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奇怪的肚子疼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c198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磊是个四年级男孩,今年11岁,白净,乖巧,有礼貌,很可爱。但李磊最近的行为却把父母愁坏了。一到上学时间,李磊就会肚子疼;不去上学,几小时后又自然好了。跑了多家医院,医生都束手无策,全面检查也没有任何异常。夫妇俩考虑可能是心理问题,找到了我。
  经询问得知,由于生意忙,李磊的父母几乎没管过孩子。他常常是在姥姥家几天,在奶奶家几天。三年级时考试成绩倒数第一,出于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夫妇俩这才把他带到身边。但李磊妈妈脾气不好,经常打骂他,还不许哭,有时候看他作业写不好,气急了还会把他赶出门外。不过也有特殊情况,每次李磊生病,因为想起孩子小时候没有好好照顾,她就觉得心中愧疚,便寸步不离地守着,要啥给啥,百依百顺。
  
  小男孩那点小心事
  
  李磊对父母的变化也感受很深。单独会话的时候,他告诉我:“我一闹肚子,爸妈就在家里照顾我,妈妈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对我特别好。有时候,我真喜欢那种感觉……”
  由此不难看清,李磊的肚子疼从心理学来说,叫作躯体化障碍。通俗地说,就是心病跑到身体上来了。那么,李磊有什么心病呢?
  一是亲情压力:父母特别是母亲给孩子的亲情,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李磊是从小“扔”大的,对母爱的需要长期没有得到满足。心灵对亲情渴望,是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
  二是学习压力:三年级是一个转折期,有些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上出现滑坡。李磊被从小“扔”大,转折期也没得到父母的指导,结果成了“倒数”。这也是让李磊非常害怕的压力。
  
  训练有“速”的肚子疼
  
  心理学家做过实验:把小白鼠关在特制的箱子里,它们乱跳乱蹦,偶然碰到一个杠杆,就得到了食物。之后每次碰到杠杆都可以得到食物,它们就逐渐学会碰那根杠杆来索取食物。人的许多行为也是这样“学会”的,李磊就是如此。
  亲情需要,渴望补偿;学习压力,希望逃避。怎样做呢?偶然的肚子疼,让他得到了父母的疼爱,缓解了亲情需要的压力,不必去上学又逃避了学习压力。既然肚子疼可以得到这样两大“好处”,于是一而再,再而三,李磊“学会”了“按时”闹肚子。但也不能认为李磊是装病,因为躯体化障碍不是有意识的活动。所以,李磊是在不知不觉地“扮演病人”。
  
  两代人的心理处方
  
  怎样才能帮助李磊消除肚子疼的怪病,不再“扮演”病人呢?
  一是认知领悟:李磊要认识到自己的肚子疼是心理问题,激发努力自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家长要确认孩子的肚子疼不是躯体疾病,强化帮助孩子自救的信念。心理咨询的实践证明,家长盲目的“软心肠”,常常会让孩子的自救半途而废。通过上面的心理咨询会话,母子达到了比较好的领悟。
  二是行为矫正: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撤销”以前扮演病人的“好处”。一是不要因为肚子疼就逃避学校,要坚持到学校上学;二是在孩子肚子疼的时候,父母不给予特别关爱。这样,李磊慢慢地就不再闹肚子了。当然,父母在孩子坚持上学的时候给予应有的关注,对于行为矫正也是非常必要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李磊的父母告诉我说,孩子能够坚持上学了,虽然偶尔还会出现肚子疼,却再也没有耽误正常上课。
其他文献
数学学习困难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学生,非智力型数困生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类型。本文根据实际测验与观察,确定L为干预对象,从多方面对L实行干预,帮助他摆脱数学学习困难。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的教学改革要想顺利进行需要讲求一定的策略.它应该始于坦诚、公正、开放、合作原则下的以科学的方式进行的充分沟通.它的基本步骤是循序渐进,分三个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