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稻米品质特性分析

来源 :粮食与食品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p_d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测定了2020年江苏地产稻米的187份样品品质指标,包含食味值、直链淀粉及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江苏地区稻米蛋白质含量测定范围6.04%-10.34%,直链淀粉含量6.1%-27.8%,食味值与蛋白质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18,食味值与直链淀粉相关性不明显,可进一步探索影响食味口感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对海南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海南省2011—2019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和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9年全省报告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例数分别为16例、14例、29例、29例、28例、24例、31例、28例和33例,合计232例,占各年度病例总数构成比为5.99%。人群分布以男性为主,均未婚,18~24岁年龄组占87.07%,大专及以上文化占76.72%。男男性行为(MS
目的了解广东省青年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增强流动人口的疫情防控能力。方法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委动态监测资料中的广东省数据进行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抽取5431份有效数据,其中至少接受过一种类型教育的有4507人(83.1%),主要为生殖健康与避孕(69.9%)及妇幼保健/优生优育(72.7%)教育类型。经二元Logistic分析发现:在婚比不在婚高(OR=1.442,95% CI:1.242~1.672),主要职业在国家机关单位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中高风险人群休闲类身体活动(RPA)情况,探讨健康信念因子对该人群RPA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门头沟区成人进行横断面调查。以其中614例ICVD中高风险人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信念模式构建RPA的健康信念因子,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健康信念因子对ICVD中高风险人群RPA的影响。结果 ICVD中高风险人群RPA中位数为4.4日千步当量,充足率为11.3%。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后,促进提示因素对RPA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值
本研究比较了惰性粉对7种海南地区高抗性扁谷盗系害虫的致死效果,并探讨了不同条件下惰性粉对海南地区扁谷盗系害虫的防治效果影响。结果表明:惰性粉对海南地区7种高抗性的扁谷盗系害虫的防治效果相近,均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惰性粉含量的增加、环境温度的升高、环境湿度的的下降、粮食水分的下降都有利于提高惰性粉对7种高抗性扁谷盗系害虫的致死效果;杂质含量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影响惰性粉的杀虫效果。
本文从酶法脱胶原理、酶法脱胶主要用的磷脂酶、酶法脱胶的工艺流程及酶法脱胶近些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酶法脱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效果,一些酶法脱胶上的创新,以及酶法脱胶目前投入工厂实际应用还存在的问题,为大家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以粮食平房仓为例,介绍了仓房低温改造的措施及工程应用效果。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及近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丰台区2~3所幼儿园、2~3所小学、2~3所初中、2~3所高中、1所职高,对儿童青少年开展包括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的近视筛查。结果 2018—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分别为62.99%,57.65%和55.85%,近视率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丰台区6岁儿童近视率15.63%,小学生近视率42.62%,初中生近视率81.44%,高中生近视率93.81%,职高生近
本试验跟踪测定了氮气气调储粮仓和磷化氢熏蒸仓稻谷质量情况,研究了氮气气调储粮对稻谷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气调储粮可以延缓稻谷的脂肪酸值变化,与磷化氢熏蒸保管的稻谷脂肪酸值变化有明显的减缓作用。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学生与家长的感知差异情况。方法于2020年5—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黑龙江省、北京市、广东省、福建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及安徽省等地的128所小学的11 814对小学生及其家长,得到疫情期间居家封闭环境下小学生学习、休闲与体育锻炼、人际交往、疫情认知及心理状况,采用Kappa检验及McNemar检验对亲子感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孩子开始上网课(Kappa=0.82,P <0.05)及最常联系的外人(Kappa>0.78,P <0.05)上亲子感知一致性
为研究液压滑阀内泄漏规律,搭建了滑阀内泄漏模拟实验台,对10,16,20 mm 3种阀芯直径的滑阀正常间隙(5μm)和过大间隙(40μm)下的泄漏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正常间隙还是过大间隙下,滑阀内泄漏都是层流,并得到了径向间隙、密封长度、压差、阀芯直径等因素对泄漏量的影响规律。此外,发现由层流公式得出的理论泄漏量与实测泄漏量总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分析得出偏差可能是由于油液温度、阀芯偏心、倾斜和流态的变化引起的。研究结果可为滑阀内泄漏量的预测、阀的设计和使用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