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并探讨烧伤患者鲍氏不动杆菌pgaABC基因簇转录表达水平及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表型变化.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0月笔者单位住院烧伤患者创面、血液和静脉导管分离的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整形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并探讨烧伤患者鲍氏不动杆菌pgaABC基因簇转录表达水平及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表型变化.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0月笔者单位住院烧伤患者创面、血液和静脉导管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24株,以其标准菌株ATCC 19606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菌株pgaABC基因簇表达;分别采用改良微孔法及试管法在静置(静态)和摇菌(动态)状态下体外培养各菌株16 h,进行细菌生物膜半定量检测;各菌株体外培养48 h后荧光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测定生物膜厚度.对数据行t检验.结果 (1)鲍氏不动杆菌临床菌株pgaB基因转录相对表达量为27.91±7.93,明显高于设定基准为1.00的标准菌株(t=5.77,P<0.05);pgaA和pgaC的表达量分别为1.01±0.28、1.15±0.38,与标准菌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4、0.64,P值均大于0.05).(2)静态培养16 h,鲍氏不动杆菌临床菌株与标准菌株的生物膜半定量结晶紫染色吸光度值相近;而临床菌株动态培养16 h,生物膜半定量结晶紫染色形成明显的紫色环,吸光度值为1.25±0.31,显著高于标准菌株(0.76±0.03,t=2.67,P<0.05).(3)体外培养48 h,临床菌株ECM中绿色荧光强度及分布均多于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生物膜厚度为(27.3±9.4)μm,明显大于标准菌株的(15.6±1.7)μm,t=2.09,P<0.05.结论烧伤患者鲍氏不动杆菌pgaABC基因簇中pgaB转录水平增高,从而导致细菌ECM增多,这可能与鲍氏不动杆菌临床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和厚度增加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Jun N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在As2O3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以As2O3为刺激源,溴化丙锭(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儿情绪障碍与低血糖的关系。方法以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及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为工具,评估57例1型糖尿病患儿的情绪状况,并回顾性
目的 评价以依非韦仑为主的方案治疗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依非韦仑为主的方案治疗53例HIV/HCV合并感染患者7年,观察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 RNA、肝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与HCV慢性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TaqMan实时(RT)-PCR法检测4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及31名健康人PBMC中A
目的 研究先天性马蹄肺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分析5例先天性马蹄肺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全部患者采用CT平扫,其中4例经增强扫描及三维重组技术重组
生态补偿制度安排是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内容和实现路径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健全的生态补偿制度安排可以为生态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条件.健全的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应包括:有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细菌性腹膜炎大鼠小肠运动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乌司他丁组.模型组和乌司他丁组制作细菌性腹膜炎动物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血清、不同体外培养时间对L929系小鼠成纤维细胞表达产物Ⅰ、Ⅲ型胶原及其比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并同时计
目的 探讨臀大肌瓣移位肛提肌加强术在治疗儿童神经源性大便失禁中的作用.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臀大肌瓣移位肛提肌加强术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手术年龄7~16岁
目的 分析探讨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以期提高MRI对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经病理证实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征象、临床资料及病理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