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主宰俄罗斯命运的伏特加酒

来源 :党员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发明的饮料中,没有比伏特加酒更无聊的了,大概也没有比伏特加酒更神奇的了。先说无聊的一面。伏特加酒只有两种成分——水和酒精,制作的过程,就是将正确比例的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伏特加酒就出现了。
  这么单调的东西,竟然500多年没有被淘汰;这么简单的东西,1894年竟然还劳烦当时的沙皇下诏,请出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来研究和改善伏特加酒的本质。更神奇的是,门捷列夫不只接受了这项任务,還有了重大发现。他发现500毫升的酒精兑上500毫升的水,不会产生1000毫升的伏特加酒。中间经过特殊的化学作用,产生的伏特加酒只有941毫升,有59毫升的液体竟神奇地消失了。于是,门捷列夫得出结论:制造伏特加酒不能用容量算比例,要改用重量,这才是最正确的调法。
  为什么沙皇要管伏特加酒怎么做?原因还要回到1648年去找。当时,全国有三分之一的成年男性都在酒馆里挂了数额惊人的欠账,伏特加酒征服了整个国家,日日烂醉的人哪有办法起床下田耕作?人为的,或者应该说“酒为的”荒年歉收,打击了国家的农业经济。经济残破,欠酒馆的钱更还不出来,于是酒馆成了社会公敌,喝醉酒的冲动攻击酒馆,喝不到酒的更是愤恨打砸酒馆,“酒馆暴动”一发不可收拾。
  这个情况非改善不可。于是,当权者紧急决定将伏特加酒改为公卖,只有政府才能制造和销售伏特加酒。
  从那时开始,300多年间,俄国先后6次解除伏特加酒的公卖禁令,但最后都不得不在一片混乱中重新回到公卖的老路。
  不得不公卖,理由颇为充分:边境战争频发,上了前线的军队只能靠伏特加酒来稳定情绪、鼓舞士气。还有一个理由:沙皇需要从专卖伏特加酒中获得庞大的利益。数字会说话,当时每人每年平均要消耗高达16升的纯酒精,其中至少一半来自伏特加酒。
  历史学家发现了一串可悲的连锁反应:两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人在战场染上了酗酒的毛病,这些人在战后大量消耗伏特加酒,一方面增加了政府收入,让政府开支越来越依赖伏特加酒,但另一方面,伏特加酒也越产越多,导致其他方面的生产力下降,政府就更迫切需要卖酒换来的钱……
  到20世纪末,俄罗斯每年大约有3万人死于酒精中毒。历史学家还发现另一串更可悲的连锁反应:其他国家的人,喝伏特加酒要调上一大堆其他饮料,俄罗斯人却从来都是“单喝”。他们喝伏特加酒不是为了过程,而是为了快速的结果。酒精进入身体,立刻生出热度与晕眩感觉来,前者抵御寒冷的气候,后者遗忘生活的艰苦。可是,伏特加酒进入身体,也会让人忘记应该要检讨自己,进而改变那不完美的生活环境。
  伏特加酒最神奇的地方是,这样一种简单得近乎无聊的东西,竟然悄悄主宰了一个庞大国家的命运。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意林》)
其他文献
一棵歪脖树,伸进鱼塘里。一只猫在树杈上逡巡着。鱼看见了,便朝着猫示威道:“有本事你下来,看我不把你打得落花流水。”  猫不服气地说:“有能耐,你上来,看我不把你撕成碎片!”  于是,魚装模作样地奋力向上一跃,身子离树枝还很远,就重重地落进了水里。  猫耀武扬威地要下到水里去。可是他的爪子刚伸进水面,就立刻缩了回去。  自然,猫是不会下到水里,與鱼战斗了;鱼也不会爬到树上,与猫去争强了。  在人与人
当下,打的是百姓生活出行的一道风景,那么唐宋年间,像长安、开封、杭州等人口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城市,那时的市民是如何出行的呢?他们是否如当下一样,招手就能拦到“的士”呢?  早在2000年前,“的士”就出现在了汉朝都城的大街小巷之中。  陕西省科技馆曾举办过一场中国古代科技展,一辆汉代的记里鼓车,让观者对古人的聪慧才智钦佩不已。  一旁的工作人员讲解道:“这辆记里鼓车的原理,就是马车的一个车轮每
幻想自己成为一名威风凛凛的大英雄,这大概是不少人童年时期做过的美好幻梦。但万一告别了童年,我们还没有成为大英雄呢?别担心,你上辈子一定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人物,不信來看!
