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出民族性格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传统刺绣

  俄罗斯中部地区刺绣艺术往往综合了南北两地的特色。比如中部一些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区特点的代表颜色:梁赞地区偏爱蓝色,斯摩棱斯克地区常用淡黄色、橙色和红色,图拉地区以红色系为主,上面夹杂着蓝、黄、绿等各色绣线。除大胆使用颜色之外,还能够见到类似北方刺绣作品中的多变针脚。
  明显的阶层性
  自从彼得一世改革以来,俄国社会就清晰地分化出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两大阶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刺绣文化同样有了明显的差异,据此主要分为城市刺绣文化和乡村刺绣文化。
  城市刺绣作品要么是贵族小姐作为一项娱乐活动创作出来,要么是由著名刺绣大师针对贵族需要专门制作完成。俄罗斯城市刺绣艺术广泛吸收不同国家的风格,深受法、英等西欧国家的影响;特别是18世纪中后期在俄国贵族阶层刮起了强劲的“中国风”,这时的俄罗斯城市刺绣艺术也吸收了中国刺绣的一些特点,表现出浓郁的东方气息。这样,俄罗斯城市刺绣作品中的民族特色反而有所弱化。
  俄罗斯乡村刺绣作品多由乡村妇女完成,用料比较简朴,棉麻布最为常见。从乡村刺绣作品的做工上能看出绣娘高超的刺绣技术,甚至与城市刺绣大师相比也毫不逊色。
  乡村女子高超的刺绣技术得益于她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刺绣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手艺。有记载说,当时村中的女孩子5岁开始学习织布和刺绣技艺,以便为自己准备足够的嫁妆。刺激女子不断提高绣艺的还有村中的习俗:女子出嫁时不仅要将自己的绣品展示给全村人看,还要拿出一套最为得意的绣品送到未来婆婆的家里。村里人和婆婆都要依据展示的绣品衡量这位媳妇是否心灵手巧。由此可见刺绣技艺成为乡村里女孩子的脸面,她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会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还会向长辈讨教。俄罗斯乡村刺绣艺术展现出民间能工巧匠代代相传积累下的技艺,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鲜明的民族特点。
  护身符功能
  护身符刺绣是俄罗斯民族刺绣艺术中最为特殊、最能将俄罗斯传统刺绣艺术与其他国家刺绣艺术相区别的一个刺绣类别。护身符刺绣,顾名思义,是俄罗斯百姓相信能够起到庇佑作用的一类绣品,其图案通常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俄罗斯护身符刺绣文化的功能性特征重点表现在内涵丰富的图案和选用的传统色彩两方面。
  ①图案内涵丰富
  护身符刺绣在图案上可以归纳出四个主要的类别: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和人物图案。
  几何图形出现的时间最早,基本与俄罗斯刺绣文化同时出现。几何图案在起源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几何图案及一些简单的植物图案都是从民族木雕艺术中衍生而来,因为有研究者发现护身符刺绣中的几何图案很多带有与木雕花纹相同的宗教意义。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早期的几何图案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文化有关,早期斯拉夫民族与北欧民族进行商业往来或是交战时,北欧文化对护身符刺绣的图案产生了影响。   基础几何图案中,菱形的出现频率非常高,而且是俄罗斯女性服饰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菱形在俄罗斯民间被看作女性生命起源的象征,代表母亲,能够保佑女性健康并哺育更多的子女。