和符号。”(亢世勇,2009)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对于“网络热词”尚未有学者给其进行严谨而权威的定義,本研究将网络热词定义为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人们关注的热点事件和话题的网络上普遍使用的词汇,应具有时代性和在特定的时期内出现频次高的特点。
  三、研究问题与数据收集
  (一)研究问题
  本文研究重点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洪荒之力为什么能被称之为2016年的网络热词?第二,洪荒之力可以应用于哪些语境?第三,基于利奇的语义七分法,洪荒之力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怎样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
  (二)数据收集
  首先通过检索任意字段的方式收集了维普期刊网上的期刊数据。其次在CCL中以输入关键字的方式检索。最后在百度浏览器中以搜索焦点资讯的方式,从2016年11月24日至2016年11月26日的网页新闻中,选取了6篇题目中带有洪荒之力资源的新闻。
  四、结果与讨论
  (一)洪荒之力被称为2016年的网络热词的原因
  根据维普科技中文期刊数据库得到的数据显示,标题中含有洪荒之力字样的期刊发文量自1989年至今共有220篇,其中今年的发行量就达197篇,可以看出洪荒之力在2016年的出现频次达历史最高,这正符合了网络热词的特点。因此,洪荒之力可以被称之为2016年的网络热词。
  (二)洪荒之力适用的语境
  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网的数据,洪荒之力适用的语境按学科来划分,可适用于,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等十余种学科,根据发文量,可知洪荒之力在文化科学的语境下应用的最为广泛,尤其是体育学这个子学科中。其次为经济管理语境下。根据CCL数据库检索结果得知,洪荒之力还适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
  (三)从leech 的语义七分法来诠释洪荒之力的意义
  1.概念意义
  洪荒之力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新创的词汇,尤其洪荒二字在历史上是有一定渊源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的《全梁文》。例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千字文》)。释义为:天空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矇昧的状态中。这里洪荒之力指一种足以毁灭世界的原始力量。
  2.联想意义
  洪荒之力的联想意义总共有四种,分别是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以及搭配意义。
  第一,洪荒之力在体育学的语境下具有拼尽全力的内涵意义,例如:在题为“运动让你使出洪荒之力”的文章中作者论述的就是充分的运动可以使一个人在其他方面更能全身心的投入,拼尽全力。洪荒之力在经济管理的语境下引申为消费者对市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消费者的洪荒之力 经营者且行且珍惜”在此文章中作者论述了消费者对于市场的驱动作用持续升高,现在甚至与经营者平起平坐,在标题中作者则用了网络热词“洪荒之力”来代表消费者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衍生出来了另一个内涵意义。
  第二,从社会意义来看,洪荒之力这一词汇在古语中较多用于书面语以及文学用语。例如:“故洪荒道丧,帝昊兴其爻画”(《全梁文》)。相反在现代社会,洪荒之力在口语中运用的十分频繁,例如:“你考试在那么样?”“我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反正我已经用尽洪荒之力了。”这是现在人们用这个词汇进行口语话社会沟通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词汇的社会意义也在不断地的变化,原本的书面语也会逐步的进化为人们日常沟通用语。
  第三,洪荒之力的情感意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消极的情感意义,积极的情感意义以及中性的情感意义。环球网上报道了一篇题为“游戏主播被虐居然暴砸电脑:洪荒之力即视感”的新闻,一种调侃的方式评价了游戏主播砸电脑的行为,在这里洪荒之力被赋予了一种讽刺,调侃之意,展现了这个词语的消极意义。中原网-郑州日报报道了一篇题为“母爱的洪荒之力”的文章,这篇文章讴歌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此标题可以解读为,母亲用尽所有的爱来对待自己的孩子,表达了积极的情感意义。“华为/展讯/中芯国际等进步神速,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两股”洪荒之力,在这里洪荒之力只是客观的讲述促进三个企业发展的两种动力,并不含有褒贬的意图,因此表示中性的情感意义。
  第四,洪荒之力和不同的词汇进行搭配时,可以展现不同的含义,例如:株洲新闻网上有一篇文章题为:“感受胎教音乐的洪荒之力”洪荒之力在这里表示的是聆听好的音乐对于胎儿生长以及孕妇的情绪安抚的好处。
  五、结论
  本文以利奇的语义七分法为理论基础,研究表明:此词汇为2016年的网络热词,此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十种语境,具有概念意义以及联想意义。随着其高频的使用,还仍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义。
  参考文献:
  [1]董一雯.基于杰弗里·利奇词义七分法对网络新词“任性”的诠释[J].科教导刊,2016年09期
  [2][英]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3]亢世勇,刘海润,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4]伍谦光.词义的七种类型及其在语言交际中的运用[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6:19-24.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韩国电影逐渐地走进中国的电影圈中,我们接触了很多韩国导演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韩国电影的剧情的细节处理尤为细腻,在众多的韩国电影中,如《雪国列车》《汉江怪物》等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韩国电影的一大特色——细腻,不论是《雪国列车》这样的科幻片,还是《汉江怪物》这样的怪兽片,甚至连《铁线虫入侵》这样的恐怖片都充满了剧情片的细腻的处理。伴随着细腻的剧情,暗示就成为了铺垫剧情发展,以及揭示人物
摘 要:英语幽默通常滑稽而含蓄,捧腹又发人深省,然而在欢笑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含义。本文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角度,对《是,大臣》中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含义的例子来分析幽默,从而深刻理解这部剧的内在含义。  关键词:会话;合作原则;英语幽默  作者简介:吴润妍(1992.2-),女,汉族,陕西汉中人,长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文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姜文,一个极具创造性和个性的导演,十几年来拍摄的每部影片都是其个性化的抒写,从满溢青春气息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到以战争为背景揭露人性的《鬼子来了》,从影像绚烂、呈现内心孤独的《太阳照常升起》,到精彩震撼、令人拍案叫绝的幽默故事《让子弹飞》,再到极具个性表达的《一步之遥》,每一部作品都包含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悟,使其电影风格独具一格,耐人寻味。  关键词:姜文电影;主题;叙事;黑色幽默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现代汉语“X儿”类词语的特殊性分析》;项目编号:CX2017SP101。  摘 要:无论是在普通话还是在方言中 “X儿”结构的词语都比较多,虽然到目前为止,对“X儿”词语的研究也有相当一部分成果,但是也存在着分歧,例如“儿”是不是语素,是什么性质的语素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研究中认为“儿”是语素,把“儿”作为词缀看待,也有部分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关键
摘 要:電影《我的父亲母亲》是导演张艺谋在世纪之交对于其个人风格和电影文学改编的又一次勇敢尝试,这部作品不仅继承了九十年代张艺谋电影文学改编的一贯传统,也开创了他在转型时期的文学改编新特点。因此对于该片文学改编特色的研究就具有了解剖麻雀以小见大的意义。  关键词:我的父亲母亲;电影文学改编;张艺谋;鲍十  作者简介:张骜(1990-),男,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1  一、《笠翁十种曲》研究现状  《笠翁十种曲》是明末清初剧作家李渔的戏曲作品集。此书自问世以来就饱受争议。在清代,封建文人大多将李渔与其剧作混为一谈,主观色彩比较浓厚,对李渔的评价褒贬不一,连带着对其《笠翁十种曲》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少有公允。有极力推崇《笠翁十种曲》者,如黄周星在《制枝曲语》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