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华罗庚尊师二三事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罗庚1931年去清华大学工作后,每年寒暑假回乡,总要登门看望他的老师韩大受、王维克、李月波等人以及他的同学、朋友。
  特别令人难忘的是1946年夏,华罗庚刚从苏联访问回国,又即将赴美访问。这一去尚不知何日归来,他特地回乡一行。这时,他的恩师韩大受与李月波也在金坛,他立即登门请安。当时金坛各界特别举行了欢迎韩大受与华罗庚大会。会前有人专程前来邀请华罗庚参加大会并讲话,华罗庚第一句话就说:“韩大受先生、李月波先生都在金坛,理当请他们两位讲话,否则哪有我说话的余地!”进入会场时,华罗庚坚持要两位老师走在前面,还用了一句数学语言:“百分之百应该是老师走在前面。”华罗庚搀扶着他的老师们进入会场,并安排他们坐在中间,自己坐在侧位。那天连窗台上都挤满了人,大家都要看看家乡出的这位数学天才。当有人称赞他是一个数学天才时,他连忙站起来摇摇手说:“我不是什么天才,我是慢慢学出来的,在座的老师都知道。”
  华罗庚对他的母校与家乡怀有深深的感情。他常说:“我的最高学历就是金坛初中毕业。”这句话包含着多少对母校和老师的怀念与感谢呀!
  华罗庚非常感谢他的老师王维克。1961年,在南京的一次数学工作者座谈会上,华罗庚亲热地指着王维克的女儿王振亚说:“她父亲王维克先生还是我数学成绩的第一个赏识者哩!我这位中学老师,他不仅数学好而且在物理学、天文学方面造诣也很深,并且是一个有成就的翻译家,他还是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夫人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哩!”
  正是这种尊师重教的优良品質和对数学坚韧不拔的追求与迷恋,才使他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成为闻名世界的数学大师,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增光添彩。
  (选自王元《华罗庚》修改版)
  素材解读
  《礼记·学记》中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维护师道尊严,不仅要求学生的言行举止体现出对老师的尊敬和礼貌,更要从内心里敬重老师,并严格按照老师说的去做。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不仅尊敬老师,而且爱师如父。他在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适用话题
  尊师 谦逊 品质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妇女史成为一个新兴的史学潮流,吸引了众多历史学家孜孜不倦地探究。在英国妇女史的研究上,性别关系和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历史学家的格外垂青,而妇女自身的经历和文化,如她们的婚恋、生育状况和母性情感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史料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