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抗坏血酸盐治疗大鼠牙周炎的实验研究

来源 :北京口腔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壳聚糖-抗坏血酸盐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方法采用56只Wistar大鼠建立牙周炎模型,分成两组,实验组用壳聚糖—抗坏血酸盐胶体,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牙周袋内注入进行治疗。治疗后不同时间进行临床检查、形态学测量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和牙齿松动度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牙槽骨丧失量在0、2、4周分别是1.18±0.08 mm、1.10±0.12 mm、1.03±0.08 mm;对照组分别为1.17±0.11 mm,1.3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采用铝酸钙水泥作为结合剂时,铸钛包埋材料的基本性能。方法采用纯铝酸钙水泥AL-70作为结合剂,α-Al2O3微粉作为耐火剂,同时加入适量的固化促进剂和不同比例的加热膨
抽取有效鉴别特征是雷达一维高分辨距离像识别的关键.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核化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鉴别特征提取方法——核最优变换与聚类中心算法.该算法通过非线性变换,将数据映射
结合具有多控制回路的网络控制系统框架结构,设计了反馈调度器以实现调度策略.根据控制性能最优化要求,分析了系统的可调度性.通过实时调整各控制回路的采样周期,采用优先级
Richmond等[1]于1992年提出PAR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指数,它是用于治疗结果评价标准化、一致化而设计的指数,记录了错畸形的所有特征,用于客观评价错畸形严重程度和正畸治疗成功
目的通过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亲子之间的不同颅颌面结构的遗传度研究,探讨遗传因素在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及其父母拍摄头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