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经济责任审计

来源 :现代审计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andanlidd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拓展审计内容,全面反映被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我局以前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财政收支、预算执行和重大项目投资审计三方面内容。由于审计的范围窄、重点不突出、方法单一,使得审计定性难、评价说服力不强,出现审计与评价脱节,不能全面、客观、公正的反映被审计对象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从2012年开始,我们在认真总结归纳县区、市直部门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延安实际,确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一是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和措施,中省民生政策落实情况,重大建设项目情况,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财政收支情况,政府债务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招商引资情况,争取和引进资金项目情况十个方面对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二是从市直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重要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情况,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对下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部门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完成情况,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六个方面加强市直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三是从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科学发展情况,遵守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和企业领导人员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等五个方面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二、利用审计手段,准确反映被审计对象客观情况
  审计手段是完成项目审计的有效途径。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我们主要通过审程序、审落实、审绩效三种手段来反映被审计对象的客观情况。
  一是审程序。通过审计领导干部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程序、项目建设管理程序、预决算审批程序等。分析、检查决策和管理是否合规合法、是否经过科学论证和集体决定;投资项目的投资方向是否合规合法、决策立项是否科学、建设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检查预决算审批程序是否合规合法,是否经本级人大及其常委员审查批准。
  二是审落实。通过审计县城经济发展措施的落实、中省市配套的落实、民生政策的落实等。分析被审计对象制定的战略规划、指导思想、总体发展规划和决策部署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实际;中省市的各项政策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民生资金管理使用和民生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三是审绩效。通过审计经济发展增减变化情况、重大项目管理和效益情况、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和政府债务的增减变化情况、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等。分析、检查被审计对象为完成有关经济目标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有关经济目标是否落实和完成;重大项目建设是否与地方财力相匹配、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否达到最大化;财政资金是否安全、是否履行政府债务审批程序、是否存在尝债风险;固定资产有无损失浪费、或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现象。
  三、综合剖析原因,客观公正评价被审计对象的功过
  审计评价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影响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荣辱和升降。因此,审计评价中,我们在审计取证和审计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分析,如实反映审计情况,分清责任,客观进行评价。
  一是同职责要求相比较配套进行评价。主要是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县区、本部门单位、本企业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从当地的历史条件、政策背景、实际工作环境出发去分析问题、评价责任,做到不脱离特定条件,不孤立地看待问题,尊重事实,尊重历史,既不夸大成绩、回避问题,又不脱离实际、妄加评论,做到以理服人,全面评价被审计对象的功过是非,做到成绩说够、问题讲透。
  二是同本县区、本部门单位、本企业纵向发展相比较进行评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领导干部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同时也向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挑战。在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我局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紧紧围绕领导干部任期目标,通过对相关的经济指标等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其任期工作业绩和任职前、后业绩相比较,准确地确认其经济业绩,客观、公正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为组织部门使用干部提供依据。
  三是同相邻同级、同类相比较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同级县区、同级部门、同级企业在任期内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对比、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对比和重大项目投资效益情况的对比等,综合分析被审计对象在任期内完成的各项目标任务,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通过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拓宽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使审计的内容更具体、范围更全面、重点更突出、定性更准确、评价更有说服力。促进了党政企主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依法履职,推動了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将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不断完善探索有效地方式方法,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其他文献
新华社16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改革氛围,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指导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
<正>以"健康中国·创新管理·医改新纪元"为主题、为期3天的第九届中国医院院长大会于2017年5月7日在重庆圆满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医院管理者参加了本届大会。本届大
期刊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大计,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 以为继、民生难以为继、经济社会发展好的态势、好的趋势难以为继。而这些都依赖于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和“忠诚”。  审计评价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时,不仅要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财政财务的真实、合法性,国有资产的真实完整性,预算执行情况,GDP等经济发展指标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更要注重党政
一、国家审计要促进政府职能的有效实现国家审计作为评价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审计监督形式,通过揭示和揭露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有效地发挥其职能作用。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政府适应不同的发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