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095
资料与方法
收治患者30例,均为中、重度胃下垂患者。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龄43~71岁,病程与治疗组基本相同,1~5年。
治疗方法:取ATP 20mg,于早、午饭前各肌注1次,20天为1个疗程,间歇5天行第2个疗程。对照组单服补中益气汤,每疗程20天共2个疗程,两组于治疗前后匀作上消钡餐透视1次,观察记录疗效。
胃下垂诊断标准:①轻度下垂:无自觉症状,钡餐透视胃下垂1~5cm。②中度下垂:有慢性腹痛与不适、腹胀、恶心、嗳气与便秘等。胃下垂6~10cm。胃下垂为常见疾病,目前尚无满意治疗方法。我院对30例患者应用三磷酸腺苷(以下简称ATP)与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治疗2个疗程以上的30例疗效加以总结,并设对照组(单用补中益气汤)加以疗效对比。③重度下垂:以上症状明显,胃下垂10cm以上。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症状消失,钡餐透视显示胃小弯切迹平于或在两髂骨嵴连线水平以上;②有效:胃下垂由中度转为轻度或由重度转为中度;③无效:症状及钡餐透视无变化。
结 果
治疗组30例,治愈3例,有效7例,有效率100%。对照组31例,有效13例,无效18例,有效率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讨 论
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下垂至髂嵴连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时,称为胃下垂。主要由于胃膈韧带与胃肝韧带无力松驰,以及腹壁肌肉松驰所致。多见于瘦长型的女性,主要症状慢性腹痛与不适感,腹胀,恶习,嗳气与便秘等。该两组病人均有明显症状,均经钡餐透视证实为中,重度胃下垂病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明显差别P<0.01[1]。ATP为一种辅酶,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同时又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当体内吸收、分泌,肌肉收缩等需要能量时,ATP分解成二磷酸腺苷及磷酸基,同时释放出能量,适用于因细胞损伤后细胞酶减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用于心脑血管、肝炎、进行性肌肉萎缩等疾病。近几年发现ATP具有强烈的增强迷走神经功能,表现了极强的乙酰胆碱样作用;使平滑肌收缩增强,使损伤的肌细胞恢复。早午饭前肌注延缓吸收,减慢破坏可提高其乙酰胆碱样作用的时效,而且减少了ATP静脉注射的副作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调补脾胃,可加强ATP的作用;二者起协同作用,比单用ATP或补中益气汤效果好。病人在治疗中和病愈后应节制饮食,加强腹肌锻炼,有利于病情恢复和巩固疗效[2]。
参考文献
1 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28.
2 彭勃.现代中西医诊疗丛书•消化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88.
资料与方法
收治患者30例,均为中、重度胃下垂患者。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龄43~71岁,病程与治疗组基本相同,1~5年。
治疗方法:取ATP 20mg,于早、午饭前各肌注1次,20天为1个疗程,间歇5天行第2个疗程。对照组单服补中益气汤,每疗程20天共2个疗程,两组于治疗前后匀作上消钡餐透视1次,观察记录疗效。
胃下垂诊断标准:①轻度下垂:无自觉症状,钡餐透视胃下垂1~5cm。②中度下垂:有慢性腹痛与不适、腹胀、恶心、嗳气与便秘等。胃下垂6~10cm。胃下垂为常见疾病,目前尚无满意治疗方法。我院对30例患者应用三磷酸腺苷(以下简称ATP)与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治疗2个疗程以上的30例疗效加以总结,并设对照组(单用补中益气汤)加以疗效对比。③重度下垂:以上症状明显,胃下垂10cm以上。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症状消失,钡餐透视显示胃小弯切迹平于或在两髂骨嵴连线水平以上;②有效:胃下垂由中度转为轻度或由重度转为中度;③无效:症状及钡餐透视无变化。
结 果
治疗组30例,治愈3例,有效7例,有效率100%。对照组31例,有效13例,无效18例,有效率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讨 论
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下垂至髂嵴连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时,称为胃下垂。主要由于胃膈韧带与胃肝韧带无力松驰,以及腹壁肌肉松驰所致。多见于瘦长型的女性,主要症状慢性腹痛与不适感,腹胀,恶习,嗳气与便秘等。该两组病人均有明显症状,均经钡餐透视证实为中,重度胃下垂病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明显差别P<0.01[1]。ATP为一种辅酶,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同时又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当体内吸收、分泌,肌肉收缩等需要能量时,ATP分解成二磷酸腺苷及磷酸基,同时释放出能量,适用于因细胞损伤后细胞酶减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用于心脑血管、肝炎、进行性肌肉萎缩等疾病。近几年发现ATP具有强烈的增强迷走神经功能,表现了极强的乙酰胆碱样作用;使平滑肌收缩增强,使损伤的肌细胞恢复。早午饭前肌注延缓吸收,减慢破坏可提高其乙酰胆碱样作用的时效,而且减少了ATP静脉注射的副作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调补脾胃,可加强ATP的作用;二者起协同作用,比单用ATP或补中益气汤效果好。病人在治疗中和病愈后应节制饮食,加强腹肌锻炼,有利于病情恢复和巩固疗效[2]。
参考文献
1 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28.
2 彭勃.现代中西医诊疗丛书•消化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88.