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中学英语教学有这样一个支点么?有,那就是精读课文,通过精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走入英语的语言环境;通过精读课文可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提升语感;通过精读课文可以理解词汇在具体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搭配,强化语法;通过精读课文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精读课文可以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自主阅读,引领学生走进语言环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主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对课文进行感知、理解、体验、感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等全部过程,突显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借助自身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积累,唤起直觉的语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加工、整合,积极地发现和体验新的语境。
通过自主阅读使学生能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提取一定的信息,在信息的层面上推断生词的词义,进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人生态度,慢慢地走进文中所展现的情境。
有时,在学生自主阅读前,教师可以呈现实物图片和原文录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又提供给学生思维的依据,让学生的课文阅读有一定的目标性,可以帮助维持学生的兴趣及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意义。
例如《collectingstamps》可准备一些邮票和首日封,然后借助实物图片通过问答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进入语言情境一探究竟;如《Pollution》,可借用治理污染的录像片,重点播放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镜头,使学生有想知道国外的现状和处理方法的迫切愿望;在学习这一部分课文时,可借一些原文录像片, 如《Chuck’s Friend》 、《Not One Less》等,通过精彩片段的播放,使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中。
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应用语言交际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英语进行交流,使课堂的学习具有社会实践性。在学生自主阅读对课文的环境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制定出相关的规则,让他们清楚地了解每个小组应该完成的任务,完成该项任务的目的。以及小组每个成员的责任,避免活动的盲目性,使小组活动顺利进行。
例如在学习《the sounds of the world》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讨论的题目:“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学生的爱好各不相同,于是语言产生了碰撞,各个小组的讨论很热闹,学生的思维放开了,口语表达能力受到了有效激发,教师此时要做的就是结合课文重难点,规范学生的语言,使学生的口语表述准确且简练,每个学生都通过合作学习,有了和他人交流文章看法的机会,对文章的理解加深了,更重要的应用文章信息、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提升了。同时,培养了学生精读课文的习惯,有了在课文中提取信息和语句到下次活动中应用的意识。
三、精读课文,有效巩固和扩展词汇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精读课文是掌握词汇最有效的途径。首先,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已学词汇在文中反复出现,会强化学生头脑中的痕迹,同时通过上下文,词汇的具体用法、固定搭配都有所展示,学生对词汇的认识上能做到推陈出新,认识更全面。其次,阅读新的课文必然会遇到生词,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意思猜测生词的意义,在猜词义或查词典的过程中做到及时扩大词汇量。
英语词汇教学要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词,巩固已学词汇,使学生对词汇的学习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词汇的可应用性,让学生能很快地找到词汇的应用环境,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词。
四、精读课文,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传统的英语教学,重在词汇和语法的灌输,而忽视课本的精读,长时间的孤立地讲解语法和词汇令学生越听越糊涂,容易产生不自信的感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对课文的精读,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把握课文的要义,加上教师及时的鼓励表扬“Very good,Great, perfect”,这些情感因素是学生读懂课文的催化剂,让学生信心百倍,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潜能被充分释放。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可以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简单的汇报。
如学了SEFC BOOK 1A L1这一课,有一位学生这样说:
Hello,everyone.First of all,I’d like to introduce myself.My name is Li Qun.I’m 16.1 was at NO.6 Middle School last term.So was my classmate Wang Xiaolan.Of all my subjects I like English best.In my free time I like watching football games and reading novels.