从寻常百姓所穿的萨拉方,到克里姆林宫作为珍品收藏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裙装——托尔诺克金线绣袍,都有菱形图案装饰。圆形或环形也是高频出现的几何图案。此二图形在俄罗斯民间受到青睐的原因是代表太阳。俄罗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年冬季都格外漫长,因此民间对太阳、温暖的向往十分强烈;加上多神教的影响,俄罗斯民族普遍对太阳存在原始崇拜,太阳在其文化中意味着蓬勃的生机、光明的未来、幸福的生活,是所有快乐的源泉。“十”字形、“万”字形图案也跟俄罗斯民间对太阳的崇拜有关,这些图案代表太阳散发出来的温暖光线;但在近代由于“二战”中德国纳粹组织选择了将“万”字形作为标志,俄罗斯民间便逐渐放弃了用这个图案做护身符。
  植物造型图案在俄罗斯传统刺绣文化中紧随几何图案产生,并且在护身符刺绣文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民间的喜爱。各类树木树叶、花朵和藤蔓造型图案展现出俄罗斯人民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态度。其中梅花是经典的花朵造型,橡树、枞树等造型也格外受欢迎。梅花在护身符刺绣之中通常以六瓣或八瓣的造型出现,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代替简单的十字造型,象征温暖的太阳光;二是代替菱形图案,象征女性力量的源泉,保佑家庭多子多孙。树木造型在护身符刺绣文化中一直是不变的主题,它作为一个整体,象征人生和整个世界,同时还代表人类的智慧和所掌握的一切知识。在俄罗斯人民的世界观中,树木埋在地下的树根代表人死后所在的神秘莫测的世界;树干则代表现世世界,象征着人的生活环境;树冠部分则是上帝、神生活的世界的象征。如此,树木图案同时代表了三个不同维度的世界,能在不同的维度中保佑人们平安,体现着俄罗斯民间独特的世界观、宗教观。除了整体意义上的树木图案,不同种类的树木造型则拥有具体的内涵:比如橡树对于斯拉夫民族以及许多其他欧洲民族来讲是一种充满魔法的树木,能够保佑人们健康强壮,在俄罗斯民间象征着男性力量的源泉;又如枞树寓意新的开始,能够保佑日子顺遂、事情顺利。
  动物图案产生的时间相对晚一些,其产生和发展与俄罗斯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有很大联系,鹿、鸟、马是最为常见的动物形象。但神话故事里经常出现的熊的形象在护身符刺绣图案中有所避讳,因为熊在斯拉夫民族眼中是他们共同的祖先,使用其形象是不敬的做法。鹿的形象有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幸福的婚姻和富足的生活;鸟类被认为具有唤醒自然、召唤强大自然力量的能力,其形象常用来保佑一年的辛苦耕作能有个好的收成;马的形象在俄罗斯人民看来是有魔力的,它象征着天、太阳,能够保佑风调雨顺,其形象在护身符刺绣文化中常与骑士形象一同出现,被认为能带来勇气和好运。
含有刺绣工艺的俄罗斯传统服装

  人物形象图案中女性形象占多数。护身符刺绣文化里的女性形象具有保佑家庭多子多孙乃至人类不断繁衍生息的涵义,后又延伸为庇佑家中作物丰收、牲畜繁衍兴旺,同时也代表希望,寓意春天的降临。图案中的女性形象常常双手上举指向天空,这种造型充满宗教与哲学色彩,代表女性生命的源头和男性生命的源头和谐统一。此外,女性图案还可与鸟类图案组合搭配,以增强护身符的驱邪效果。
  ②传统色彩的使用
  护身符刺绣作品通常颜色对比强烈,纯白的底布搭配上成片耀眼的大红色图案是最为经典的设计。红色在俄罗斯人民看来是太阳的颜色,蕴含着太阳的力量,能够驱除生活中的厄运;白色是纯洁、希望和原谅的颜色,虽通常作为刺绣作品的底布颜色出现,但具有独特的意蕴,是护身符刺绣文化中的关键元素,不能随意替换。其他点缀的蓝、黄、绿等颜色取自自然界,目的是为充分吸收自然的力量以达到更好的庇护效果。在追求奢华的贵族物品和有宗教意义的祭祀物品中,常用金色替代红色——金色也是阳光的颜色,而且凸显质感,衬托出贵族的奢华和宗教活动的神圣与威严。
  护身符刺绣文化产生的时间很早,并且为俄罗斯传统刺绣文化增添了最为重要、最具有民族色彩的功能性特点,其图案反映出俄罗斯民间的原始太阳崇拜、光崇拜等多神教信仰,取材范围从自然界到民间传说甚至其他民族文化,非常广泛。在实际运用中,护身符刺绣作品主要用来装点民族服饰,常出现在服装的开口处,如衣领、袖口、衣襟和下摆等。

