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对生物炭中磷释放及形态转化的影响

来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解磷真菌对生物炭中磷的释放及形态转化的影响,以污泥和水稻秸秆为原料,分别在400℃和700℃下制备得到两种生物炭,然后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有解磷能力的黑曲霉,并以生物炭为唯一磷源进行培养,研究黑曲霉存在下生物炭中磷的释放和形态转化。结果表明:黑曲霉的存在使污泥生物炭中磷的释放量从0.73 mg·g-1提高到78.55 mg·g-1,使秸秆生物炭中磷的释放量提高了50%以上。热解温度对污泥生物炭中磷的释放具有重要影响,700℃下制备的污泥生物炭释放的磷比40
其他文献
摘 要:為探究肌肉部位和成熟时间对鲁西黄杂交牛和安秦杂交牛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分别选取2 种牛宰后的背最长肌、腰大肌和半膜肌3 个部位肉,在成熟5、7、14、21 d时测定其嫩度、肌节长度、肉色和蛋白降解程度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2 种牛腰大肌剪切力值较低,肌节长度较长,肉色更好,而背最长肌和半膜肌剪切力更高,肌节长度更短(P<0.05);所有样品的肌间线蛋白和肌钙蛋白-T在整个成
乳白蚁是世界范围内已知的危害严重的白蚁种类,其属下各种传统形态分类学的鉴定非常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应用,遵循母性遗传的线粒体基因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该属的进化分析和分类中。本文简要介绍了线粒体基因组学在乳白蚁鉴定领域的研究情况,并统计分析了NCBI(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网站已公布的乳白蚁属线粒体基因的最新情况,以期为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学的乳白蚁分类鉴定研究提供参考。
为探究在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作业方式下的速效氮与缓控释氮合理配比,保证水稻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素流失,实现水稻的清洁化生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肥,T1:农民习惯施肥(施N量早稻150 kg·hm-2,晚稻165 kg·hm-2),T2~T6: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施N量早稻105 kg·hm-2,晚稻132 kg·hm-2),其中T2~T6处理的缓控释氮分别占总氮的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