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诉一体模式下双向通报机制的建构

来源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olence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捕诉分离”案件中,由于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分属于不同的检察部门负责,客观上导致侦查活动存在一定的“监督盲区”,这既不利于引导侦查取证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侦查监督力量的有效整合,同时也不利于落实司法责任制的要求.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通过在“负责逮捕的检察院”与“负责起诉的检察院”之间建立“双向通报”机制,明确各自在不同办案环节的职责,重点解决“捕诉分离”案件中侦查监督工作出现空白的问题.
其他文献
目前,本科职业教育仍处试点阶段,打造职业本科“金课”存在一些现实困境:教师对“金课”认识不到位;缺乏“金课”认定标准;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更好地推进职业本科“金课”建设,在深度分析“金课”建设内涵及其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从提高老师们对“金课”的认识;职业本科“金课”标准打造;制定“金课”建设激励制度;构建“金课”建设教师梯队;打造职业本科“金课”课程群;“金课”关键是课程设计要“金”,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职业本科“金课”建设路径.
文章从基层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角度分析了杭州市S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的现状并归纳了S派出所现阶段警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地调研S派出所警务运行工作后总结并提出了派出所在警务运行机制过程中的创新性发展,旨在实现警务运行机制的新拓展,实现警务能力的新提升.
对虚假诉讼进行监督是人民检察院的必要职责.当前虚假诉讼检察监督面临诸多困境,如虚假诉讼识别、虚假诉讼查证等.检察机关应从构建虚假诉讼线索发现机制、监督查证机制、强化虚假诉讼的打击效果等方面加强对虚假诉讼进行监督,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司法公正与权威.
“三融”培养模式是在教育改革视域下提出的人才培养新思想,将其运用到经管教学中,为经管教学的革新指明方向,也增强经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而如何在经管教学中有效运用“三融”培养模式,成为学校教学改革较为关注的话题.对此,依据“三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三融”培养模式在经管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并提出“三融”培养模式在经管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实践路径.
教育是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从个人发展角度还是国家发展角度,做好教育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不仅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传统教育教学工作的众多问题,同时也在针对性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了教育工作质量的优化发展.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逐渐由小学教育扩展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对于正常教学工作的展开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教师的发展而言也有深远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传统的经济统计专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经济统计学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我国高校目前在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本文剖析了我国传统统计学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统计专业教学的一些建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跨境犯罪越发猖獗.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通过网络交友来诱导投资赌博类诈骗犯罪.该类犯罪呈现跨境犯罪的趋势,犯罪周期长、组织性强,以社交软件为犯罪载体,精准筛选犯罪对象并具有较高的智能性.目前针对该犯罪的侦查,在跨境侦查,跨境取证,破案时机选定,赃款追缴的问题上存在难点.针对特点和难点,进行对策的探究梳理,应加强全球协作,应用科技打击犯罪,运用大数据进行证据保全以及强化对犯罪产业链的打击,以推动对该类犯罪的侦查和打击.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也有了更加蓬勃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如何与当前形势相适应,是高校专业建设时亟待解决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新型教学设计方案——将“产教融合”运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以及为这种模式所建设的一系列完整的教学改革方案.
“邓宁-克鲁格效应”由社会心理学家大卫·?邓宁和贾斯汀·?克鲁格在1999年实验调研后提出,在大学生就业上主要体现为求职学生群体在虚妄优越感的驱动下产生的“就业不充分”“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匹配度不精准”等现象.随着国内疫情的渐趋平稳,“休眠”已久的各项经济活动重新活跃起来,但疫情对我国就业数量和质量的不利影响还存在,其中对高校毕业生的冲击尤为明显.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依据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探析大学生就业匹配精准化工作的实践路径,从而扩大高校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导向明确、匹配精准的就业人才.
随着国内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量明显提升.高等院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理应肩负起为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重任.而跨界课堂理念是高等院校数学课程改革重要助力,同样是高等院校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改善教学弊端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跨界课堂理念背景下高等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