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语文学习搭建支架——语文名师课堂导语设计

来源 :语文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nj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心理学提出的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支架的概念来源于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建筑工人在建造大楼时,会在大楼四周搭建脚手架,为工人的工作提供支持。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支架指的是由教师提供的、旨在帮助学生成功完成最近发展区任务的支持机制[1]。支架式教学一般由五个教学环节构成,包括:(1)搭建支架(2)进入情境(3)独立探索(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其中,搭建支架是支架式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用支架式理论看,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支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搭建好学习支架。搭建支架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
其他文献
基于介电润湿研制了一种将零电极布局为介电层表面的双极板结构数字微流控芯片。为了降低驱动电压并提高介电层的抗击穿能力,将介电层设计为Si3N。-SiO2层状复合结构。30V直流
该文基于Derjaguin-Muller-Toporov接触模型,研究了振幅调制原子力显微镜(AM-AFM))成像中,3种典型针尖悬臂系统与四类具有不同力学性能的材料样品在针尖样品接近过程中互作用的响
采用固相烧结法烧结掺杂Li2O-K2O-Al2O3石英陶瓷,用XRD、SEM、微波网络分析仪等手段分析不同烧结温度下样品的表面特性、介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掺杂Li2O-K2O-Al2O3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