绣品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性格


  通过以上对俄罗斯传统刺绣文化特点的总结与归纳,浓缩在其中的俄罗斯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展现出来,不仅体现出俄罗斯民族自古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而且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俄罗斯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突出性格特征——宗教性、神秘性、分裂性。
  宗教性
  宗教性是俄羅斯民族性格中最为核心的特征,体现在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俄罗斯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曾对俄罗斯民族性格进行详细的分析。在他看来,俄罗斯民族灵魂中有两个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即深入民间的多神教的思维方式和以东正教、基督教为基础的修行。
  多神教“万物皆有灵”的观念是俄罗斯民族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传统思维方式的根基。这样独特的世界观使得俄罗斯民族把身边的花鸟鱼虫变为不同的图案缝绣在各种生活用品上,并赋予这些图案超越单纯装饰品的内涵,比如鸟类形象成为生命力量的呼唤者,花朵图案是阳光、温暖的象征……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转写来表达对宗教虔诚、坚定、依赖的情感态度。
  经过传统刺绣文化的诠释,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宗教性特点还暗藏了浪漫色彩。民间带着敬畏的态度看待周围一切看似普通的事物,平凡的事物因而变得神圣、抽象;世间万物皆有自己的情感,能够分辨是非;相信内心善良虔诚的人能够得到帮助,实现心愿……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乐观使得俄罗斯民族宗教性的性格特点里少了一些古板,多了几分浪漫。
俄罗斯传统刺绣

  这种反差很大、风格悬殊的混搭,更是俄罗斯民族性格中蕴藏的分裂性特征的外化表现。
  分裂的概念对于俄罗斯民族而言意义深刻,是构成俄罗斯民族性格的重要元素。在俄罗斯心理刻画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罪与罚》中,以主人公的名字为暗示,展现作者对于民族心理中“分裂”元素的思考。俄罗斯历史上,早在尼康宗教改革时期,新旧教派之间相互争吵的过程中民族性格里的分裂性便已展露无遗。其中不稳定性是分裂状态导致的必然结果。别尔嘉耶夫曾对俄罗斯的民族性发表论述:“俄罗斯有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猛摆’的倾向……这是种特有的‘不容忍性’。”这种“猛摆”的倾向就是俄罗斯民族性格中不稳定性的表现之一。性格的不稳定性使俄罗斯民族在行为过程中缺少接续性,令人捉摸不透、难以理解。对此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用诗句“用理智无法理解俄罗斯”抒发自己的感慨。除不稳定性之外,矛盾性是趋向分裂性格的另一个表现——一个主体里融合了趋向两个极端的元素必然使之充满矛盾性。在这种性格特点的影响下,俄罗斯民族的精神世界与其实际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之间常常充满矛盾。别尔嘉耶夫在研究俄罗斯民族社会发展过程时曾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个最无国家概念的民族竟建立了如此庞大而强有力的国家机器?为什么一个最无政府主义的民族会如此顺从官僚统治?为什么一个精神自由的民族竟不祈求自由的生活?”
