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10长期暴露与中国北方城市居民慢性支气管炎发病风险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来源 :环境与职业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he_8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大气颗粒物污染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慢性支气管炎(CB)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大多并发肺气肿及肺心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负担.而有关颗粒物长期高暴露对CB影响的研究仍然有限.[目的]研究高浓度PM10长期暴露与居民CB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于1998-2009年对中国北方四城市(日照、天津、沈阳、太原)的37 915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居民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人口学、生活方式、疾病史等信息,由研究对象自述CB患病情况.PM10浓度来源于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站点,以从纳入队列至CB发病期间内PM10的年平均浓度作为暴露估计值,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发病风险比(HR)及其95%可信区间(CI),并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受教育程度、经济、吸烟以及户外锻炼等因素与PM10暴露的交互作用.[结果]平均随访11.78年,其中CB新发病例354人,累计发病率为9.3%.研究对象基线年龄为(44.09±13.87)岁,BMI为(22.64±2.95) kg·m-2.调整年龄、性别、BMI、生活方式、CB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PM10每增加10 μg·m3,发生CB的HR (95%CI)为1.616 (1.546~1.688).分层分析中,PM10与CB发病关联在不同年龄、BMI、受教育程度、锻炼状态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交互<0.05);与年龄<45岁[HR (95% CI):1.324 (1.252~1.401)]、BMI<24 kg·m-2[HR (95% CI):1.553 (1.477~1.634)]、受教育程度低[HR (95%CI):1.582 (1.502~1.667)]、户外锻炼不活跃[HR(95%CI):1.489 (1.407~1.576)]的人群相比,年龄≥45岁[HR (95% CI):1.888(1.787~1.996)]、BMI≥24 kg·m2 [HR (95% CI):1.825 (1.673~1.992)]、受教育程度高[HR(95%CI):1.753 (1.614~1.904)]、户外锻炼活跃[HR (95% CI):1.800 (1.687~1.920)]的人群与PM10暴露的交互作用更强.在敏感性分析中结果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长期暴露于高浓度PM10可能会增加我国北方城市居民CB发病风险,对年龄≥45岁、BMI≥24 kg·m-2及户外锻炼活跃者影响更强.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基于视频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它是智能视频监控、人机交互、移动机器人
霍尔探头低温标定装置是为了霍尔探头进行低温下高精度磁性能测量的实验工具。标定装置内,探头的导冷结构的温度分布以及低温下的冷缩变形对霍尔探头标定的准确性有直接的影响。本文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对霍尔探头低温标定装置的导冷结构进行了稳态热分析和冷缩变形分析;对低温下霍尔探头的焦耳效应进行了模拟,研究了霍尔探头的焦耳效应对其标定温度的影响;最后,对低温下磁化块磁性能测量系统进行了的温度模拟,得出来霍尔探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