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则天当政时,吏部的左补阙(五品官)乔知之家里有个宠婢叫碧玉(又称窈娘),清雅秀丽,又能歌善舞,乔知之视为掌上明珠,决定日后娶她为妻。乔家一旦有佳宾或贵客光临,五品小官虽不具备设置舞姬的资格,乔知之也要让碧玉以自家人的名义出面应酬,她的姿色和演技总能博得满堂喝彩。时日一长,碧玉的艳名也就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俗话说财不宜外露,美不宜张扬,可财富过盛或美色拔萃之家,往往又按捺不住兴奋之情,总是想对外炫耀。似乎外人也称道这样的财富和美色,会使他自己的“享受”更上一层楼。财色迷人的心窍,谁占有了财与色,谁也就染上了一种很难克服的、极度虚荣的幼稚病。
“乔家艳婢,美慧无双”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武承嗣的耳中。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亲侄儿,当时是武家的大红人,深受武则天的赏识,被封为魏王。有一度甚至打算立他为太子。听说乔家有绝色,他便以邀请碧玉到魏王府中教内眷梳妆为借口,将她骗到府内,就再也没有放她出来。这个乔知之也太无知了,自己“美慧无双”的宠婢,怎么就能往虎口里送呢。
乔知之的心上人被骗走,他忧愤成疾,写下了一首《绿珠怨》: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昔日可怜君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关,常将歌舞借人看;
意气雄豪非分理,骄奢势力横相干。
别君去君终不见,徒劳掩袂伤红粉;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红颜为君尽。
《绿珠怨》的语义是双关的,诗里用碧玉的口吻说道:“我们相处是很幸福的,遗憾的是没有关闭闺房,却将动人歌舞示于外界,想不到引起了强权暴力的横加干涉;与君分离,实在太痛苦了,实不如香消玉殒,与君永诀,为君而死!”
乔知之将这首诗抄在白绢上,设法买通了魏王府的仆人,将诗绢送到了碧玉手里。男女之间关于爱情的诗作,直有“点穴”之功。碧玉读诗后,哭泣三日,水米未进,她偷偷地将这首诗系在裙带上,投井而死。武承嗣让人打捞上尸体,他看见了裙带上的诗绢,十分窝火。当即让人捏造了个罪名,将乔知之关进监狱,四个月后,斩杀于南市。
官场在“猎艳”二字上,可真是“意气雄豪非分理,骄奢势力横相干”。碧玉和绿珠有几个相似之处,名字相近,色艺皆为众,被劫夺而自裁的遭际也大体一致。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感情二字。物质、性欲、感情为婚姻的三大要素,诸多美女的特质是极其重情,似乎她们就是为了“爱情”才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这等神秘的、珍重的、说不清白的情愫,涉及到美女们的品格和生命。绿珠与碧玉之间,也有微妙的差异。如果说生不同时却共为殉情,碧玉之殉情似乎还有一些价值可供后人参照,因为乔知之与石崇比较,乔知之虽是幼稚无知,是个重情的傻气文人,可还不是个动不动糟践、残杀女婢的石崇之辈,碧玉被劫进魏王府后,乔也还珍重感情,忧愤成疾,递诗言志,仿佛还是个值得碧玉去为之献身的角色。
权力的车轮在向女色方向滚动时永远是无情的,石崇与绿珠也罢,乔知之与碧玉也罢,谁阻拦他,抵御他,他就碾碎谁,毁灭谁;男方与女方一并毁灭。
俗话说财不宜外露,美不宜张扬,可财富过盛或美色拔萃之家,往往又按捺不住兴奋之情,总是想对外炫耀。似乎外人也称道这样的财富和美色,会使他自己的“享受”更上一层楼。财色迷人的心窍,谁占有了财与色,谁也就染上了一种很难克服的、极度虚荣的幼稚病。
“乔家艳婢,美慧无双”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武承嗣的耳中。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亲侄儿,当时是武家的大红人,深受武则天的赏识,被封为魏王。有一度甚至打算立他为太子。听说乔家有绝色,他便以邀请碧玉到魏王府中教内眷梳妆为借口,将她骗到府内,就再也没有放她出来。这个乔知之也太无知了,自己“美慧无双”的宠婢,怎么就能往虎口里送呢。
乔知之的心上人被骗走,他忧愤成疾,写下了一首《绿珠怨》: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昔日可怜君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关,常将歌舞借人看;
意气雄豪非分理,骄奢势力横相干。
别君去君终不见,徒劳掩袂伤红粉;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红颜为君尽。
《绿珠怨》的语义是双关的,诗里用碧玉的口吻说道:“我们相处是很幸福的,遗憾的是没有关闭闺房,却将动人歌舞示于外界,想不到引起了强权暴力的横加干涉;与君分离,实在太痛苦了,实不如香消玉殒,与君永诀,为君而死!”
乔知之将这首诗抄在白绢上,设法买通了魏王府的仆人,将诗绢送到了碧玉手里。男女之间关于爱情的诗作,直有“点穴”之功。碧玉读诗后,哭泣三日,水米未进,她偷偷地将这首诗系在裙带上,投井而死。武承嗣让人打捞上尸体,他看见了裙带上的诗绢,十分窝火。当即让人捏造了个罪名,将乔知之关进监狱,四个月后,斩杀于南市。
官场在“猎艳”二字上,可真是“意气雄豪非分理,骄奢势力横相干”。碧玉和绿珠有几个相似之处,名字相近,色艺皆为众,被劫夺而自裁的遭际也大体一致。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感情二字。物质、性欲、感情为婚姻的三大要素,诸多美女的特质是极其重情,似乎她们就是为了“爱情”才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这等神秘的、珍重的、说不清白的情愫,涉及到美女们的品格和生命。绿珠与碧玉之间,也有微妙的差异。如果说生不同时却共为殉情,碧玉之殉情似乎还有一些价值可供后人参照,因为乔知之与石崇比较,乔知之虽是幼稚无知,是个重情的傻气文人,可还不是个动不动糟践、残杀女婢的石崇之辈,碧玉被劫进魏王府后,乔也还珍重感情,忧愤成疾,递诗言志,仿佛还是个值得碧玉去为之献身的角色。
权力的车轮在向女色方向滚动时永远是无情的,石崇与绿珠也罢,乔知之与碧玉也罢,谁阻拦他,抵御他,他就碾碎谁,毁灭谁;男方与女方一并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