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脏病理分型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alib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010年Berden等人提出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肾脏病理分型与肾脏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经皮肾活检,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按照Berden分型的流程分为4型(局灶型、新月体型、混合型、硬化型),比较4型患者临床特征、各随访时间点的肾功能、肾脏缓解情况。

结果

共有88例患者入选,局灶型19例(21.6%),新月体型21例(23.9%),混合型32例(36.4%),硬化型16例(18.2%)。22例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19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患者死亡前已进入ESRD)。基线时各型平均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分别为68.04、25.45、30.04、15.16 ml·min-1·(1.73 m2)-1P<0.05)。且随访各期局灶型的肾功能始终最佳,硬化型最差,新月体型及混合型居中且接近。6个月时局灶型、新月体型、混合型、硬化型的肾脏缓解率分别是62.5%、73.7%、57.5%、30.8%(P>0.05),新月体型肾功能改善绝对值明显高于其他组。

结论

局灶型的预后最好,硬化型最差,新月体和混合型居中。Berden分型与肾脏预后有相关性。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金属内肽酶OMA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碎裂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LPS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小鼠被分为野生型(WT)组和OMA1基因敲除型(OMA1 KO)组。检测小鼠Scr和BUN鉴定小鼠AKI模型成功与否。用TUNEL染色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活性检测的方法判断肾脏组织中肾小管细胞凋亡改变。体外实验中,用OMA1 shRNA沉默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微小RNA-15b(microRNA-15b,miR-15b)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向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的调节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138 mmol/L高糖溶液刺激人腹膜间皮细胞株(HMrSV5)24 h,观察高糖溶液对HMrSV5细胞miR-15b表达的影响;转染miR-15b模拟物(miR-15b mimic)使HMrSV5中miR-15b过表达或转染miR-15b抑制剂抑制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中介素(intermedin,IMD)与肾间质血管丢失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80例原发性IgAN患者的肾活检标本,以正常肾组织作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间质IMD、CD31、血管内皮细胞钙依粘连蛋白(VE-cadherin)表达;其中37例患者比较血浆IMD、TGF-β1浓度,分析IgAN患者肾小管IMD与肾间质血管丢失的关系。结果在IgAN疾病早期,患者肾小管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可溶性Klotho蛋白(sKlotho)与心血管疾病(CVD)及全因死亡、CVD死亡的关系,了解sKlotho对M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1年10月在本院接受MHD治疗大于6个月的终末期肾衰竭成年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ELISA法检测血清sKlotho表达。随访60个月,记录新发的非致死性CVD及患者死亡的原因和时间。根据sK
目的比较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公式的差异。方法纳入来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在3 d内完成eGFR评估、24 h肌酐清除率(Ccr)测定的CKD患者。分析体表面积(BSA)标准化的Ccr(Ccr_BSA)和CG公式(eCcr_BSA)、CKD-EPI的肌酐公式(EPI_Cr)、胱抑素C公式(EP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