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春季珠江口海岸带近地面层热通量收支的观测研究

来源 :热带海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bgm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在珠江口岸边2006年3—5月观测的气象资料,用涡动相关法计算了该区域近地面层的热通量(潜热和感热通量),同时分析了海面净辐射和净热通量的一些特征。经分析发现,热通量在观测期内逐月增大,其在5月份的增幅比前两个月更加明显。各个不同时段和天气过程的平均值显示,热通量的交换在此季节内以潜热为主。冷锋入侵时带来的干、冷空气活动引起的水汽蒸发、感热巨变的"脉冲"过程对热通量有较大的影响,观测期内冷空气出现的天数占总观测天数的16.5%,而在冷空气活动期间交换的热通量值占总观测期
其他文献
利用2004 年5 月“实验3”号船在南海南部陆架区观测站(109°40′E, 06°05′N)连续48h 观测得到的温度、溶解氧浓度、叶绿素浓度数据, 分析了观测点的叶绿素和溶解氧
针对近场源三维参数估计效率低下及信号源的载波频率估计较少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圆阵(UCA)的近场源四维参数估计快速算法,利用UCA的中心对称结构构造出两个相关序列,其中一
微拟球藻 Nannochloropsis 被认为是具有作为生物柴油原料开发潜力的微藻。为了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有效地利用基因工程或遗传操作手段改造微藻,提高产量,建立稳定有效的遗传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