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勇士》的叙事策略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u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汤亭亭是美国华裔文学界的杰出作家,1976年她发表了《女勇士》,获得该年度“国家图书批评界奖”非小说类最佳图书奖,成为美国华裔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本文拟对这部作品的叙事层次、多重视角、虚实结合等叙事策略逐一分析,更深入地理解美国华裔所处的窘迫处境以及他们对自我身份的探求和认知。
  关键词:女勇士;叙事策略;文化身份
  作者简介:李亚敏(1990-),女,汉,河南郑州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6--01
  一、嵌套的叙事层次
  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如果他的行为是叙述的对象,那么他本身反过来也可以参与到叙述故事当中去。而在他叙述的故事中,很可能有另一个人物在叙述着另一个故事,如此无限扩展。
  这种嵌套结构,在《女勇士》中运用得淋漓尽致。《女勇士》的第一章“无名女人”就是这样一个嵌套结构,它由三个相关的叙事层构成。这三个叙事层分别是:(1)姑妈的故事,由母亲讲述的关于“我”的无名姑妈的故事;(2)母亲的故事,“我”所叙述的母亲作为姑妈故事的见证人的故事;(3)经验的我的故事,“我”讲述少女时期首次听母亲讲述的故事。在这个嵌套式的叙事层次中,“我”是第一叙述者,母亲是第二叙述者。就总体叙事框架而言,(2)是最先的叙述层次,即元叙事层,然后经过(2)进入(1),母亲所讲述的姑妈的故事的版本,即内叙事层;再由(1)进入(3),就是由姑妈的故事引发经验的我的故事,外叙事层;然后由(3)回到(1),也就是“我”对姑妈的故事的想象中的还原,故事回到起点层次。通过这一复杂的叙事层次和两个叙述者母亲与女儿对姑妈的故事的几次叙述,女儿终于从故事之外进入故事之内,将姑妈的故事变成了“我”的故事。
  二、复杂的叙事视角
  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上述叙事结构,《女勇士》这部小说的叙事视角的复杂性便不言而喻。第一人称叙事是文本的主要叙事视角,但是第三人称叙事在有些章节也出现了。
  申丹教授在研究不同叙述视角的分类时提到:“若要合理区分视角,首先必须分清叙述声音与叙事眼光……‘叙述声音’即叙述者的声音;‘叙事眼光’指充当叙事视角的眼光,它既可以是叙述者的眼光也可以是人物的眼光。”《女勇士》的主要“叙述声音”是现在的“我”,但是“叙述眼光”却非常复杂,每个章节互不相同:1)“无名女人”,叙述了关于姑妈的故事,“叙述眼光”有经验的“我”、叙述的“我”、母亲;2)“白虎山学道”,主要故事是“我”幻想自己成为花木兰,“叙述眼光”有现在的“我”和童年的“我”;3)“乡村医生”,讲述了母亲“勇兰”年轻时在中国学医、行医的英勇经历以及现在“我”与母亲的关系,“叙述眼光”有母亲和叙述的“我”;4)“西宫门外”,以母亲的眼光讲述月兰姨妈的故事;5)“羌笛野曲”,主要地讲述了“我”的失语、沉默到艰难发声的整个历程、我的妥协以及蔡琰的故事的隐含意义,“叙述眼光”有叙述的“我”和经验的“我”。
  汤亭亭使用这样的叙述方式使故事更富层次感。同时,“我”用三种不同的叙述眼光来讲述故事也体现了我的成长历程:我对于母亲所讲述的中国故事以及母亲所代表的那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由开始的畏惧、疏远到质疑再到最后的深刻反思。
  三、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
  《女勇士》的另一独特的叙事策略是其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首先,其英文标题就是体现虚实结合得很好的例子。单看主标题“The Woman Warrior”,就会使我们体会到其中的反抗和斗争意味;对美国历史略有了解的人也许会想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的女权运动;有些知道汤亭亭曾经积极参加女权运动的读者,可能会以为“The Woman Warrior”指的就是汤亭亭本人。然而,虽然小说作者事实上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并且反对使用暴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部小说在内容上却似乎暗示着要用战争来解决问题。“Warrior”的原本涵义是指古代战场上的骁勇战士,一般用来指男性,但作者并没有使用“Warrior”的阴性词“Warrioress”,这事实上解构了“Warrior”传统的阳性用法,另一方面也是对女性地位的提升;“The Woman Warrior”在小说里实际指花木兰,但我们都能看出,她并不是文本中的主角,除了花木兰以外,蔡琰、勇兰等都可以被看作女勇士,这样一来就使文本跨越了自传的界限,而成为(华裔)女性的一部历史。副标题“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中所体现的强烈的自传意味与主标题中明显的神话色彩形成了一种交错感。“Memoirs”,指自传或回忆录,暗指此作品为非虚构作品;而“Girlhood”又使我们觉得它似乎带有成长小说的元素。可是“among Ghosts”的出现又使之前的非虛构限定因素变得不那么站得住脚,它似乎又有可能是一部虚构作品。
