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指数精准指导下高功率消融在肺静脉隔离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在损伤指数(LSI)指导下心房颤动(房颤)高功率(HP)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连续入选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行房颤(包括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患者77例,分为HP组和常规功率(CP)组,两组均以LSI为参考。HP组采用40~50 W功率消融,CP组采用30 W功率消融。所有患者LSI目标值为前壁和顶部5.0~6.0,后壁和底部4.0~4.5。消融终点为双侧肺静脉隔离,比较两组肺静脉隔离时间,LSI及贴靠压力、阻抗,并发症发生率,X线曝光时间及剂量等差异。

结果

共有CP组40例,HP组37例患者入选,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①肺静脉隔离成功率均为100%,单次消融6个月维持窦性心律者HP组和CP组分别为30例(30/37,81.1%)和31例(31/40,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双侧肺静脉隔离消融时间:HP组消融时间显著低于CP组[(23.7±10.4) min对(33.8±11.2) min,P=0.001]。③HP组贴靠压力<10 g的消融点占比显著低于CP组(40.6%对25.1%,P<0.001),HP组阻抗下降值在11~15 Ω(25.3%对19.1%,P<0.01)及15~18 Ω(22.9%对19.1%,P=0.01)较CP组高。④HP组与CP组X线曝光时间和曝光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10.8) min对(13.3±11.4) min,P>0.05;(51.1±78.4) mGy对(67.6±84.8) mGy,P>0.05]。⑤并发症: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普通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传统低功率消融相比,以LSI为指导的房颤HP消融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缩短房颤消融时间,降低左心房后壁贴靠压力。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厦门市老年人高尿酸血症(HUA)发病情况和因素,为后续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与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12月在厦门市湖里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60~80岁老年人3 650例,对其生活方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并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相关因素对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影响。结果3 650例受检者中,高尿酸血症
人口老龄化增加了人类衰老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的需求。传统上一般采用时序年龄(chronological age,CA)即日历年龄来描述人体的衰老情况,然而个体之间衰老过程和速度是不一致的,存在明显的生物衰老个体差异,因而CA不能真实地反应个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状况,存在不准确、错误判断等缺陷,无法准确地描述人体的衰老程度。近年来提出采用生物学年龄(biological age,BA)来更加综合准
认知障碍会增加跌倒风险,是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早期的步态障碍(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也可以预测神经退行性疾病。因此,认知障碍和跌倒并不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二者高度相关并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机制。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认知障碍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并为未来跌倒预防与相关临床干预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建议。
目的评估肺静脉隔离(PVI)联合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LSP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2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PVI联合PBMV治疗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LSPAF的患者11例,其中男2例,年龄(58.2±10.0)岁,在三维电解剖系统(Carto)指导下完成PVI,以达到全部肺静脉-心房间电隔离为消融终点,然后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