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名媛的传奇恋歌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cui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8年元旦的晚上,上海滩最大的戏院正在上演京剧大戏《徐策跑城》,主角是周信芳。在最靠近戏台的包厢内,一个漂亮洋气的女孩看得如痴如醉。她叫裘丽琳,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私人银行天宝银楼老板裘夫人的三女儿。在兄长的安排下,她第一次看戏,没想到,竟被舞台上的他深深吸引住了。演出结束后,她拉着哥哥奔向后台。
  当时,京剧界有“北看梅兰芳,南听麒麟童”的说法。作为与梅兰芳齐名的“麒麟童”周信芳,尽管名气十足,但对于上海滩的权贵们来说,他还是不敢得罪的。
  脱下戏服的周信芳年纪轻轻,一身白衣白裤显得安静淡然,这与舞台上的老生形象判若两人。而周信芳看到裘丽琳,也不由睁大了眼睛。原来,裘丽琳的外公是一位来华经商的苏格兰人,所以她身上有着四分之一的英国血统。因为就读教会学校,再加上优渥的家庭环境,她的美貌和装扮都让人印象深刻。
  裘丽琳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京剧,成为周信芳舞台下最忠实的粉丝。每次落幕,她总通过戏院老板去后台看下周信芳。一个月后,周信芳突然小声对她说:“裘小姐要见我,不用麻烦老板了,直接到后台就好。”这温柔体贴的话语,让她满心欢喜。
  经过相处,他们恋爱了。那时,他28岁,已唱了20年的戏,而她年仅18岁,刚从女校毕业。
  爱情来了,地位和年龄的差距都无法阻挡,但他们依旧不敢公开。因为怕被发现,只能悄悄到郊外约会。他们本以为这段地下恋情是安全的,可没想到还是被一个小报记者无意间发现了。
  1928年盛夏,上海好多家报纸在最显著的位置刊登出“上海名媛坟场幽会麒麟童”等诸如此类标题的文章和照片。裘家得此消息,乱成一团。裘夫人先是命儿子封锁消息,然后严密看守女儿。面对报纸爆料周信芳早有妻室的消息,裘丽琳也懵了。她通过正上学的表妹传递信件,提出分手。周信芳急忙回信,解释自己已婚的事实。原来,从小随师学艺的他在19岁那年,师父自作主张为他张罗了一门亲事,而事实上,这只是一场有名无实的婚姻。周信芳恳求裘丽琳不要放弃,并且承诺会离婚。
  面对承诺,裘丽琳坚持了下来,可裘家根本不允许这样离经叛道的爱情。她的哥哥威胁周信芳,母亲也公开发布消息,给她相亲。面对这一切,裘丽琳一无所知,依旧靠着小表妹传递着信息。当相亲对象正式上门时,她才恍然大悟。周信芳得到消息,就安排了一辆黄包车随时守候在裘家大院外的一个胡同里,因为无计可施,两人约定私奔。
  1928年农历端午节过后一个闷热的中午,裘丽琳趁母亲午觉时偷偷溜出家门。周信芳怕夜长梦多,当即带她去火车站直奔苏州,把她安顿在一个偏僻的旅店后,他又急忙返回上海照常演出。当裘家人发现裘丽琳不知所踪时,都认定是周信芳捣的鬼。她的哥哥把周信芳绑到黄浦江边,并用枪逼迫他说出妹妹的下落。他没有屈服,而是反问裘丽琳的去处。由于没有证据,裘家人只好放了他,但暗地里依旧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周信芳仿佛没事一样,除了演戏就闭门不出。结果,裘家人找遍了整个上海滩,依旧一无所获。
  为了迫使女儿早日回家,裘夫人刊登了与裘丽琳断绝关系的声明。看无人盯梢,周信芳马不停蹄赶往苏州。裘丽琳看到声明后,决定写信向家人坦诚一切,并希望得到成全。但遗憾的是,裘夫人看到信后恼羞成怒,命令儿子用尽一切力量把周信芳赶出上海。
  为了自己和周信芳的安全,1928年秋,裘丽琳委派律师发布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声明,至此,她与家庭彻底决裂。
  即便如此,他们的爱情依旧不能被世俗接受,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离开上海,到江浙一带跑码头唱戏。虽说是名角,但因为行业的包银制度,再加上母亲爱赌,周信芳负债累累。为此,裘丽琳和他约法三章,以后演出报酬必须她经手,然后,她又找到戏院老板,提出利润分红,不然就罢演。戏院老板虽说同意,但背后却纠结一些帮派打手骚扰周信芳。怕他出事,裘丽琳就随身携带着私奔时周信芳给她防身的一把手枪每天陪同着上下戏。就这样,她成了他的私人保镖。
  两年后,裘丽琳不仅帮周信芳还清了所有的欠款,还帮他组建了戏班。第3年,他信守承诺,和包办婚姻的妻子离了婚,并登报和她结婚。离开上海的5年间,他们有了3个孩子,虽然生活平静富足,但渴望家人的祝福依旧是她内心最深的渴望。
  就在这时,上海一家戏院邀请周信芳登台,借这个机会,裘丽琳又写了一封长信回家。亲情毕竟无法泯灭,1933年,她终于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了上海的家,当穿上母亲为自己精心准备的白色婚纱,裘丽琳放声大哭。
  在此后的45年中,他们夫唱妇随,享受幸福与快乐,得到尊敬和荣誉,但也遭受忧患和劫难。不管顺境逆境,他们都相互扶持,彼此慰藉,就如结婚时宣读的誓词一样:“不管贫穷或富有,不离不弃。”
  1968年3月26日,裘丽琳遭受迫害在华山医院去世。7年后的又一个三月,同一家医院,周信芳也随她而去。
  (摘自《幸福·婚姻版》)
其他文献
