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1803—1958年)西藏水灾分析

来源 :地理科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xiege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现有灾异史料所覆盖时段 (180 3~ 195 8年 )西藏水灾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指出 :① 180 3~ 195 8年 ,西藏水灾发生 (县 )次数波动比较大 ;19世纪 40~ 80年代为西藏的水灾多发期 ;192 4、195 4年为严重水灾发生年 ;②西藏水灾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主要分布在“一江两河”地区。其中 ,日喀则、山南地区的水灾 (县 )次最多 ,其次为拉萨市、林芝地区 ,昌都、阿里、那曲地区则水灾发生相对较少 ;③高强度的持续降水为西藏水灾发生的关键诱导因子 ,河流暴涨、漫溢
其他文献
σ-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σ-LFSR)是基于字设计的,在安全性和效率上达到较好折衷的一种反馈移位寄存器。σ-LFSR输出序列的特征多项式为有限域上的矩阵多项式。该文利用有限域上矩阵多项式环的代数结构,给出了σ-LFSR输出序列极小多项式唯一的充分必要条件。
针对窄带发射信号,该文提出了基于步进频率的高速旋转目标三维成像方法。在运动补偿的前提下,首先利用单距离匹配滤波在子脉冲内进行二维逆合成孔径雷达像,然后结合CLEAN技术估计散射点参数,利用此参数在多个步进信号之间及多个距离单元内分别进行ISAR成像,最后利用频域距离合成技术在距离向实现高分辨,从而实现三维成像。该方法避免了旋转目标所引起的多普勒变化对距离合成的影响,能有效提高距离分辨率。多个散射点
珠江三角洲古村落总体具有浓郁的广府地域文化特色,多为梳式布局、三间两廊民居。但因自然地理差异、地域开发不平衡、族群构成不同、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聚落文
本文分析评价了黄河流域的水污染现状和趋势,剖析了流域内水污染防治方面的问题。并结合社会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条件,论述了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