誰说段子手是文科生的专利,理科生表示不服,那么来战一场吧!  @-花生苏-:春蚕到死丝方尽,二价氧钙钡镁锌。  @小蓓:众里寻他千百度,并同串反看电路。  @柠檬不萌0819:故人西辞黄鹤楼,一生(生石灰)二熟(熟石灰)三石头(大理石)。  @李小花Andrea:塞下秋来风景异,加碱研磨放氨气。  @韵凯潘:欲渡黄河冰塞川,石灰石加稀硫酸。  @M大王叫我来巡山:枯藤老树昏鸦,潮解氢氧化钠,古道西
兩年前,我收到了一位犹太朋友寄来的“成人礼邀请函”。  来到教堂后,我和朋友们在中间的一排坐了下来。我发现座位上安放着两本书。其中一本的封面上印刷着英语和希伯来语,写着“塔纳赫(Tanakh)”,意思是希伯来《圣经》;另一本只有希伯来语。  Two years ago, I got an invitation to a bat mitzvah from one of my Jewish frien
意料之外篇  数学课上,小明趴在桌子上睡觉,数学老师没有发觉,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课。  下课了,小明醒来,问当数学课代表的同桌:“我睡了多久?”  数学科代表说:“你已经睡了一节课,大概2400秒,40分钟,2/3小时,1/36天,1/1080个月,1/12960年,1/1296000世纪了吧!”  昨天下午在图书馆,一个男生的手机铃声响了,为了不打扰大家,他以80迈的速度冲了出去,然而,手机铃声并
六月是離别的季节。  在美国学校,八年级就要初中毕业,升入高中了。除毕业典礼外,还有一个很流行的活动——毕业舞会。  June is the season of separation.  In my American school, students go to high school after 8th grade. There is another event besides the Prom
从高校食堂的“奇葩”菜品,再到街头那些让人不敢尝试的“黑暗料理”,层出不穷的“雷人”小吃多次突破吃货们的底线,检验吃货们是否凶残的时候到了,你敢尝试吗?  水果篇  火龙果煮火腿汤:和谐的颜色,锅里的山歌红艳艳!请不要拒絕西边的云彩!  内涵菜——名曰“天地无极”,正常人无法理解它蕴含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涵义!(我也不懂。)  玉米炒葡萄干:酸酸甜甜就是我!  再不用担心聚氯乙烯的毒害,你麻麻有
教授端着一杯咖啡走进教室,然后把它举得很高,让班里每个同学都能看見。  教授这样问大家:“如果我把这杯咖啡这样举几分钟,会有什么结果呢?”  “什么结果也没有!”有同学这样回答。  “那么,如果我这样举一整天呢?”  “那你的胳膊肯定会麻木,你的肌肉也会极度紧张,最后,你必须要到医院去治疗你这条胳膊……”一个同学的回答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教授接着又问:“那我需要怎样做,胳膊才不会痛呢?”  “把
經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几亿年前,墨鱼(俗称乌贼)同现在海里的蚌、河里的螺、陆地上的蜗牛一样,背上也长有一个又大又沉重的壳,每当遇到天敌的时候,它就会将自己柔软的身体躲进壳里。  壳为墨鱼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也让它行动迟缓,当然也让它走不远。  后来,为了适应环境,墨鱼干脆甩掉这个“累赘”,渐渐将自己的壳退化掉,外套膜也进化得如同玻璃纸一样薄。  经过数亿年的进化,现在,一条小墨鱼在海中快速前进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