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子宫输卵管MRI造影技术临床意义

来源 :饮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ft1985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子宫输卵管MRI造影技术临床意义进行浅要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0例子宫输卵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先对其采用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再对其进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均能检查出输卵管堵塞情况、输卵管积水、输卵管通畅的情况,但是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方法显示的患者两侧输卵管通畅性较为一致,并且能够完整显示盆腔结构的有关病变情况,两种方法相比较MRI子宫输卵管造影明显优于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MRI子宫输卵管造影的诊断方法临床效果显著,能直观、快速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变情况,并且能清楚显示子宫内膜、肌层以及周围情况,没有辐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MRI造影技术;临床意义;诊断
  【中图分类号】R711.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73—02
  不孕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症,近年来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对于不孕症来说影像学检查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一般采用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进行诊断,但是在使用中逐渐暴露了电离辐射和缺乏组织分辨率的缺点,对于子宫腔内以及腔外病变不能及时诊断。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0例子宫输卵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进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临床效果显著,能直观、快速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变情况,并且能清楚显示子宫内膜、肌层以及周围情况,没有辐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0例子宫输卵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先对其采用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再对其进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年龄为24—32岁,平均年龄为(27.25±1.25)岁,所有患者没有妇科炎症情况。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月经后3—7d进行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检查:使用数字胃肠机,经双腔通液管注入碘佛醇,根据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及盆腔内的显影情况,动态观察,适时摄片。检查后采取避孕措施。
  在进行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检查后次月进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采用磁共振扫描仪,使用16通道体部线圈。MRI对比剂浓度实验:先把把钆喷酸葡胺原液(469.01mg/ml)及生理盐水按比例稀释后进行TIWI扫描。
  在检查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盆腔平扫,分别选择轴、冠或矢状位进行T1wI、T2wI序列扫描;通过高压注射器向宫腔内注入10—15ml的0.9%生理盐水,注射速度保持0.2ml/s,然后进行三维T2权重扫描序列扫描,每序列保持在30—45s左右,重复进行4次扫描。然后向子宫腔注入比例为1:30的10~15ml钆喷酸葡胺稀释液对比剂,注射速度0.2ml/s,再用三维容积高分辩率的T1压脂技术扫描,采用THIVE序列进行,每序列保持在17~25s左右,可进行多方位的任意重建,注射开后始延时5~15s再进行扫描,连续重复扫描4次,两项检查均两分钟后重复扫描1次,了解腹腔内造影剂弥散情况。
  所有患者检查前2—3d少食用含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并由妇科医生宫腔插管及检查过程全程观察病人情况。
  2结果
  对比两种检查的结果,采用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和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所有患者均能成功且顺利的完成检查,并都能直接检查出输卵管堵塞情况、输卵管积水情况和输卵管通畅的情况。但是在患者两侧输卵管通畅性的比较上,采用MRI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方法结果较为准确,并且能够完整显示盆腔结构、子宫腔、内膜、肌层和卵巢结构等,并且能完整的显示结构内的病变情况。两种方法相比较,MRI子宫输卵管造影明显优于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不育夫妇占育龄夫妇总人数的8%—20%,在女性不孕症的原因中输印管堵塞占60—70%,是最常见的原因。因此尽早的诊断输卵管以及周围病变、明确输卵管堵塞程度是极为重要的。在临床上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较为常用,能够很清楚且直观的显示输卵管和子宫腔的情况,对于子宫发育畸形、子宫粘膜等病变做出直接排除,虽然操作简单、容易实施但是仍存在电离辐射和缺乏组织分辨率等缺点,对于碘过敏反应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MRI子宫输卵管造影的诊断方法,不仅没有辐射的伤害,并且对于子宫内膜等周围结构能清楚显示,对于扩张积水输卵管能完全显示,采用的造影剂价格低廉、粘度低、流动性好,能够充分显示微结构,安全无过敏反应。采用MRI造影技术有利于不孕症的诊断,不会造成辐射而损害到患者的身体,且不需要患者采用避孕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对患者采用MRI子宫输印管造影的诊断方法临床效果显著,能直观、快速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变情况,并且能清楚显示子宫内膜、肌层以及周围情况,没有辐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摘要】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积液易反复发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两种有效的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对比,得出更优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是:随机,分组,对照,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结论是:运用含有氢氯噻嗪的治疗方案明显优于不含氢氯噻嗪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退行性膝关节炎;积液;氢氯噻嗪;治疗方案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至2011年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均符合病例入选标准,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次,q d,观察组再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10ml/次,qd,两组均观察14d,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66—01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剖宫产术中出血较正常阴道分娩出血量增多,并且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阴道分娩,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直接原因是宫缩乏力及切口出血,因此,加强宫缩使胎盘尽可能快的与子宫发生剥离,对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很重要的意义。  而剖宫产术中出血也是剖宫产最常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的骨不连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1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手术,严格按照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55例,对患者骨不连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原位二次骨折发生率、骨缺失比例以及术后过早负重率明显优越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
【摘要】头孢克肟是第一个口服有效的第三代头孢菌素,从分子学角度阐述了头孢克肟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力抗菌活性的作用机制,尽管头孢克肟对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渗透性不如头孢氨苄和头孢克洛,但由于头孢克肟对包括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在内的β-内酰胺酶极端稳定,使其比头孢菌素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头孢克肟对大肠埃希氏菌中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主要结合位点青霉素结合蛋白3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杀菌位点青霉素结合蛋白1
【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操作方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方法:观察总结桡动脉穿刺采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危重患儿中应用。结果:穿刺成功率达93%,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危重患儿中应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效果明显。  【关键词】挠动脉;血气  【中图分类号】R322.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72—01  1一
【摘要】目的:对经阴道超声对宫腔粘连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实行阴道超声检查,对阴道超声临床诊断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100例超声诊断为宫腔粘连的患者中有28例宫腔轻度粘连,32例患者为宫腔中度粘连,18例患者为宫腔重度粘连,16例患者为单纯的宫颈管粘连,6例患者为漏诊,漏诊患者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