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子宫输卵管MRI造影技术临床意义进行浅要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0例子宫输卵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先对其采用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再对其进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均能检查出输卵管堵塞情况、输卵管积水、输卵管通畅的情况,但是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方法显示的患者两侧输卵管通畅性较为一致,并且能够完整显示盆腔结构的有关病变情况,两种方法相比较MRI子宫输卵管造影明显优于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MRI子宫输卵管造影的诊断方法临床效果显著,能直观、快速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变情况,并且能清楚显示子宫内膜、肌层以及周围情况,没有辐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MRI造影技术;临床意义;诊断
【中图分类号】R711.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73—02
不孕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症,近年来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对于不孕症来说影像学检查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一般采用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进行诊断,但是在使用中逐渐暴露了电离辐射和缺乏组织分辨率的缺点,对于子宫腔内以及腔外病变不能及时诊断。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0例子宫输卵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进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临床效果显著,能直观、快速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变情况,并且能清楚显示子宫内膜、肌层以及周围情况,没有辐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0例子宫输卵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先对其采用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再对其进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年龄为24—32岁,平均年龄为(27.25±1.25)岁,所有患者没有妇科炎症情况。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月经后3—7d进行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检查:使用数字胃肠机,经双腔通液管注入碘佛醇,根据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及盆腔内的显影情况,动态观察,适时摄片。检查后采取避孕措施。
在进行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检查后次月进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采用磁共振扫描仪,使用16通道体部线圈。MRI对比剂浓度实验:先把把钆喷酸葡胺原液(469.01mg/ml)及生理盐水按比例稀释后进行TIWI扫描。
在检查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盆腔平扫,分别选择轴、冠或矢状位进行T1wI、T2wI序列扫描;通过高压注射器向宫腔内注入10—15ml的0.9%生理盐水,注射速度保持0.2ml/s,然后进行三维T2权重扫描序列扫描,每序列保持在30—45s左右,重复进行4次扫描。然后向子宫腔注入比例为1:30的10~15ml钆喷酸葡胺稀释液对比剂,注射速度0.2ml/s,再用三维容积高分辩率的T1压脂技术扫描,采用THIVE序列进行,每序列保持在17~25s左右,可进行多方位的任意重建,注射开后始延时5~15s再进行扫描,连续重复扫描4次,两项检查均两分钟后重复扫描1次,了解腹腔内造影剂弥散情况。
所有患者检查前2—3d少食用含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并由妇科医生宫腔插管及检查过程全程观察病人情况。
2结果
对比两种检查的结果,采用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所有患者均能成功且顺利的完成检查,并都能直接检查出输卵管堵塞情况、输卵管积水情况和输卵管通畅的情况。但是在患者两侧输卵管通畅性的比较上,采用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方法结果较为准确,并且能够完整显示盆腔结构、子宫腔、内膜、肌层和卵巢结构等,并且能完整的显示结构内的病变情况。两种方法相比较,MRI子宫输卵管造影明显优于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不育夫妇占育龄夫妇总人数的8%—20%,在女性不孕症的原因中输印管堵塞占60—70%,是最常见的原因。因此尽早的诊断输卵管以及周围病变、明确输卵管堵塞程度是极为重要的。在临床上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较为常用,能够很清楚且直观的显示输卵管和子宫腔的情况,对于子宫发育畸形、子宫粘膜等病变做出直接排除,虽然操作简单、容易实施但是仍存在电离辐射和缺乏组织分辨率等缺点,对于碘过敏反应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MRI子宫输卵管造影的诊断方法,不仅没有辐射的伤害,并且对于子宫内膜等周围结构能清楚显示,对于扩张积水输卵管能完全显示,采用的造影剂价格低廉、粘度低、流动性好,能够充分显示微结构,安全无过敏反应。采用MRI造影技术有利于不孕症的诊断,不会造成辐射而损害到患者的身体,且不需要患者采用避孕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对患者采用MRI子宫输印管造影的诊断方法临床效果显著,能直观、快速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变情况,并且能清楚显示子宫内膜、肌层以及周围情况,没有辐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MRI造影技术;临床意义;诊断
【中图分类号】R711.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73—02
不孕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症,近年来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对于不孕症来说影像学检查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一般采用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进行诊断,但是在使用中逐渐暴露了电离辐射和缺乏组织分辨率的缺点,对于子宫腔内以及腔外病变不能及时诊断。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0例子宫输卵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进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临床效果显著,能直观、快速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变情况,并且能清楚显示子宫内膜、肌层以及周围情况,没有辐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0例子宫输卵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先对其采用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再对其进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年龄为24—32岁,平均年龄为(27.25±1.25)岁,所有患者没有妇科炎症情况。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月经后3—7d进行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检查:使用数字胃肠机,经双腔通液管注入碘佛醇,根据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及盆腔内的显影情况,动态观察,适时摄片。检查后采取避孕措施。
在进行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检查后次月进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采用磁共振扫描仪,使用16通道体部线圈。MRI对比剂浓度实验:先把把钆喷酸葡胺原液(469.01mg/ml)及生理盐水按比例稀释后进行TIWI扫描。
在检查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盆腔平扫,分别选择轴、冠或矢状位进行T1wI、T2wI序列扫描;通过高压注射器向宫腔内注入10—15ml的0.9%生理盐水,注射速度保持0.2ml/s,然后进行三维T2权重扫描序列扫描,每序列保持在30—45s左右,重复进行4次扫描。然后向子宫腔注入比例为1:30的10~15ml钆喷酸葡胺稀释液对比剂,注射速度0.2ml/s,再用三维容积高分辩率的T1压脂技术扫描,采用THIVE序列进行,每序列保持在17~25s左右,可进行多方位的任意重建,注射开后始延时5~15s再进行扫描,连续重复扫描4次,两项检查均两分钟后重复扫描1次,了解腹腔内造影剂弥散情况。
所有患者检查前2—3d少食用含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并由妇科医生宫腔插管及检查过程全程观察病人情况。
2结果
对比两种检查的结果,采用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所有患者均能成功且顺利的完成检查,并都能直接检查出输卵管堵塞情况、输卵管积水情况和输卵管通畅的情况。但是在患者两侧输卵管通畅性的比较上,采用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方法结果较为准确,并且能够完整显示盆腔结构、子宫腔、内膜、肌层和卵巢结构等,并且能完整的显示结构内的病变情况。两种方法相比较,MRI子宫输卵管造影明显优于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不育夫妇占育龄夫妇总人数的8%—20%,在女性不孕症的原因中输印管堵塞占60—70%,是最常见的原因。因此尽早的诊断输卵管以及周围病变、明确输卵管堵塞程度是极为重要的。在临床上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较为常用,能够很清楚且直观的显示输卵管和子宫腔的情况,对于子宫发育畸形、子宫粘膜等病变做出直接排除,虽然操作简单、容易实施但是仍存在电离辐射和缺乏组织分辨率等缺点,对于碘过敏反应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MRI子宫输卵管造影的诊断方法,不仅没有辐射的伤害,并且对于子宫内膜等周围结构能清楚显示,对于扩张积水输卵管能完全显示,采用的造影剂价格低廉、粘度低、流动性好,能够充分显示微结构,安全无过敏反应。采用MRI造影技术有利于不孕症的诊断,不会造成辐射而损害到患者的身体,且不需要患者采用避孕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对患者采用MRI子宫输印管造影的诊断方法临床效果显著,能直观、快速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变情况,并且能清楚显示子宫内膜、肌层以及周围情况,没有辐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