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栽培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ao663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地与整地
  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当土壤黏重时,要进行深耕整地,增加松土层,耕后耙压,耙碎坷垃,整平地面,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分蒸发。耙压后,起高垄,使垄高20公分。
  二、施足底肥
  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需要的肥料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足底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的底肥可用腐熟的堆厩肥和人畜粪等农家肥,配合磷、钾肥。一般要获得2500公斤的产量,亩施农家肥要3000-4000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底肥应结合作畦或挖穴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以利于植株吸收和疏松结薯层。
  三、品种选择
  在北方要选择耐寒、抗逆性强的中熟品种或晚熟品种进行栽培。选择薯形规整,,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1-2两大小适中的健康种薯作种。选择种薯时,要严格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
  四、种薯处理
  1.切块
  种薯切块种植,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破除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但切块时,注意切刀要消毒,否则易通过切刀传病,引起烂种、缺苗或增加田间发病率。同时,切块不要过大,否则会造成浪费,一般以切成20-30克为宜。切块时要纵切,使每一个切块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
  2.小整薯作种
  小整薯作种的优势之一是可避免切刀传病,小整薯作种的优势之二是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强,播后出苗早而整齐,每穴芽数、主茎数及块茎数增多。因而要采用25克左右健壮小薯作种,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不过小整薯作种的优势之一的劣势是小薯生长期短,成熟度低,休眠期长,有时还会早衰现象。因此在栽培时要掌握适当的密度、一定要提前催芽,种植已发芽的小整薯,同时增施钾肥,并配合相应的氮磷肥,提高小整薯作种的生产潜力。
  3.催芽
  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催芽方法:种薯应放在15-20度的室温内进行催芽,平铺二至三层,隔天翻动一次,利于种薯均匀见光,同时发芽,当芽长到1-2cm时,可将室温控制在10-12度内进行炼芽,使芽变绿。催芽时,种薯用0.5-1ppm赤霉素液或0.1-0.2%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2%硫脲浸种20分钟,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五、适时播种
  北方地区宜在5月15日到25日播种马铃薯,这个时期北方温度转暖,地面温度已达10-15度,正适合马铃薯出苗生长,生长期适当,可提高产量。
  六、合理密植
  马铃薯合理密植的原则是种薯大宜稀,种薯小宜密,生育期长的宜稀,生育期短的宜密,一般每亩可拨5000-5500穴,每穴保证4-5个主茎数,这样的经济指标最佳。
  七、田间管理
  1.抓好水管,保持土壤湿润:马铃薯整个生长阶段需水量较大;要求土壤最大持水量保持在70%一80%为宜。下种后先浇一次全沟“跑马水”,以湿润土壤。同时亩用乙草胺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进行芽前除草。出苗后,如遇干旱再浇半沟“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齐苗后至现蕾前,结合中耕适当培土,利于块茎的形成和膨大,也可防止块茎裸露。现蕾至开花阶段,块茎开始形成和膨大,这时需水量激增,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2%,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到成熟期,水分不能过多,水分过多易使土壤通气变劣,导致田间烂薯,所以进入成熟期遇梅雨季节,要注意开沟排积水。
  2.结合中耕,施足追肥: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大。据试验,每生产 500公斤,-块茎,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5— 3.0公斤,磷0.5—1.5公斤,钾5.6—6.5公斤。在氮、磷、钾三要素中,马铃薯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较少。因此,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应掌握“攻头、保中、控尾”的施肥原则。当幼苗出土80%— 90%时,应重施一次速效提苗肥,每亩用碳酸氢铵2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兑水1500公斤进行浇施;出苗后15天,结合第一次中耕培土,每亩用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进行撒施;在现蕾期结合第二次中耕,再施一次结薯肥,每亩用复合肥20公斤,尿素5公斤穴施。注意化肥施用时,不能直接接触植株茎部,以防止“伤苗”。同时在施结薯肥时,亩用200ppm的多效唑溶液100公斤进行喷施,以抑制薯苗徒长,矮化植株,达到增加分枝的目的。
  3.病虫害防治:马铃薯整个生育过程中,后期的病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务必注意防治。目前,我市主要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疮痂病、干腐病、癌肿病、霜霉病、青枯病等。在防治上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早播、加厚培土层,均有显著的效果。若遇发:生真菌性病害,应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并’每隔10天喷药一次。目前可选用69%安克锰锌、64%杀毒矾、72%杜帮克露等:农药,每次防治最好采用轮换用药,以提高防治效果。主要虫害有蚜虫、28星瓢虫、地老虎、蛴螬及马铃薯蛾等,可选用一般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八、收获
  在马铃薯收获前半个月将地上茎割除,促进薯皮充分木质化,防止病虫害,同时也可以提高产量,每亩地可以提高产量30-50公斤。
  (作者单位:151631黑龙江省青冈县芦河镇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应用北京20个常规气象站1976—2015年逐日观测及同期北京城市发展数据,并借鉴一个新的城、郊区代表站点分类方法,分析了北京地区相对湿度的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
以讷河市气象观测站50a观测资料为基础,研究1961-2010年讷河市气温、降水、积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和积温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年份之间波动较大。气候变化对讷河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对县境内流动的动物,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所实施的检疫,即到场、到户、到指定的产地实施检疫。开展产地检疫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把动物
一、插秧机的特点  1.机器性能可很好地满足现代水稻群体质量栽植的定穴、定量、宽行、浅栽要求,能保证基本苗的数量、秧苗浅栽的低节位分蘖、宽行的通风透光特性。  2.所插的秧苗要求按标准规范育成规格均匀一致的毯状秧苗。  3.插秧机的分体式浮板及液压仿形装置,基本上解决了由于壅泥、壅水及栽插深度不一致的问题,确保了机插质量。  4.插秧机上配有高速取秧数量的手柄,可以方便调整插秧机抓取带土小苗的数量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在生产中常受多种病害的侵袭,造成严重减产,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玉米大斑病就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文章介绍了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症状和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