五、任务驱动,让学习过程有序可循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具体的任务作为学习的动力,让学习的过程与完成任务的过程。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教学的三个步骤: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点(1anguage focus)。
比如笔者在上《Gathering》的Warmup时,笔者安排了一节课的时间来让学生学习欢迎客人、用餐及餐后用语。首先,在看完一段录像后,给每组抽取些由我事先准备的话题纸条,如生party、同学聚会、访问一个宿舍等,在每题的背面,我补充了一些可能要用到的单词,让学生们讨论在每个场合的用语。通过布置给学生任务让学生 “合作学习”,学生对各种场合用语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石港中学)
一、自主阅读,引领学生走进语言环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主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对课文进行感知、理解、体验、感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等全部过程,突显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借助自身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积累,唤起直觉的语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加工、整合,积极地发现和体验新的语境。
通过自主阅读使学生能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提取一定的信息,在信息的层面上推断生词的词义,进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人生态度,慢慢地走进文中所展现的情境。
有时,在学生自主阅读前,教师可以呈现实物图片和原文录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又提供给学生思维的依据,让学生的课文阅读有一定的目标性,可以帮助维持学生的兴趣及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意义。
例如《collectingstamps》可准备一些邮票和首日封,然后借助实物图片通过问答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进入语言情境一探究竟;如《Pollution》,可借用治理污染的录像片,重点播放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镜头,使学生有想知道国外的现状和处理方法的迫切愿望;在学习这一部分课文时,可借一些原文录像片, 如《Chuck’s Friend》 、《Not One Less》等,通过精彩片段的播放,使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中。
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应用语言交际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英语进行交流,使课堂的学习具有社会实践性。在学生自主阅读对课文的环境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制定出相关的规则,让他们清楚地了解每个小组应该完成的任务,完成该项任务的目的。以及小组每个成员的责任,避免活动的盲目性,使小组活动顺利进行。
例如在学习《the sounds of the world》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讨论的题目:“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学生的爱好各不相同,于是语言产生了碰撞,各个小组的讨论很热闹,学生的思维放开了,口语表达能力受到了有效激发,教师此时要做的就是结合课文重难点,规范学生的语言,使学生的口语表述准确且简练,每个学生都通过合作学习,有了和他人交流文章看法的机会,对文章的理解加深了,更重要的应用文章信息、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提升了。同时,培养了学生精读课文的习惯,有了在课文中提取信息和语句到下次活动中应用的意识。
三、精读课文,有效巩固和扩展词汇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精读课文是掌握词汇最有效的途径。首先,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已学词汇在文中反复出现,会强化学生头脑中的痕迹,同时通过上下文,词汇的具体用法、固定搭配都有所展示,学生对词汇的认识上能做到推陈出新,认识更全面。其次,阅读新的课文必然会遇到生词,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意思猜测生词的意义,在猜词义或查词典的过程中做到及时扩大词汇量。
英语词汇教学要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词,巩固已学词汇,使学生对词汇的学习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词汇的可应用性,让学生能很快地找到词汇的应用环境,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词。
四、精读课文,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传统的英语教学,重在词汇和语法的灌输,而忽视课本的精读,长时间的孤立地讲解语法和词汇令学生越听越糊涂,容易产生不自信的感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对课文的精读,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把握课文的要义,加上教师及时的鼓励表扬“Very good,Great, perfect”,这些情感因素是学生读懂课文的催化剂,让学生信心百倍,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潜能被充分释放。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可以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简单的汇报。
如学了SEFC BOOK 1A L1这一课,有一位学生这样说:
Hello,everyone.First of all,I’d like to introduce myself.My name is Li Qun.I’m 16.1 was at NO.6 Middle School last term.So was my classmate Wang Xiaolan.Of all my subjects I like English best.In my free time I like watching football games and reading novels.
五、任务驱动,让学习过程有序可循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具体的任务作为学习的动力,让学习的过程与完成任务的过程。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教学的三个步骤: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点(1anguage focus)。
比如笔者在上《Gathering》的Warmup时,笔者安排了一节课的时间来让学生学习欢迎客人、用餐及餐后用语。首先,在看完一段录像后,给每组抽取些由我事先准备的话题纸条,如生party、同学聚会、访问一个宿舍等,在每题的背面,我补充了一些可能要用到的单词,让学生们讨论在每个场合的用语。通过布置给学生任务让学生 “合作学习”,学生对各种场合用语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石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