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创业”源于教育模式错位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大年初二,即将从国内一所名校毕业的硕士生杨佳参加高中同学会,让她十分吃惊的是,曾经班上的“差生”已小有成就,而不少成绩优异的“学霸”还在迷茫中。这场同学会着实让她受到了刺激。
  这样的场景,并不新鲜。据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调查,我国2009届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2%,其中,“211”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所占比例为0.4%、非“211”本科院校为0.8%、高职高专院校为1.6%;从2007届到2009届,高职高专自主创业比例远远高于本科。也就是说,越是就业好的学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就越少。这是我国教育和就业的严重错位,值得引起重视。
  人们很自然地会把这视为“差生创业”。笔者并不认为考不上大学者,就是“差生”;但在现在的评价体系中,他们被视为“差生”,而那些成绩“拔尖者”则被认为是“优生”,“优生”不屑于选择创业,源于我国的升学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把高分、升学作为学生成才的追求,那些分数低、无法考进大学者,则只有面临就业,其中有一部分则走上创业路。
  这种教育模式的缺失在于,学生的出路很狭窄,且不论是升入大学者,还是无奈就业、创业者,都在知识教育之外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创造力等能力和素质。一些高中毕业后选择创业的学生,创业路走得其实很艰辛,而且他们的创业也处于较低层次,集中在低端服务业。
  我国大学的教育,目前还主要集中在“学历教育”,大学由于缺乏办学自主权,办学定位模糊不清、学校必修课程比例极高,学生没有自主选课空间,这让大学千校一面,培养的学生也无个性、特色,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和創新创造能力。
  至于大学毕业生创业,近年来也主要围绕毕业不能就业的学生展开,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也把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难的一条措施。这把创业想得太简单了。创业需要比就业更高的能力和素质,包括领导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不否认,有的学生会被逼出一条成功路,但这更多是个案,不具普遍意义。调查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只有1%。
  我国也有高校对学生开展了创业教育,可往往是几次大型讲座,而且讲座也集中在给学生“励志”方面,请来“创业英雄”们给学生灌输创业梦想。
  而与我国大学教育相比,美国有超过2000所院校开设了形式各样的创业课程,其中超过500所高校提供相关专业的本、专科学位,并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索、创新、自由思想。在美国,中学毕业放弃名校而进社区学院、职业学院者十分正常,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者达到20%。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GDP第二大国,可是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5%,美国则高达80%。这是十分巨大的差距。
  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大学生就业难从2002年起就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要根本解决这一难题,必须转变“差生创业”的传统教育模式,给学生多元的成才选择,关注学生知识教育之外的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培养,整体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其他文献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意义深远的重大变革,而标准化是引领这场变革的重要技术支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发展装配式建筑要充分利用标准这一手段。标准的力量,
期刊
耐久性是衡量公路桥梁设计的主要指标之一,对桥梁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桥梁设计的耐久性不达标,将会对行人和车辆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为有效解决公路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在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转型的背景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民办高
初次分配中一线工人劳动收入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尚存它原因,但法律对这一事实的导生起了基础性作用。为了矫正两次法律"形塑"对工人低收入的影响,国家选择了"事前劳动规制"
近年来,孙志钧无论是工笔画,还是水墨画,都以其独特的艺术审美,在画坛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讨论。孙志钧笔下的人物诗意宁淡、意境深远,有着一种苍茫的自然境界。总之,透过他的这些作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19个重点大城市尽快制定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下称“就近入学”)工作方案,到2015年,19个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这是教育部今年以来就就近入学第二次下发文件,重在解决择校矛盾比较突出地区的择校问题,也给其他地区推进该项工作积累经验。 
我国公路的年运输客运量以及货运量在逐渐增多,这为我国的公路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经过相关建设制度的制定和改革,我国公路工程企业也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我国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价体系,从其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指标和方法上来看,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定性评价为主的对期刊进行全面评估的评价体系,一类是以定量评价为主的侧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造力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如
颁奖词以前,她是中国高科技园区的示范者;现在,她正努力成为全国科创中心的引领者。创新故事“美国真正应该害怕中国什么?”在结束了中关村的采访后,《华盛顿邮报》记者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