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借助于“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主要从这一事件背后的社会环境,出现的原因及这一事件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方面做出简要分析。希望本文能成为一个比较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对提高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一、“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背景分析
  (一)市场经济发展人们思想多元化。社会文化、经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思想发生急剧的转变。有的人认为传统的有价值的思想理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应该得到宣传发扬,而有的人认为人们应该自觉靠拢市场经济发展趋势,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变迁。“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存在本身就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我们悠久的文化传递给我们就是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优良品德,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在,有很多人会怀疑这些优良品德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坚持,所以才会有这种本来无必要的大讨论。
  (二)舆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古代,舆论的力量主要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的影响;在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代,即使相隔甚远,但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会将发生在远隔千里的事情呈现在大众视阈中。南京“彭宇”案存在一定的争议,彭宇案存在证据不足问题,法院判决彭宇赔款给老人,仅仅是证据不足,大家都不知道真相,但民众舆论倾向于彭宇是被冤枉的。造成的主要影响是彭宇案成对民众产生了心理上约束力,让人们觉得,做好事有风险,扶人前需谨慎,它模糊了一个基本价值观———好人有好报。而这里的问题是彭宇案的真相,实际上谁真的确定彭宇没有撞到老人呢?或者彭宇是受冤枉的,我们就应该因小失大,从这一个单独的小案例来撼动我们一直的优良品质?
  二、“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原因
  (一)网络等媒体影响舆论导向。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彭宇
  案,网络上出现各个版本的老人摔倒不能扶的“恶搞”案例,其中大部分都是杜撰的,有些甚至以漫画“扶不起”的形式表现“好人没好报”等失真负面思想。这些炒作为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人为地对老人摔倒“讹钱事件”的某些细节进行了放大,同时为迎合公众的某些阴暗心理而进行了大肆的渲染和炒作,刻意地扩大了事件的不利效应,舆论的力量使大家产生只要是老人摔倒都有被讹的可能的印象,给老人贴上坏人的标签。
  (二)道德滑坡,缺乏正义感。像彭宇案例只是个别现象,人们为什么如此关注?那些助人为乐,感动人们的事例比比皆是,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意外人们就丧失跌倒老人“要扶”信心?我更觉得是因为人们内心存在道德懒惰心理。这种心理,致使人们不愿于做好事,但又不愿意承认是自己懒惰,于是把责任推向环境,因为外在的做好事容易受诬陷,所以不敢做好事。
  (三)现行社会保障不完善。或许有一部分老人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侥幸心理,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扶不起”在一定程度上是空穴来风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主,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今年的7月1日才进行试点,于是老人没有单位,那么他就可能面临老无所依情形;医疗保险也是同样的道理,高额的医疗费也是少数老人反诬帮助自己的人的一大原因。正是因为老人对未来的预期存在不稳定的恐惧,所以才会寻求有安全保障的“机会”。
  三、“跌倒老人扶不扶”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很大不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高信息收集素质,掌握更多社会动态,具备良好搜集、处理信息,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掌握流行趋势的条件。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有效掌握社会发展动态,适应来自社会各方面声音,能够迅速及时对社会思想漏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抢占网络阵地。重视榜样力量,利用网络大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来潜移默化人们行为,在网络活动中大力渗透优秀思想、品质,使网络融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媒介文化氛围。利用网络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民众观点,从而找出其潜在心理特征,更好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网上心理咨询,使网民大胆、直言不讳地倾吐心里话,针对网民存在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及时帮助其解除心理难题,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利于健全网民人格和心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发挥好“桥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是提高人们思想素质,传于人们道德准则,以此来规范人们道德行为。之所以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因为存在相应的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自己功能的同时,要不断地发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源头。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在作为党和国家“生命线”角色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人们对国家的思想心理要求的“电话线”角色,例如人们觉得社会保障不完善,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把这一讯息传给党和国家,也给政府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政策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辽宁发展总部经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 L11BJL032。  一、辽宁总部经济竞争力与优势分析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沈阳总部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沈河区作为东北地区首家“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研究实践基地”,其就业与消费带动效应比较显著,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引擎;沈北新区的“东北总部基地”金融生态环境逐步优化,已吸引400多家大型国企、中小企业入驻,已成为辽宁新兴产业集聚
期刊
摘 要: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着民生建设和社会公平。虽然,近年来的改革实践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仍然存在如城乡医疗保险不统一、公立医院公益性不强等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成为我们当前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  一、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近年来我市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度增加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问题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仍仅仅究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探讨,很少深入内在,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真正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行为的因素。为此,本文基于消费者社会化理论的主要观点,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存在严重失衡的情况,以江苏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证发现了家庭、网络接触时间、同伴等因素对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有着重要
期刊
摘 要:研究以1190个来自东部地区98家医院的职工为样本,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方差分析技术对医院不同岗位的绩效工资满意结构和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医院不同岗位人员的工资满意结构存在差异,管理人员的工资满意结构相对简单,而其他岗位(医技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工资满意呈现多维结构;同时同一岗位性别、教育水平、年龄和雇佣关系对工资满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此,医院在设计制定绩效工资制度时要突出绩效与报
期刊
摘 要:本人将直流稳压电源,放大电路,数字电路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网孔板上制作声控灯,并且利用鼓掌和跺脚等方式来控制灯的开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增加了。  关键词:声控灯;测量;制作;调试  引言:在以往《电子工艺实习》的实践教学中,电工电子类的实习教材滞后于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内容比较陈旧和单一,知识更新不够灵活,理论偏难偏繁,与学院现有的实习设备
期刊
摘 要: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重新定位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与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必要性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期刊
摘 要:湖南是中西部农业大省,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促进了"三农"金融服务。但在竞争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中,湖南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都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我们分析了湖南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风险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并以湖南村镇银行为例提出了湖南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湖南;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一、湖南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期刊
摘 要:随着离退休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人员结构、年龄状况、思想诉求、居住情况都发生了许多变化。结合石化企业离退休党员的特点和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了如何加强和创新离退休党组织建设、离退休党员管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在离退休人员管理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而提出强化离退休党组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石化企业;离退休党组织;建设;思路  一、以居民小区为单位组建基层党支部是关键  目前大多石油石化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弱,负面反应较多等等现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际了解和探索,对引起挫折心理的主要类型、产生原因以及挫折心理的调节等进行分析,试图为当代高职生挫折心理研究和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生;挫折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在追求达到特定目标的活动中, 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 使其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赣州市实际出发,结合地方实际,从新型城镇化发展角度分析如何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配置医疗资源;赣州市  一、城乡均衡配置资源  公共卫生资源均衡配置是指在政府财政制度下,公共卫生资源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分配为和转移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均衡是公共财政“公共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财政均衡的继续延伸和最终目的。城乡之间资源的均衡配置不仅是对一种客观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