  不断有学者对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分裂性特征进行探究,俄国历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认为这种性格特点来源于俄罗斯较为极端的自然环境条件。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俄罗斯民族开始向伏尔加河上游地区移民,由于自然条件和来往交通条件的限制,原有发达的工商业衰落,转而发展农业。而俄罗斯温暖的夏季十分短暂,冬季严寒而又漫长。“俄罗斯人因此养成了在短时间内超乎寻常地集中力量的习惯,习惯于很快地、拼命地、速战速决地干活”,以获得能够维持生计的粮食。这样的耕作制度和生活作息规律,向俄罗斯民族性格之中内化,便形成了不稳定的、趋向分裂的性格特点。克柳切夫斯基对在自然环境影响下的俄罗斯民族做出总结:“在欧洲,没有一个民族像俄罗斯族人这样在短时间内那么紧张地劳动;似乎也找不到像俄罗斯这么一个地方,如此不习惯于平稳、适度、有节奏的劳动。”性格中的分裂性成为俄罗斯民族区别于欧洲其他民族的一个标签、一个代表性特征。
  俄罗斯民族刺绣作品中时而狂放、时而拘谨的风格映照出俄罗斯民族心理习惯于非黑即白、倾向于极端化的处理问题方式。传统民族刺绣作品中融合了整体上的严谨、规律和细节上的粗犷、洒脱,展现出极大反差的审美特点;投射到俄罗斯民族性格中,则表现为由矛盾、不稳定等元素构成的分裂性性格特征。俄罗斯民族传统刺绣文化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民族性格中具有代表性的深层特征。
其他文献
When astronauts return from space walks and remove their helmets, they are welcomed back with a specific smell, which is distinct and weird: something like seared steak, also like hot metal or welding
爱国热情理性表达  2012年9月初,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对,决定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买钓鱼岛的合同,试图将钓鱼岛“收归国有”。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9月10日,中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划定并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随后,中国海监巡航编队对钓鱼岛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月9日宣布,正式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7家单位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2014年,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申请。该档案由三部分组成: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期间大肆杀戮中国军民的档案,1945年至1947年对日本战犯调查和审判的档案,1952年至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
“第七元素”真的存在吗  我们一直认为构成生命体的六大基本元素是碳、氢、氧、氮、磷、硫,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碳基生命。碳基生命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所有的细胞大分子(如蛋白质)中都含有磷元素。  然而,2010年12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研究人员在美国加州的莫诺湖发现了一种细菌,它可以完全依靠砷来生存和生长,而不必借助常见的磷酸盐来维持生命。这种细菌可以把砷以砷酸
1. High expectations are the key to everything.  远大理想是开启万物的钥匙。  ——沃尔玛创始人Sam Walton     2. Anything one man can imagine, other men can make real.   但凡人能想象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将它实现。   ——法国科幻小说家Jules Verne     3. C
问心无愧  “杰克,你往牛奶里掺水了?”  “这可是您亲口吩咐的呀!老板。”  “胡扯!我明明告诉你先放好水再往里掺奶。这样我就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顾客:‘我们从来不往牛奶里掺水。’”    羊毛毯  小男孩第一次参观农场,见到了绵羊。他鼓足勇气摸了一下,终于恍然大悟:“它的毛原来是用毯子做的!”    先卖老师 再卖学生  某校有大、小两食堂,大的为学生食堂,小的为教工食堂。因为小食堂的菜味道好,
王森浩  杭州第四中学毕业生,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高考总分726分,理综276分。  考前早做准备,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考前除了要备齐文具等考试必需用品外,还要想好时间的合理分配。就我个人而言,在理综考试中都会留足1小时给后面化学、生物大题。当然,时间的分配因人而异,但必须早做准备,否则在考试时会因为没有掐好时间导致手忙脚乱。  高考的时候,答卷会提早15分钟发放,除了填涂考试信息外
  
期刊
br
不少同学喜欢玩电子游戏,不过,你有没有想过,电子游戏到底对大脑和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国外最新研究表明,有些电子游戏确实能够大大改变人类行为的许多方面——比如认知、学习能力,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还能起到一定的“大脑训练”的效果。  虽然玩游戏可以训练大脑,但也该有一个度。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阿隆·塞特兹认为,可以将电子游戏比作食物,玩什么类型的游戏、玩多少时间都应该有所控制。  小编
Ruth Buchanan“我的身体属于哪里”展览(2019)Lisa Reihana《我的名字不是纳塔胡》(2001)  英語与毛利语并行是新西兰的地域特色,而后者在20世纪之前一直作为主要通用语言存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地人民坚持民族独立与自由的去殖民化的革命精神。当地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他们的故事、经历与感受。  Ruth Buchanan的展览“我的身体属于哪里”通过强有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