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n’t It Funky Now?James Brown风格Funk吉他教学

来源 :乐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15106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unk音乐教父”James Brown
  James Brown出生于1933年5月3日,是Funk音乐最主要的创始人,被稱作“Funk音乐教父”。
  虽然他早期的风格延续了传统黑人音乐的Soul和Gospel曲风,但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他将音乐的重心转向节奏与律动。
  1965年,他发布了“Papa Got a Brand-New Bag”和“I Got You (I Feel Good)”等以节奏和律动作为主导的音乐,让世界首次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Funk。
  在60年代末与70年代初,随着“Ain’t It Funky Now”“Get Up (I Feel Like Being a) Sex Machine”“The Payback”等经典歌曲的诞生,Funk音乐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Chicken Scratch”
  虽然吉他在Funk音乐中并非是主要的solo乐器,但它们无疑是“点燃”律动非常重要的部分。Jimmy Nolen(James Brown乐队1965~1970年间的吉他手),发明了Funk音乐中重要的“Chicken Scratch”吉他演奏——使用左手闷住琴弦,用右手进行快速的十六分音乐扫弦——通过这样无音高的节奏演奏将吉他变成了打击乐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条基础的“Chicken Scratch”演奏。在练习时,左手需要轻轻放置于琴弦上,来“闷”住所有弦;同时右手扫弦在保证十六分音乐准确性的基础上,还需十分放松。建议先从慢速开始演奏,保证了音乐与节奏的前提下,逐渐提高演奏速度。
  属九和弦
  属九和弦是James Brown音乐中最常出现的和弦。属九和弦是在属七和弦的基础上,加入了和弦延伸音9。例如,C属七和弦(C7)包含C、E、G、B?,分别为1、3、5、?7;为了构成C9和弦,我们需要添加与根音C音程关系为大九度的D,即为9音。所以C9和弦包含 C、E、G、B?、D。
  在Funk吉他演奏中,一个常用的属九和弦指型为 (可省略五音):
  在James Brown 1970年的单曲“Get Up (I Feel Like Being a) Sex Machine”的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A?9和弦的应用。
  属七十三和弦
  属七十三和弦是Funk音乐中非常重要的和弦。和弦延伸音十三与和弦根音构成大十三度,即大六度再加一个八度。随着十三音的增加,属七十三和弦包含了1、3、5、?7、13。以C7(9,13)为例,它包含有C、E、G、B?、D、A。
  在Funk吉他演奏中常见的指型为:
  “Get Up (I Feel Like Being a) Sex Machine”
  和弦延伸音13与5音的交替已经成了Funk吉他的标志性演奏之一。“Get Up (I Feel Like Being a) Sex Machine”的主吉他Riff就利用了延伸音13与5音的交替,创造出了非常有特色的声音。
  小九和弦
  小九和弦也是Funk音乐中常出现的和弦,它包含的音级为1、?3、5、?7、9。例如,C9和弦含有C、E?、G、B?和D。
  以下是在Funk音乐中常出现的指型:
  “Super Bad”
  在James Brown 1971年的单曲“Super Bad”中,我们可以听到D-9与“Chicken Scratch”的使用。
  单音连复段
  单音连复段也常在Funk吉他演奏中出现。例如,在“Super Bad”中,我们可以听到强调了D-7和弦的单音吉他连复段。
  在1972年的单曲“Get On the Good Foot”中,我们可以听到强调了D-7(13)的单音吉他连复段。
其他文献
[摘 要]时代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因而大学英语教学也由传统教学向智慧教学转型。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探讨构建大学英语智慧教学的必要性及构建方法和途径。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强化学生的思辨创新能力等,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探索大学英语智慧教学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建构主义 新时代 大学英语 智慧教学  引 言  在国际交流变得更加频繁的背景下,高
[摘 要]引进和培育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通过对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针对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和专业化水平偏低等问题,从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深化“三双”团队建设模式、构建四级分类培养体系、创新五项内生驱动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培育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