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师爱的教育实践研究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爱即教师对幼儿的爱。爱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爱就不存在教育,缺少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所以爱才是教育的真谛。幼儿教师的工作中将爱贯穿在教育中,和幼儿进行情感的交流,尊重理解幼儿,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文就幼儿教育中师爱的教育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爱;交流;体验
  师爱是不同与父母的爱,是孩子体验到的一种不计回报,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在幼儿的成长中是无法替代的。同时这也是一种很神圣、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教育。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的心理需求,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种激励和鞭策,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幼儿的教育对象是3岁到7岁之间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幼儿正需要教师的呵护和关心,处于道德形成时期的幼儿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
  一、幼儿教师的爱是理解和信任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力,每个幼儿都希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教育可以让幼儿产生自信。通过平时对幼儿的鼓励、赞赏,催化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感情,激发幼儿对自己的认可,提升学习的动力。同样对于幼儿来说,犯错是难免的,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犯错和不断的改正错误。对于幼儿在活动中错误,应该看成幼儿的创新和成长。作为心理和生理成长阶段的幼儿,对是非的分辨能力很差,犯错不可避免,而人们一般也都是在犯错后才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教师应该在理解幼儿的基础上,宽容幼儿的错误。
  虽然幼儿的年龄很小,但是因为语言的不发达,很多幼儿难以表达自己內心的真实想法,有些苦衷或者是困境难以表达。教师要在对幼儿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平等、又好。、和谐的关系。对此,要想达到理解幼儿,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首先,教师应该满足幼儿的合理愿望
  幼儿的想法是丰富多样的,对教师而言,尽可能的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难度并不大,但是可能在特殊情况下,教师是否选择满足。
  (二)其次,应该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
  幼儿的心结可能多种多样,教师如果可以及时的打开幼儿的心结,那么就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比如一个曾经是班级班干部的幼儿落选,心情郁郁,教师应该耐心的开导他,并且让他认识到自己落选的原因,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后,才能激励他努力进取,争取在下一次的选举中得到同学的认可。
  理解是友谊的桥梁,也是建立和幼儿之间良好关系的开始。教师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幼儿,在理解中开发和启迪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和认识使得幼儿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有更加努力和向上的想法,然后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幼儿生活中,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幼儿教师的爱是尊重和肯定
  幼儿的成就感来自于他人的认可。要想让幼儿体验到这种成功的喜悦,教师应该先给予幼儿尊重。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孩子们进行交流的场所。教师必须要让幼儿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尊重,才能相应的给教师以尊重,才能形成和谐的交流氛围,放心、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尊重幼儿是进行幼儿教育的前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需要多一份的理解和尊重的爱,这种爱要能够把每一个孩子爱到心坎里,爱的是那么温暖那么无私;孩子犯错时,多给孩子一个机会,当孩子取得成绩时,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又是孩子最好的帮手,游戏时是最好的伙伴,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一个甜甜的微笑、鼓励的眼神、真诚的赞美、友善的态度,教师要用这份真诚的爱深深地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通过实际的研究表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尊重、关心、理解的人际关系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尊重不仅仅可以使人更加的愉悦,还能让幼儿更加的聪明。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教师的教育教学不能凌驾于幼儿的尊严之上。教师应该树立民主的思想,发扬民主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对幼儿应该做到一视同仁,不能歧视个别幼儿,要同样热情对待所有的幼儿。同时对幼儿的评价不能单纯的只凭借成绩,要奉献出教师全部的爱心,从内心深处尊重幼儿的差异。
  三、幼儿教师的爱是鼓励、欣赏
  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总灰姑娘鼓励和欣赏,幼儿得到教师的关爱后会平复紧张的心情,走出自卑,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然后自觉的去学习。欣赏是让幼儿感受到肯定和赞赏的最直接的方式,让幼儿的心灵更加的自尊和自信。
  四、爱是一种行动体验。
  教育是一种爱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用心,用爱的行动燃起学生的希望,当孩子拖着鼻涕走到教师面前时,教师会用纸巾将他擦拭干净;当孩子离开父母大哭时,教师会像妈妈一样抱起他,给他温暖、安慰……教师用行动表达着对学生的关爱,不经意的眼神和呵护都可以让幼儿感觉到教师对他的信任和关心。
  教师是孩子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就是孩子所模仿的对象,教师就是幼儿的镜子。因此,教师应该控制好自己的言行,认识到为人师表担任的责任,孩子长期受到教师的影响,也会随着教师形成良好的品质。
  五、结束语
  幼儿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感情的教育就是一潭死水。这应该是所有教师都认识到的教育的责任。对此,幼儿教师在进行学习和培训的过程中除了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应该从心灵深处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建立民主、公平、平等的思想,在对幼儿的教育中激发自己的热情,用爱心培养幼儿成长。
  参考文献:
  [1]嵇珺.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孙春荣.《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发前后中国幼儿德育的比较[D].云南师范大学,2007.
  [3]于冬青.幼儿园生成课程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
其他文献
Perovskite solar cell 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candidate in flexible electronics due to its high mechanical flexibility,excellent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light weight and low cos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evice structure and materials proces
【摘 要】狄兰·托马斯是二十世纪英国诗坛杰出的诗人之一,他前期(1928-1936)诗风多豪放而热烈,后期(1936-1956)诗风逐渐变得明朗而欢快,风格独特,易于辨别。他的诗歌沿袭了当时风靡欧洲的超现实主义文学特征,但是又不满足于将豪无逻辑的潜意识罗列成串,而是将意象和辞藻进行处理和编排,力图清晰而明确地向读者传达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本论文将结构主义批评方法,潜意识心理学批评方法和宗教原型批评方
期刊
【摘 要】5—6岁阶段的孩子因害怕受罚而试图欺骗,谎话成了保护伞。父母与其发怒,还不如利用这个极恰当的机会跟孩子一起讨论撒谎行为及由此引起的后果。这是帮助孩子分辨真实和想像的最佳时期,比较容易养成诚实的好习惯,并将影响他的一生。本文就大班幼儿的年龄和行为习惯的特征。对说谎这样的行为,展开原因和策略的分析,以达到纠正幼儿撒谎行为的目的。  【关键词】说谎行为;教学策略  我们大人一听到孩子说谎便很生
期刊
【摘 要】长篇小说《我是猫》是由日本名作家夏目漱石所著,文本十分巧妙地选择以一只猫的视角来叙事,从而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叙事效果,并且也在叙事的时候采用猫这个介于可靠与不可靠之间的叙事者展开详细的论述和批判,也就能够激发读者阅读时的新奇感与阅读兴趣,展开对书之中的情节日本社会的思考。同时小说在叙事的时候使用了人与猫之间的互文手法,能够让人们将猫和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了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以及叙事手
期刊
【摘 要】因材施教在幼儿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提升综合素质、完善教学方式,还可以助于幼儿个性和共性的协同发展、挖掘幼儿潜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就幼儿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了解,客观看待幼儿的个性特点,其次,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技术水平,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推动因材施教在幼儿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幼儿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