近年来“女汉子”一词似乎格外流行,身边总有人将其挂在嘴边,甚至自恃为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影片《撒娇女人最好命》应运而生。该影片讲诉了周迅饰演的一位不折不扣的职场“女汉子”,眼看喜欢的好哥们被一个台湾美女勾搭走了,便下定决心苦苦修炼撒娇女人的绝技,最终赢回了哥们的心。其实看上去简单,撒娇的背后隐藏的则是两性相处之道。  有人说,漂亮的女人不一定制服得了男人,但会撒娇的女人却是男人的克星。撒娇是女
大家都知道大量饮酒或空腹饮酒有损健康,而饮酒时哪些下酒菜对身体有利,哪些下酒菜就像“火上浇油”,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  不宜做下酒菜的四种食物   胡萝卜 因其所含的胡萝卜素与酒精在肝脏酶的作用下,会生成有毒物质,危害健康。   凉粉 因其在加工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白矾,而白矾具有减缓肠胃蠕动的作用,用凉粉佐酒则会延长酒精在胃肠中的停留时间,因而增加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同
谈到延迟退休,很多人首要担心的是就业。流行的说法是,老年人不及时退休,大量工作岗位被他们占据,年轻人不容易找工作。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每年超过700万人,加上退役士兵、中学和职业学校毕业生,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600万人。就业压力如此巨大,老年人难道不该谦让年轻人?反正就工作效率而言,年轻人通常胜于老人。  这种说法看起来很清楚,实际上经不起推敲。这个命题隐藏的条件是:工作岗位是有限的。把这种观点极端
近来,一直昂贵的西兰花降价了,爱吃的你终于可大快朵颐了。西兰花被誉为“蔬菜皇冠”,是一种高价值的天然食材,不仅抗癌效果一流,口味也相当超群。可除了蒜蓉和清炒,大家似乎不懂得怎样把它的美味发挥得淋漓尽致,今天就教您几招。  玉兔西兰花  原料:西兰花,鸽蛋。   调料:盐,鸡精,香油,胡椒粉,蜂蜜。  做法:  1.西兰花洗净,切成小朵,用沸水焯一下,鸽蛋煮熟,去壳,待用。  2.将鸽蛋简单地雕成兔
一位朋友在去年春天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婚姻,非常无奈非常被迫地想找到一个接手的人。可惜,一年多过去了,她连场恋爱都没谈。看她的微博,无不是与剩女或文艺女青年的互动,有几分悲伤亦有几分励志。然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同为抑郁症患者,怎可能携手走到阳光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离婚女人喜欢与离婚女人做朋友,恨嫁女愿意与恨嫁女聊天,无它,一来有共同语言,二来情绪相合,最最重要的是,对方的存在有利于缓解自己的
5分钟8种自行车风格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从孩子到老人,从邮递员到公司经理,几乎人手一辆到两辆自行车。一辆作为平日出行的代步工具,而另一辆则是度假出游的时尚工具。西装,短裙,长靴,各色的衣服都可以搭配自行车出游、工作。在阿姆斯特丹也经常能看到几岁的小孩骑着单车在街上狂奔。如果在一个街口停留五分钟,至少可以看到八种骑行风格。   骑自行车是旅游荷兰一定要体验的项目之一。大部分城市乡镇一出火
下厨,似乎一直都是女人的事,我常去的菜市场里也多数见到的都是女人,更记得儿时住在大院中的一个景象:各家的妈妈们提着菜篮子走来走去,或是围坐在一起择菜闲话。虽说名厨或者职业厨师常常是男人,可家中下厨还是以女人为主。在中国,尤其是早些年,真正意义上的家庭主妇不多,我说的是像美国那样的职业家庭主妇,不用上班挣钱,只专心在家操持家务、孩子、一日三餐的。  由于经济状况不佳,中国多数家庭都是夫妻二人都要上班
沉重的丧子之痛  【案例一】  一位母亲流着泪说:  我的儿子23岁,非常懂事,刚参加工作就突然离我而去,再也回不来了。  那会儿他发烧,在医院拿了点药,请假在家休息,可是两三天过去了,烧还是不退。第四天早晨,我们准备再去医院,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上车的时候儿子突然跌倒,送去医院抢救的时候他已经不行了。  儿子就这样突然地走了,我伤心欲绝,一直缓不过神来。每天一回到家就先进儿子的房间看看,拉一下窗帘
医疗就诊要谨慎  王大妈在医院交完住院押金后,准备去办相关手续。这时,一个“白大褂”给王大妈开了化验单,并从她手中拿走病历袋、押金条等。等王大妈发现化验单有问题时,4万元住院押金也被人凭押金条和住院单领走。  李某因患青光眼在去医院途中,被“医托”拉至某中医门诊部就诊,花去药费3850元,但处方单上的中药成分仅仅相当于凉茶配方,只有清凉泻火的作用,成本仅为140元。  专家提醒 医院就医要小心,冒
女大六抱瓦片  从没向往过“老牛吃嫩草”,却偏偏就让我给摊上了。我比男友汪枫大6岁,我们在一个部门工作,日久生情,稀里糊涂地就走在了一起。  作为32岁的剩女,我当然想稳定下来,可汪枫这小男人能是我白头偕老的良人吗?我心里没底。  6岁,是我爱情鞋子里的一粒沙,让我心里极不舒服。  女友兼同事小崔劝我:“正经找一个吧,别玩了。”谁说我和汪枫在玩?我是动了真感情的。  春节期间父母再次催婚,想想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