  四、结论
  《女勇士》是美国华裔文学界的杰出作品,更是文本主题与技巧结合的经典之作。汤亭亭在《女勇士》中采取了嵌套的叙事层次、复杂的叙述视角、虚实结合等叙述手段,使整部作品的效果更加耐人寻味,并引起了不同性别、种族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大相径庭的反应和对于文本的多方面的理解和多角度的讨论。总之,虽然《女勇士》的文体难以界定,但汤亭亭独特而又巧妙的叙事策略决定了主题的多角度特征和读者的多重接受效果。
  参考文献:
  [1]蒋翃遐. 戴维·洛奇小说《换位》的经典叙事学解读[J]. 当代外国文学,2012(2):61-69.
  [2]申丹. 对叙事视角分类的再认识[J]. 国外文学,1994(2):65-74.
其他文献
摘 要:舒克申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人类情感与思想的敏锐感知,将这個隐藏的世界描绘了出来,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呈现了人类精神的巨大困境。本论文主要分析了舒克申笔下人物的三重精神困境及其根源:堕入物质世界,深受世俗奴役;与他人相互为敌,忍受孤独的痛苦以及对存在的困惑与折磨。  关键词:舒克申;短篇小说;精神;困境  作者简介:姚晔,硕士,长春工程学院研究实习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
学位
采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手段研究表明,梅山铁矿石中的磷是以磷灰石独立矿物形式存在的。对磷灰石在矿石中的嵌布特点、解离性,及其在选矿过程中的走向进行了详细
薇拉?凯瑟是内布拉斯加大草原的歌者,其作品体现了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践行.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和肝癌密切相关,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由于乙肝病毒的持续循环复制、病毒突变株的产生、机体免疫清除反应等原因,使得目前临床尚缺乏乙型肝炎的特效治疗药物。我国具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从中草药中寻找抗HBV活性好、高效低毒、新结构类型的天然化合物是开发抗乙肝天然活性药物的重要途径。素馨花为木犀科茉莉属植
地处湘南的嘉禾县泮头乡,因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设施落后而被称为“嘉禾的西藏”。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位农民的儿子带领父老乡亲治贫治穷,一举使泮头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
摘 要:由于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可避免的冲突和矛盾。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下成长的人们必然会被这种文化环境因素影响,并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喜福会》是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之作。小说内容是写四个在中国成长的移民母亲和她们在美国长大的女儿的故事。通过对在中美两种不同文化影响成长下的四对母女之间的矛盾的描写体现中美之间的文化家庭婚姻教育观念的冲突。本文
《无声告白》是著名女性作家伍绮诗的代表作品,该书一经出版就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并且获得了一片好评.《无声告白》中所描述的人物角色特点十分鲜明,有冲突、隐忍、妥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分明,价值导向正确,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
基金项目:兹证明张依于2017年6月中在本刊第617期122页外国文学专栏发表《中美国移民的创伤体验与身份建构》一文,此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项目名称:《上海女孩》中美国移民的创伤体验与身份建构,项目编号:CX2017SP108)资助。  摘 要:《十三夜》是日本著名女作家樋口一叶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小说中频频出现“月亮”这一意象,无论是对情节的推动还是主题的深化都有不可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